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生态文明话语建构研究

2022-06-01 07:26王霄赵秀凤
学理论·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

王霄 赵秀凤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建构,有助于我国打破西方环境话语垄断地位,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复兴。自建生态文明话语专题语料库,结合大量话语实践,可对生态文明话语表达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生态文明话语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的融合,最终形成顺应时代和世界潮流的话语模式。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与国际社会实现了进一步对话,形成空间形态上的张力,为世界共存的生态文明问题提供含有中国智慧的治理方案。新时代生态文明话语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有机结合,为中国话语建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论域,对学科融合发展作出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4-0010-04

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执政理念,促进社会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文明形态。由此,我国特有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逐步形成。围绕该议题产生了一系列包含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的话语交际活动,即系统性话语实践。生态文明话语建设有助于跳出西方工业文明国家话语框架,打破其环境话语垄断,重建世界话语体系。推动生态文明话语建构,也是我国转型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之一。

目前,学界对生态文明话语的研究多停留在内容和政策分析,宏观与微观、内容与表达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如哲学政治学领域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仅重视话语的思想或内容维度,很少关注话语表达(华启和,2018;林克勤,2018;张华丽,2018;张云飞,2019;王晓毅,2019;华启和、陈冬仿,2019;王冠文,2021)。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有待跨学科整合,拓展研究边界。本文选取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生态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以及其他涉及生态的论述片段,自建小型语料库。其中包括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1年11月15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批示、指示、贺信等上百篇重要文献,共计357段论述。运用语料库相关工具,结合大量话语实践,对生态文明话语表达进行系统性研究,挖掘其语义网络、表达方式及意识形态立场。

一、生态文明话语核心语义网络

(一)生态文明话语未来目标

生态文明话语专题语料库中,高频实义词如图1所示。从时间轴上看,“发展”代表着“未来话语”,具有目标指向性和前瞻性,饱含我国领导人作为顶层设计者的目标和远见。

图1 生态文明话语核心概念

发展一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进行发展才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所在。“发展”一词的强搭配如图2所示。首先,“绿色”“战略”“创新”“理念”等构成了发展方式相关语义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贯彻落实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与“发展”紧密相连的另一个搭配词“经济”体现出生态与经济、生态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观。发展经济即为发展生产力的代名词,而绿色发展揭示如何处理生产关系。应超越“深绿”和“浅绿”思潮在生态治理问题上单纯的价值观维度(王雨辰,2018:26),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不断探索和谐发展的新型理念,充分发挥实践在人与自然沟通中的中介作用。此外,“发展”相关强搭配动词“推动”“坚持”“实现”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顽强生命力量。

图2 “发展”强搭配

(二)生态文明话语指称对象

如图1所示,“我们”“中国”“人民”构成生态文明话语主要指称对象,高频搭配词“坚持”“必须”“加强”“应该”等建构出一种责任话语,体现出生态文明事业建设者久久为功的担当精神。“中国”及其引申同义词“国家”、“民族”象征着“国家身份”,折射出生态文明话语背后的国家利益以及家国情怀。随着我国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守卫内部发展环境的同时,更需要天下为公的国际担当和世界责任。

“人民”为生态文明话语主体的另一核心词,高频搭配词“中国”“群众”“全体”,以及“服务”“坚持”“带领”反映出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此外,“人民”的同义词为“民族”“百姓”“群众”。透过“民族”一词,生态文明话语经常被“再语境化”,即“语境中语篇的成分动态地转移到另一个语境的语篇之中”(Linell,1998:154)。“生态文明话语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常常被再语境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例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千年大计”。

而“百姓”一词,反映出指称形式上的互文。即“一个语篇中出现的融汇其他语篇的片段的现象,而这些片段在该语篇中可能被明确识别或是吸纳其中”(Fairclough,1992)。“百姓”和“老百姓”的口语化指称方式,表达上更加接地气,富有感召力,同时更加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为本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立场,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此外,“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句中“群众”作为话语对象,话语内容与诗歌互文,进一步增添了生态文明话语的审美旨趣和感召力。

(三)生态文明话语实践路向

由图1可见,“问题”一词也是生态文明话语语义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和“生态”相关强搭配中,既包括问题内容,即环境/污染问题、贫困/厕所/看病难问题、作风问题、违纪问题;还包括问题处理方式,即整治问题、找到/发现/遇到问题、咬住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问题治理手段共同建构出生态文明建设语义场,体现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和治理措施协同推进,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辅相成。EAAF780B-CEA0-45E8-9BA1-21E4AEB39C8C

图3 “生态文明建设”强搭配

如图3所示,生态文明相关强搭配包括“体制”“体制改革”“制度”等,体现了制度建设和治理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停留在抽象的理念层面,而是进行制度化建设,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实践。我国对于环境治理方面实事求是地指出“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但国家和政府有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在制度层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严格治理措施,为建设美丽中国打好地基,铺好结构网络。

二、生态文明话语表达方式

(一)“A就/也是B”构式

生态文明话语中常常采用“A就/也是B”构式,建立识别类关系过程,用一个实体确定另一个实体的具体身份(程晓堂、梁淑雯,2008:43),进而通过再语境化话语手段,重新建构并强调等同关系。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话语中反复出现强化判断词“就是/也是”,分别将环境与经济发展、民生、政治建设建构为等同关系,解构原认知范畴中环境与其他概念的排他或对立,强调生态环境改善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这一客观事实。

架构是关乎世界运行的认知结构(Lakoff,2008),通常以我们心理活动的主要工具,如隐喻、意象、文化故事及其与大脑情感中心的神经联结来表现。架构展示叙事逻辑,有助于进一步透视社会伦理价值(汪少华,2011:5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将生态环境转喻为“绿水青山”,以通俗化、大众化且充满诗意的表达手法,架构出生态审美情趣,既抒发传统诗歌中的田园情怀,又凸显生态智慧联想。金山银山转喻为生活富裕,以通俗而梦幻的表达方式彰显点石成金的童话架构。经过身份压缩和概念整合之后,致使关系重新识解建构为身份等一关系。将财富与生态保护画上等号,通过语言表达手段,重塑这两个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认知,重新定位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及其相互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非对立,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实现两者平衡,进而合理转换是关键。此种隐喻建构对生态环境保护起着积极影响,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形成生态自觉。

(二)概念隐喻

1.战争隐喻——革命话语

“概念隐喻”指借助具体概念,表征相应抽象概念(Lakoff & Johnson,1980:7)。其中,战争隐喻是把涉及战争概念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孔德明,2002:14)。生态文明话语中常应用战争隐喻,表达生态建设工作的严肃性和攻坚性。如将污染防治工作隐喻为“攻坚战”“保卫战”“人民战争”,建构革命话语意蕴,意指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必须做好艰苦付出、持续攻坚的准备,发扬我国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

同时,我们对比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讲话和地方政府、媒体关于生态文明的报道,发现生态文明概念隐喻语域出现大量互文现象。政治话语和媒体话语、中央话语和地方話语频繁互文,可见生态文明话语自上而下、不同领域的一致性,构建出概念隐喻多层次话语网络。如地方政府和媒体表达与习近平同志讲话中革命话语互文,“攻坚战”“保卫战”等战争隐喻反复强化读者和听众认知,有助于不同背景、不同视角的人民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更加增强了鼓舞人心的话语效力。

2.旅程隐喻——长征话语

旅程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身体体验,Lakoff(1993)把旅程定义为“某种长期而有目的的活动”,即人们沿着一条路径向目的地出发的路程。在整个旅程中,人们要选择起点、终点、途径、方向、目的地,此外还可能会遇见旅途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等。根据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政治语篇中的旅程隐喻可以理解为具有长期社会发展目标的活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注定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必然要经历长期量变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质的飞跃。通过“难关”“路径”“新台阶”“负重前行”“坡”“坎”“不能退缩”等表达,实现了“生态文明发展是旅程”“共同的目标是终点”“困难是障碍”和“信念是向导”等旅程隐喻表征方式。这些话语实践过程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以问题导向部署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不畏艰难险阻,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最终必然能够到达旅程终点,即将中国建设成清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中医隐喻——文化话语

中医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医隐喻彰显着我国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话语中,中医隐喻比比皆是。“治”体现了调理身体与管理国家有颇多相似之处。“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体现出我们必须秉承系统观念,协调互助,分工合作,才有希望经邦济世,维系国家和谐与美丽。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话语中将行医之术类比于治国之道,各脏腑器官正常运转,各司其职,才会成就身体康健,其中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赋予身体各部分鲜活的灵魂,同时也贴切地界定了各方职责,深入浅出,成为生态文明话语中的点睛之笔。“把脉”、“开出六剂‘药方”“直达病灶”到“药到病除”完整地展示了医生诊治到病人痊愈的过程。立足于国家发展新常态,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完善宏观调控,形成绿色协调的新发展理念,从而高效、高质量地解决生态文明各项问题。

4.生态隐喻——生态话语

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基于具体事物的体验,所以可通过运用部分经验,看待同一类属的具体实物(蓝纯,2005)。习近平同志讲话语料库中常常将抽象概念映射为我们更为熟悉的生命体及其生长过程。用植物的“根”、动物的“眼睛”,以及生命的“兴”“衰”隐喻“生态”这一集成概念。用生命繁育生息历程代表词“厚植”“耕耘”和“反哺”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生态文明的建设历程和收获。这种田园诗般通俗质朴、不失温厚的表达,抒发了朴实而又浪漫的传统情怀,勾起人们对人类农耕文明的回忆和敬畏之情,引发其对生态文明发展的美好憧憬。

(三)排比叠加及引经据典EAAF780B-CEA0-45E8-9BA1-21E4AEB39C8C

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讲话中常见排比式叠加,用词凝练含蓄。使用四言排比和对偶平行结构,行文工整,声律对仗,文意和谐,形成音、形、意情景交融效果。“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中三个“意识”并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中两“心”并列,彰显生态文明话语的规范功能。“所想、所盼、所急”中“想”“盼”“急”表达群众对于生态建设中不同问题的态度,内心热切程度依次递增,提升了话语感染力。“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中四个“算……账”逐步叠加,话语力量逐渐增强,帮助读者对于生态文明这一抽象概念形成更为具体深刻的认知理念。

此外,生态文明话语中常见以引经据典的互文手段将各类话语声音引入对话,从而辅助说明自身观点、表明态度立场的语言现象。将政治话语体裁互文成中国经典哲学话语,在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蕴藏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早期思考。生态文明理念正是中国基于现实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冲突,融汇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扬弃西方现代发展理念而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中华文明的当代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观乎天文,以察时变”“道法自然”“不违农时”“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等经典思想无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及把社会与自然看作有机体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富含生态智慧,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哲学观进行话语建构,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传播,加强世界人民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同感。

三、生态文明话语建构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

生态文明话语内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辩证法和群众观。高频词“发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智慧。马克思(2009)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生态革命实践既能改变其周围环境,也能改变人的自身行为。反复提到的“发展”一词,正是在不断寻求顺应时代发展的生态实践路径。高频词“问题”及其搭配则更多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对立统一、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思想。生态文明话语指称对象“我们”“中国”“人民”等高频词以及“民族”“百姓”“群众”等同义词,多角度呼应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即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生态文明话语采用多种语言手段,地方政府和媒体对经典政治话语频繁互文,彰显出党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凝聚成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此外,战争隐喻、旅程隐喻、中医隐喻和生态隐喻分别书写出“革命话语”“长征话语”“文化话语”和“生态话语”,话语实践中既体现出我国政治理念,又包孕传统文化宝贵财富,在情感修辞方面提升了审美旨趣,用丰富的架构手段增强了生态文明话语感召力,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和措施在不同群体中的认同程度。排比修辞和引经据典,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彰显生态文明话语中深刻的民族身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展现出基于五千年中华文化底蕴的生态文明现代化中国道路。

四、结语

本文自建生态文明话语专题语料库,运用语料库相关工具,结合大量话语实践,对生态文明话语表达进行系统性研究。从时间维度来看,在不断的话语变迁中,我国生态文明话语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的融合,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话语模式。从空间维度上看,生态文明话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一方面形成空间张力,另一方面与国际社会达成对话。生态文明话语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发展进路以及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新时代生态文明话语建构提供更为宏阔的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1]程晓堂,梁淑雯.及物性理论对英汉翻译中转译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42-45.

[2]华启和,陈冬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的历史演进[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6).

[3]华启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图景[J].湖南社会科学,2018(6).

[4]孔德明.从认知看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概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5]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林克勤.论生态文明与当代国家话语构建[J].外国语文,2018,34(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王冠文.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理路[J].山东社会科学,2021(11).

[9]汪少华.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

[10]王晓毅.生态文明话语下的乡村振兴[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5).

[11]王雨辰.论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维方式及其价值指向[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2).

[12]张华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

[13]张云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初探[J].探索,2019(4).

[14]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cy Press,1992.

[15]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6]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A.Ortony(eds.),Metaphor and Though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17]Lakoff,G. The Political Mind: Why You Cant Understand  21st Century Politics With an 18th Century Brain[M].NewYork:Penguin,2008.

[18]Linell,P. Approaching Dialogue:Talk,Interaction and Contexts in Dialogical Perspectives[M].Philadelphia,PA:JohnBenjamins Publishing,1998.

收稿日期:2021-12-06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模态能源舆情话语的认知批评研究”(21YJA74005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多模态视域下中西能源话语比较研究”(21YYB006)

作者简介:王霄,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政治话语研究;赵秀凤,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话语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EAAF780B-CEA0-45E8-9BA1-21E4AEB39C8C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