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工法研究

2022-06-01 03:10孙更利窦炳昭李文波
北方交通 2022年5期
关键词:试车土方台阶

孙更利,杨 昊,窦炳昭,李文波,张 欢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1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建地铁数量的增多,地铁基坑开挖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1],工程中遇到多种难点,有必要对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在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王军等[1]对上海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的对策方案。丁辉[2]以杭州经济开发区某高层建筑工程为背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较先进的工艺装囊式锚杆施工。魏奇斌[3]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在深基坑支护方案比选上,李卓[4]对常见的支护方式进行了梳理,同时介绍了运用理正软件和PLAXIS软件分析桩锚支护及土钉墙支护的使用方法。孙建波[5]通过利用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原理,结合基坑本身的平立面形状、深度和边界面的特点,比选出最优方案中的主要施工参数。在隧道施工工法方面,王健[6]使用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三台阶七步法与CD法对铁路隧道开挖带来的结构受力的影响。此外,地铁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尽量做到环境友好,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在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上,潘星羽[7]通过实测和预测数据的对比,分析了长沙地铁2号线一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完善了设计、监测和施工方案。

依托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安通街车辆基地工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方案,并对放坡开挖、支护开挖及暗挖区台阶法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1 工程背景

1.1 工程简介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安通街车辆基地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包括试车线和联络线两部分。

试车线位于车辆基地内北侧,起于车辆基地西段红星路东侧,向东止于三环路西侧;起终点里程为SSK0+000.000~SSK1+235.000,全长1235m。联络线位于车辆基地内中部,起于车辆基地西南侧,向东北止于试车线里程SSK1+028.503;起始里程为LSK0+000.000,终点里程为LSK0+702.467,全长702.467m。车辆基地试车线及联络线分区图如图1。

图1 车辆基地试车线及联络线分区图

1.2 工程地质条件

哈尔滨处在松嫩平原的东南缘,地处松花江中游。试车线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星路与红黎街交口东侧空旷地块儿内,所处地貌单元为岗阜状平原。本场地地面高程介与163.96~164.54m之间,场地地形较为平坦。

根据钻探揭示及对地层成因、年代的分析,本工点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哈尔滨组冲洪积层。下部基岩为白垩纪泥岩、粉砂岩。第四系中更新统上荒山组湖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下荒山组冲积层[8]。本标段线位位于岗阜状平原地貌中,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承压转无压水和上层滞水。

1.3 主要风险源及预防措施

工程自身风险,基坑为自身风险源。对于里程SSK0+000.000~SSK0+095.000放坡开挖的区段,基坑深度8.1~10.5m,基坑开挖宽度约为15~36m, 坡面挂Φ8@200×200钢筋网,喷射C20混凝土100mm厚,并设置人工打入式土钉Φ16钢筋。对于里程SSK0+095.000~SSK1+235.000明挖法施工的区段,基坑深度10.5~18.6m,基坑开挖宽度约为6.7~14.9m,采用Φ800mm@1400mm钻孔灌注桩+三道钢支撑。对于里程LSK0+402.000~LSK0+642.645暗挖法施工的区段,施工过程中作好超前注浆,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初支及时封闭,加强监控量测。

环境风险。基坑与工业厂房最小距离1.4m(施工前拆除),基坑与居民住宅最小距离9.0m。为防范风险,应加强施工量测,做好施工预案,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增设隔离桩等,保证周边建(构)筑物、高铁的安全和稳定。

2 施工总体部署

2.1 施工方案比选

隧道的常用施工方法分为台阶法、盾构法、明挖法等[9],表1从施工工艺、速度、质量等多种角度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方案比选。根据线路平面布置、埋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线路所经地区的环境条件,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选择明挖法和台阶法。试车线及联络线处于车辆基地北侧,场地较开阔,周边无建筑物影响,并且施工作业环境为无水作业,结合成本、施工工艺简便快捷考虑,试车线及联络线大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中结构Ⅵ区因车辆基地建设方案及咽喉区施工影响不能进行围护桩施工,施工段落较短,故采用台阶法施工。

表1 施工方案比较

2.2 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为了提高基坑开挖效率,明挖段及暗挖段分为五个工点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分区及施工方向如图2所示。总体施工工序流程为:

图2 开挖及支护施工顺序

(1)场地清理及管线调查。

(2)现场场地布置。

(3)试车线及联络线各区围护桩(或土钉墙)及冠梁、挡土墙施工。

(4)各区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及支护。

(5)各区主体结构施工。

施工顺序为:待围护结构及冠梁施工完成后,工点1、工点2及工点3、工点4分别开挖,待工点2、工点4与暗挖段接口处完成开挖后,即可组织进行工点5开挖。

3 施工工艺技术

基坑开挖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宜分层分段均匀对称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10]。每个施工工点分别配备一台PC360-7履带式挖掘机和一台PC220-8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利用PC360挖掘机纵向放坡开挖,PC220挖掘机修整反压土边坡。

3.1 放坡开挖施工工艺

支护开挖主要采用土钉墙及放坡开挖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此区域为试车线结构分区Ⅰ区、Ⅱ区,土方开挖施工的工点1、工点2。放坡开挖施工流程如图3。

图3 放坡开挖施工流程图

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1)土钉支护应按设计开挖顺序分批施工,同时坡面开挖应严格控制斜率,随开挖随喷混凝土支护,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后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下一土层开挖,应在上一土层的土钉支护与喷射混凝土之后进行[11]。

(2)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基坑的边壁宜采用小型机具或铲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边坡达到设计坡度并保持相对平整。

(3)基坑开挖时应分层、分段对称平衡开挖,基坑四周需预留三角土护坡,每层挖土厚度不宜超过2m,施工至基坑底部0.3m时应采用人工开挖、找平,然后及时封闭坑底,基坑底应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mm,-20mm);平整度20mm,并在1m范围内不得多于1处。

(4)在基坑开挖施工时,应控制基坑地面堆载不超过20kPa,并且周边2m范围内禁止堆载,3m以内尽量减少堆放杂物,坑边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3.2 支护开挖施工工艺

支护开挖区域包含试车线及联络线结构分区的Ⅱ区、Ⅲ区、Ⅳ区、Ⅴ区和Ⅶ区,同时为土方开挖施工的工点1、工点2、工点3、工点4。

此区域支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桩间挂网喷混凝土+内支撑,围护桩采用Φ800mm/Φ600mm间距14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支撑支护施工流程如图4。

图4 钢支撑施工流程图

施工要点如下:

(1)第一道钢支撑安装在冠梁上,第二、三道钢支撑安装在桩间喷混面上,通过钢围檩传力至桩身。第一道钢支撑与第二道钢支撑(中心)间距5.5m。钢支撑支护施工如图5。

(2)冠梁施工时根据施工图纸提前预埋钢筋及直撑、斜撑钢板。当土方开挖至第一道钢支撑下0.5m(约冠梁底标高下0.4m处)时,采用长285mm的膨胀螺栓打入冠梁内,将角钢与冠梁结成一体,形成钢支撑托架并设拉筋。托架施工完毕后安装钢支撑。其中斜撑在托架上安放支座。支座与墙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填充密实。

(3)钢围檩的施工。钢围檩之间采用钢板帮焊连接,要求钢板必须全部覆盖两个钢围檩,并且钢板与钢围檩之间采用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由于桩间喷混的不平整性,导致钢围檩背后空隙,需要填充C30混凝土。

(4)预应力施加。预加力按设计轴力的30%~40%分级施加,每级轴力施加,及轴力达到设计值时,均应保持施加的预应力稳定10min左右后,方可进行下一级轴力的施加,或者进行锁定。下道支撑施加预应力后,需对其所有上部支撑复加预应力,在首次施加预应力后12h内,需进行预应力轴力监控及墙体位移测量,并对预应力进行补加。

(5)钢支撑的拆除。试车线主体结构底板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80%后,方可拆除第三道钢支撑。拆除钢支撑时应逐级释放,避免结构受力不均导致变形、开裂。钢支撑支护见图5。

图5 钢支撑支护

3.3 台阶法施工工艺

结构Ⅵ区为暗挖台阶法施工区间,结构型式为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结构参数设计采用工程类别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施工中循环进尺长度标准段长0.75m。施工流程如图6。

图6 台阶法施工流程图

施工要点[12]如下:

(1)首先在隧道拱部范围进行小导管注浆,示意图如图7。小导管可用Φ42×3.25钢管,长度在3m左右,环向间距0.3m。注浆采用纯水泥浆,纵向间距1.5m。

图7 小导管注浆工艺示意图

(2)完成小导管的压浆加固后,将隧道基坑划分为上、下两个台阶,以拱脚分界,先对上部台阶进行施工作业,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预留长度2~3m,每完成一个循环的开挖,立即架立拱部格栅钢架、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下台阶的开挖紧跟上台阶,即距离6m左右的超短台阶,下部台阶开挖进尺同格栅间距,每开挖下部一循环后立即安装设置下部格栅,并与拱部钢架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后,及早封闭混凝土初支结构。

4 结语

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安通街车辆基地开挖及支护工程为背景,进行了施工方案比选、施工部署策划、施工工艺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从施工工艺、速度、质量等多种角度对三种隧道开挖方法进行了方案比选,区间大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分为放开开挖和支护开挖两种。其中结构Ⅵ区因不能进行围护桩施工,施工段落较短,故采用台阶法施工。

(2)基坑开挖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宜分层分段均匀对称进行,明挖段及暗挖段分为多个工点进行土方开挖可以提高基坑开挖效率。

(3)介绍了放坡开挖、支护开挖及暗挖区台阶法的施工工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需要做好支护工程,同时加强监测,防范基坑造成的自身风险,以及施工带来相邻建筑物的环境风险。

猜你喜欢
试车土方台阶
水利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信号系统车辆段与试车线方案研究
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关于土石方计算的几种方法比较分析
以身试车
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三级主发动机首飞前试车告捷
土俄签协议恢复向俄供气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