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学习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2022-06-01 05:07郭仕泓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基础融合

郭仕泓

摘要:目的:文化素养对学习书法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习书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方法:在当前的书法学习和教学工作中,除了加强书法技能的訓练外,还需强调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必须以国学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对书法教学进行融合。结论:在书法教学中强调文化素养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书法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它将决定学生书法艺术的发展高度。

关键词:文化素养;融合;基础

一、书法要有丰富的形式和内涵。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文化艺术,因为依附于汉字的存在,所以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独特性。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书法家情感表达的过程。人们对书法作品的审美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感受的过程,首先是形式、线条等方面的感受,然后才是对作品诗词文赋内容的欣赏、作者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体验过程。

中国书法通过毛笔在手上的自由运用,既呈现出书家的思想境界和美学追求,又使中华文化的精神得到体现,所谓“书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毕加索,对中国的书法艺术评价非常高,他说过,“假如我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毕加索是在西方绘画的基础上,看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以后,被书法艺术的美所打动,觉得书法艺术是东方文化艺术的核心。数千年以来,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乱灾荒、朝代更迭,但书法艺术却没有消亡灭迹,甚至还在时间的历练中,不断的传承创新、发展壮大,这无疑揭示了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当下中国书法更是成了我们国家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中国书法因为有了中国文化的支撑才显得更加博大精深。反过来,中国书法又以其形式美让中国文化放射出光彩,更加的绚丽夺目。可以说,只有当中国文化作为书法的土壤和根基时,书法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之所以被历代书法家赞美和推崇,不仅仅是因为颜真卿的笔墨技巧打动了我们,更重要的是颜真卿作品背后呈现出的忠贞爱国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中国士大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些书法家认为,与书法历史上辉煌的过去相比,当代书坛退步非常明显,我觉得如果说书法真有退化,应该主要是文化内涵方面的退化。当今书坛,就是无论从各级展览或比赛来看,书法作品所呈现的笔墨效果并不差,继承和发扬了很多历代名家的笔法、墨法、章法,而淡化了传统书法中书以载道本质,当下我们有不少书家能惟妙惟肖的临摹出王羲之《兰亭序》,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写出《兰亭序》这样的精美诗文内容呢?书法作品不是简单的技法堆砌而成,这不由使我想起了,某一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在黄山风景区的题词“黄山风景真美”,即使这六个字的书法作品取法高古、结构精妙、气韵通达,它也难以流传后世,成为一副经典的书法作品,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文本内容没有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素养决定了书法欣赏和创作的层次。

书法不应该是一种抽象艺术,抽象是当今书坛在书法发展方向出现的一个误区。中国古代和今天不同,是没有职业书法家的,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经典书法作品,多为士大夫阶层随心自然所作,而他们的书作多以手札、文稿等形式呈现,很多都是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所以书法起源于日常生活的文字书写,但其艺术欣赏性又高于生活。书法是具有丰富文学内涵的汉字书写艺术,可能在某些当代艺术家眼里汉字是可以抽象提取出来的,可以转换为线条艺术,用线条的干湿润燥、轻重缓急来表达情感、抒发自己感情,但是仅仅把书法艺术定义在线条艺术这个概念上,我觉得这是对书法艺术的简单化理解,是一种片面的纯艺术形式思维,不应该把书法作品与文学内容剥离开来,而当作是一种“纯书法”形式去简单化审美。一些当代书法家试图脱离文字,在作品中有意对汉字形态作变形、分割、组合,目的就是为了体现这种线条艺术本身的一种价值美,甚至还有书家开始用毛笔尝试英文书写作品,但这些都不算完整意义上的“书法”,最多可能只是和书法艺术沾边的一种线条艺术形式罢了,因为真正书法艺术是不能够摒弃中国汉字、中国文化这块肥沃土壤的。

古人们常说书法是“小道”,这里的小道是指在书法技法的训练方面,技法的训练大约三年五载就会有一定的掌握。书法同时被认为是“大道”,既然是大道,就是有高深的难度体现,是指书法练习到一定的境界,需要融会贯通中国的文学素养、中国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的价值观念等等。所以才有人说书法不难学,同时也很难学,既通俗易学,又莫测高深。略有文化的中国人都会对书法有一定理解、认识,而且对书法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审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将书法艺术更倾向于写字艺术,更多地从端庄秀美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随着人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提高、思想认识的提高,就能够在书法艺术中挖掘出更多深层次的美。

三、新时代书法的转型也需要以文化素养为根基。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书法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广大的人民群众由于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步提高,开始对书法艺术开始进行了关注和了解,但是书法艺术不能走简单化的道路,而是要努力实现高品位与普及化的有机融合,才能推动这项古老艺术的健康发展。当的中国书法正行进在一个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正在完成它的从书写“工具”向当代的“审美”转型,由文学表达的“手段”向艺术表现的“目的”转变。令人欣慰的是,当今书坛上仍有一批有志于书法艺术的耕耘者,他们根植传统、兼容并包,创作出了很多极具时代特色的书法作品,弘扬了这时代的正大气象,所以我们不能单一的留守传统,止步不前,也不能因盲目自大创新,脱离根基,只有让书法艺术赋予时代特色,并继续深入根植传统,才能产生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我们有理由相信书法艺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曹亚彬,葛复昌.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当代性阐释[J].中国书法,2019,24(12):192-193.

[2]周韶华.民族性与当代性是书画家的立身之本[J].美术观察,2019,13(4):62-63.

[3]高喜锋.历史与审美视域中的当代陕西书法文化观念探析[J].西北美术,2019,22(2):103-106.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基础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