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绥·珂勒惠支版画的时代之音

2022-06-01 07:24刘艳
河北画报 2022年16期
关键词:表现主义版画画家

刘艳

(华侨大学)

一、青年时期--作品揭露底层人民的悲苦

1891年,24岁的凯绥·勖密特嫁给了兄长儿时的玩伴卡尔·珂勒惠支,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夫妻定居在柏林,游走于坊间,丈夫为贫苦的劳工治病。 珂勒惠支就是在这一时期目睹了因为反抗压迫而受伤的劳动民众的悲惨境遇,并以此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创作出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版画作品。在 1898年到1909年的十年间, 珂勒惠支把底层民众的悲苦揭露到了人们面前,先后完成了《织工一揆》计六幅、《格莱亲》、《断头台边的舞蹈》、《农民战争》计七幅、《失业》和《妇人被死亡所捕》 等知名作品。

《农民战争》是一组共计7幅的历史连续版画,分别为:《耕夫》、《凌辱》、《磨镰刀》、《圆洞门里的武装》、《反抗》、《战场》、《俘虏》,正是这组作品让珂勒惠支称誉德国艺坛。这组作品取材于1524年的德国农民起义,以封建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以封建地主和官僚贵族为主的上层阶级的奢侈享受全部来源于对农民的徭役和压榨,这一阶层的人数不断扩大,农民不堪重负奋起反抗,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组画的第一幅《耕夫》,这里刻画出来的是在压抑的天空之下,两个人在耕地,他们身上套着绳索,拉着犁,脚用力地蹬着地,身体与地面几乎拉成一条直线,努力向前,似牛似人,模糊了人与兽的界限。后面的人头颅低垂,似乎已经拼尽全身力气,前面的人咬紧牙关抬头凝视前方,一股不甘地坚韧透出画面。

《耕夫》—— 《农民战争》组画之一

《牺牲》——《战争》之一

《母亲》——《战争》之一

《寡妇》1——《战争》之一

二、中年时期--饱尝世界大战的残酷

珂勒惠支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她见过,也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1914年10月末,他年近18岁的大儿子被迫参战,才不到数月就牺牲在了战场上。也许是痛失爱子的悲痛,让她无心创作,1914年到1918年间,她几乎并无制作。从1919年以来,她才再次投身到版画的创作中,这一阶段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女性视角,也是在这一时期塑造了许多悲剧母亲的形象。法国罗曼·罗兰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怀着阴郁和纤秾的同情,将这些尽收眼底,表现在她慈母般的手腕之下。这是做出巨大牺牲的人民的沉默之音。”

1922年至1923年间,珂勒惠支创作了大型版画组画《战争》,共分七幅,分别为《牺牲》、《青年》、《父母》、《寡妇》(二幅)、《母亲》、《人民》。其中《牺牲》这一幅作品,由于鲁迅先生的缘故为中国一些读者所熟知,画面中一位母亲献祭式地托举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双手抱胸还在酣睡中,根本不知战争为何物,但却不得不作为战争的牺牲者。母亲的表情充满了无奈,一只手环住孩子,似挽留,似不舍,整幅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古希腊式悲剧的崇高感。

三、晚年时期--融入社会主义的浪潮

1927年,在苏联政府和苏联艺术家联盟的邀请之下,已经60岁的珂勒惠支到莫斯科进行访问。当时的苏联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珂勒惠支也被苏联人民高涨的热情所感染,回到德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版画创作,《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石版画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饱含着对劳动人民力量的赞美和肯定。

《死亡》是珂勒惠支最后一组伟大版画,其中最后一幅以她自己的自画像《死的召唤》宣告完成。这幅版画中,珂勒惠支以一个悠然的坐姿直面死亡,没有一贯的哀伤气息,反而透露着一股了然,画面中的死神之手也是这样的温柔,与死神之手的触碰也不是想象中的激烈对抗,甚至没有丝毫的恐惧气息。这样的画面要是放在常人身上可能有些不合理,但是珂勒惠支一路走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失去了那么多的至亲,死亡在她面前也许真的如同一路走来的朋友一样熟悉了,她把死亡看作是一个老朋友的一声召唤。鲁迅在他的杂文《死》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那时看到这里,就想了一想。算起来:她用‘死’来做画材的时候,是一九一○年顷;这时她不过四十三四岁。我今年的这“想了一想”,当然和年纪有关,但回忆十余年前,对于死却还没有感到这么深切。大约我们的生死久已被人们随意处置,认为无足重轻,所以自己也看得随随便便,不像欧洲人那样的认真了。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人最怕死。这其实是不确的,——但自然,每不免模模糊糊地死掉则有之。”由此可见,珂勒惠支对生死的态度不是随便的,恰恰相反,必须是一个尊重生命的灵魂才能创造出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悲歌。

《死的召唤》——《死亡》组画之一

1929年,鲁迅第一次见到珂勒惠支的版画是在从德国返回的留学生带回的画册中,当即被富有冲击的画面和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吸引,在那时就决定将珂勒惠支的版画引进到中国。在鲁迅的推崇下,珂勒惠支的版画在中国被木刻青年所熟知。美国作家、社会主义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鲁迅和珂勒惠支的中间人,史沫特莱游历过德国后来迁至上海居住,他让两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能够相互交流自己对穷苦民众困境的思考。1931年她的作品被鲁迅介绍到中国来,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9月20日把珂勒惠支的黑白木刻《牺牲》刊登在《北斗》创刊号上。鲁迅用这幅版画表达了对柔石的思念,1936年又出版她的作品集,对中国新木刻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鲁迅对珂勒惠支的欣赏出自于他们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他们想凭借文字的力量,绘画的力量为这些民众呐喊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同时也揭露着当时社会的真实面目。珂勒惠支的版画和鲁迅的文字一样,都是最真实的时代之音。

四、结语

关于珂勒惠支,有人说她是现实主义画家,还有人说她是表现主义画家。然而,把她简单地归类到任何一种风格都不足以概括她的艺术成就。在主流的现实主义画家身上,我们能看到画家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但是大多数人做的是单纯的一种现象的揭露;在主流的表现主义画家身上,我们能看到主观情感的肆意流淌,但大多数人做的是直接的自我情感的表达。珂勒惠支现实主义是带有情绪的,不是单纯的场景摹写,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创作具有目的性。”她的每一幅作品,我们都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她想要传达的思想力量,这就是她的目的性。她在用绘画表现自己的精神导向,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所要具备的潜质,从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把社会责任时刻扛于肩上的艺术家。表现主义也不能代表珂勒惠支,主流的表现主义关注的是自我的精神世界,而珂勒惠支把自己置身于整个劳苦大众中,所以在她的画面中,情绪的流露往往主角都不是她自己,任何人都能成为她画中的主角:有奋力向前的耕夫,有献出爱子的妇人,有身怀六甲的寡妇等等,这些形象都带有着强烈的情绪。珂勒惠支的作品,也正是因为刻画人群的广度,使得几乎所有人都能在她的作品中找到共情点。在这一点,珂勒惠支绝对是超出表现主义的范畴的。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难以想象,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还在追求民族解放的一百年前,已经有这样一位女性画家站在如此的思想高度进行艺术创作,珂勒惠支的作品放到今天仍然有振聋发聩的影响,绘画技巧的高超只是一方面,她更多受到人们尊重的是她作品中对人的关怀。每一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烙印,艺术家的使命是刻印时代和推动时代,珂勒惠支做到了,而当今时代之音需要吾辈自强。

猜你喜欢
表现主义版画画家
版画作品选登
酷炫小画家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浅析表现主义舞台的特点
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试析希区柯克与表现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