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绘画美学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启发

2022-06-06 02:24曹子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首饰设计师绘画

曹子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在整个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史中,宋代的绘画之美在于其素雅内敛的表现手法和淡然出尘的态度,世界闻名的山水画更是取得了极为辉煌的艺术成就,代表着我国传统绘画的最高水准。与此同时宋画题材多样,山水花草、平民百姓,甚至残垣枯木都成为了画面的表现对象,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颇具有现实性,体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尊重和对名利的淡泊。

从贵金属、宝石等材料制成的传统首饰,到越来越注重设计理念的现代首饰,首饰艺术从贵族化逐渐平民化,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期,在“平民化”这一层面上,现代的首饰设计与宋代艺术有着不少共通之处。伴随着现代经济与文化的蓬勃发展,首饰艺术设计中融入了越来越丰富的表现形式,设计理念日益开放多元。有别于传统首饰中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意味,现代首饰设计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以及趣味性。本文意在将现代首饰作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载体,穿越时空,与传统文化对话。

1 现代首饰与我国首饰设计现状

首饰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形式与含义日益复杂,现代首饰设计早已突破了服务于视觉的装饰性,不再仅仅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才能拥有的贵重物件,而是更具有个性化的大众消费品。抽象主义等艺术风格对首饰设计有着极大的影响,现代的首饰设计中,极简主义是非常流行的设计理念。首饰虽然体量小,但在整体的穿搭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饰的重要性和需求量不可小觑。在现代社会,首饰业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量产,然后快速消失的快消首饰,但这并不是首饰设计师们的追求。现代首饰作为工艺美术、设计、材料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创作,映射的是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并且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不断成长与突破。

现阶段我国的首饰行业依然是以模仿加工的企业为主,缺少独立创新的设计师品牌,现代首饰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已发展了五六十年,而在我国仍是一门新兴行业,与国际独立设计品牌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背景,为首饰设计的未来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丰厚素材。

2 宋代绘画美学特征与思想

宋代之前的隋唐时期,绘画的描绘对象多为仕女牛马等具体人事形象,到了宋代绘画题材转变为自然景观,山水花鸟,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当时历史发展与社会变迁影响下的一种必然。

早在真宗朝宰相王旦就指出:“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宋代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北宋时期的绘画审美,与当时安定的社会局面息息相关。不同于盛唐的谋求开发进取积累财富,宋代的士大夫地主阶级,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对既得利益的保存与巩固。因此从中唐到北宋,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审美倾向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盛世的亭台楼榭与声色繁华不再能够满足宋代士大夫及地主阶级的情感需求,他们心灵上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闲适,以及对自然乡村景观的追忆和眷恋。

学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对中国古典文化历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探讨。围绕宋元文化的章节中,他提到“中国的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具有远为深厚的人民性和普遍性。”(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7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地主阶级不同于与土地自然直接打交道的农民阶级,他们的阶级性决定了他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闲散淡然,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即使在山水景观之间有樵夫渔民做点缀,宋代山水画描绘和体现的也决不是一种艰辛劳作的姿态,而是一幅遮蔽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痛苦不幸的封建农业社会的理想画卷。

北宋绘画中的山水画面中经常铺满了层峦叠嶂的景观,画面极为饱满丰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自然景色变化多端,仿佛此情此景并不存在于二维的画卷之上,而是真实的“可游可居”之处,同时给人不确定的神秘感,意境极为深远。李成、关仝、范宽为三位北宋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关仝的峭拔,李成的旷远和范宽的雄杰,代表了宋初山水画的三种风格”。(童书业:《唐宋绘画谈从》第48页,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这三种风格来自于他们各自熟悉的地区景观的真实描绘。传说荆浩在《笔记法》中提出除去“形似”,山水画的核心在于表现山水景观的生命气韵:“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宋代的绘画表现的不仅是客观对象的外在呈现,而是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总结概括进行描绘,抓住对象的本质,而非照抄客观形象,绘画的真实性进而得以表现。在这个从“表现客观”到“提炼本质”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对画家本身的观察力,感受力以及个人修养造诣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3 宋代绘画美学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启发

宋画中社会性隐逸的态度与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可谓是不谋而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丛林,很多当代人都渴望找到一处能够隐逸心灵的居所。频繁的通信、复杂的人际关系、欲望的交织、新事物的不断诞生,城市充斥着令人不安的不确定因素,在不断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首饰作为一件“易得”“确定”的物品,能够为当代人提供一些心灵的慰藉。这也正体现了现代首饰设计中对精神性的重视。

3.1 造型

宋代的美学要求绝对纯净,如著名的单色釉瓷器,追求圆、方、素、质感的纯粹。宋代对简约美的审美偏好也体现在绘画中。如苏轼的《枯木竹石图》,简单的一块石头和一棵枯木就构成了整个画面,没有复杂的背景与装饰,却表现出极大的力量感。这个画面中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石与木的外在形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表达了内心深处扭曲痛苦的情感与无奈,怪异的形态又充满了生命力。此外,宋代绘画题材与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山川小径、花鸟人物都是宋画表现的对象,可以说宋代绘画能够为首饰设计提供丰富的造型元素。

宋代审美在中国具有文化基础,易被人群接受和欣赏。在首饰设计中,可以采用宋代绘画中常用的自然造型,如花鸟鱼虫、山河树木、亭台楼阁等,对自然的形态进行抽象化的处理,将首饰设计为可以随身携带的自然景观,甚至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代表性景观进行造型提炼,既表现出首饰基础的装饰作用,又有个性化的体现。

图1 MARTA MATTSSON,项链:PALINDROMES,2014,蝉翼,碎石,亮片,树脂,银

3.2 材料

材料的多样性使现代首饰设计极具观赏性和趣味性,材料的选择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贵重,更是在于对理念的呈现。比如皮毛、织物、草木等等一系列天然的材料,被广泛地运用到首饰设计中,体现的是一种人类与自然的独特接触,自然的材质与设计的现代感产生碰撞与结合,相对低廉的材料成本为设计本身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设计师们都在为了表达自己的观念去寻找贴切的材料,比如瑞典首饰艺术家Märta Mattsson(马尔他·马特森), 她自述极为害怕和厌恶昆虫,她利用自身的这一特点,在首饰设计中结合令自己恐惧的昆虫标本进行创作,强迫自己重新解构恐惧,使用宝石、漆、树脂等材料创造出只属于设计师的另类昆虫。对昆虫标本的抗拒和恐惧与绚丽的材料制造出鲜明的冲突,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3.3 表现手法

现代首饰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其实用性,更在于其表达出的精神层面的含义,设计与身体产生的联系能够体现出一件首饰的深度与广度。为了体现设计的精神内涵,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当以雕塑为表现手法时,首饰体积感的力量往往给人传递一种直接强烈的情绪。此设计语言即将首饰视为一件可以随身佩戴的小型雕塑,这要求设计师对空间、造型、材质等艺术元素有多方面的考量,从而达到实用性、展示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将形式语言与审美效应有效结合。

宋代绘画中的自然形象,如扭曲的枝桠、造型各异的花鸟等,有很多都可以转化为雕塑语言。同时,随性简约的画面也可以作为直接的素材以浮雕或喷绘的形式运用到首饰设计中,与叙事、幽默、抽象化、夸张化等表现手法相结合,去体现设计师传达的理念。

3.4 色彩搭配

不同于唐朝大红大绿的美,宋朝的美淡然优雅,画卷上的墨色无比微妙轻柔,在有限的画卷上变化无穷,表现出比艳丽的色彩更耐人寻味的层次感与精神性。在欣赏这种微妙的美感时,观众常常会出神,如同置身画中却又与画作相隔甚远。宋代绘画的设色饱和度较低,大面积运用墨色去表现物体的形象和肌理,其对颜色的审美非常适用于现代设计,对首饰色彩的搭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比如一些首饰的配件和彩色珠宝的选取,都可以参考宋画的配色,呈现清雅高贵的气质。

3.5 理念

冰裂纹作为宋代的一个瓷器品种,至今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模仿,本是在烧制中产生了问题而破裂的痕迹,宋代人却认为这种痕迹别有一番美感,冰裂纹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而这种“败笔之美”“遗憾之美”正是宋代美学的独特之处。

图2 《读碑窠石图》北宋 李成 绢本水墨 126.3 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回到宋代绘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理念:破败的山河、林间的枯木,无不为宋画的表现对象,宋画发现的是缺陷与破损的美感,是古代传统艺术中观看方式的一种转变和发展。残缺意味着不完满和不吉利,因此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几乎没有衰败消极的形象,而在北宋李成的《读碑窠石图》中,描绘了几棵巨大的张牙舞爪的枯树和一块立于枯木之中的石碑,两个人物则驻足于碑前,平静安然。扭曲的枯树形象带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和不安的情绪,同时在破败中体现了一种死亡的禅意。

这样的理念也适应于现代首饰设计,佩戴首饰的身体本身就传递一种逐渐变化逐渐走向衰败的信息,首饰的设计也能够发现和表现身体脆弱性的美感,既满足了现代人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和哲学内涵。

4 宋代绘画与现代首饰结合的意义

绘画艺术的局限性与独特性都在于绘画本身并没有实用价值,当绘画与设计结合时,设计为绘画赋予了全新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东方设计师拥有独一无二的对东方美的敏锐视角,这些美是西方设计师难以表现出来的。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到现代首饰设计中,不仅能够丰富现代首饰艺术的形式与内涵,保护与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和思考:古老的文化究竟该如何与现代设计结合?当代社会与传统文化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共存?当代设计师能为设计的未来提供些什么?这是现代设计永恒的讨论议题。

猜你喜欢
首饰设计师绘画
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互生》首饰系列
创意设计师
首饰的数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新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