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工作经验探究

2022-06-07 08:05陆涛庞骋思陈飞旭廖成鑫程艳兰
中国市场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十三五产业链农产品

陆涛 庞骋思 陈飞旭 廖成鑫 程艳兰

摘 要:近年来,广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区现代特色农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通过归纳总结方法,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重点提炼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对策,为“十四五”期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成效经验;农产品;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3-0099-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3.099

农业的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1]近年来,广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大力推动现代特色农业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取得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显著成效,实现了示范强、产业特、加工精、品质优、带富好、开放实的良好发展局面。[1]

1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1 建设“高”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引领发展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持续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实现增点扩面提质建设。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建立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339个、县级示范区873个、乡级示范园3404个、村级示范点15015个。在此基础上,由示范区提档升级创建国家级现代产业园4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各级示范园区共引进新品种1.1万个,引进农业企业3967家,带动近1000万农民实现增收。

1.2 壮大“特”色产业,多项产业领跑全国

充分发挥广西“插根扁担也能活”的光温水土生物资源优势,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重点扶持加强优势特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健全农业产业经营组织体系,强化先进要素集聚支撑,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等。目前,广西已经形成了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6个总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推动糖料蔗、茉莉花(茶)、水果、蚕桑、罗汉果、秋冬菜、优质鸡、近江牡蛎等产业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三黄鸡、罗汉果产业入围2020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项目,创建了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8个和自治区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2个。

1.3 做强“精”深加工,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

按照“市有特色加工集聚区、县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的思路,“十三五”期间,广西实施了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建设了区、市、县三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16个,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共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7个和柳州螺蛳粉、永福罗汉果等一批特色小镇,评出了全区农产品加工强县12强和加工企业100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广西还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生态美优势,创新开展为期8年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农旅、农文、农教、农科加快融合蓬勃发展,建设了自治区级以上田园综合体15个,成功创建美丽南方全国田园综合体1个,仅2020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超过1.2亿人次,总收入超400亿元,带动农户数超50万户。

1.4 培育“优”质产品,创建“广西好嘢”品牌

持续开展现代特色农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重点发展现代种业,2018—2020年省级品种审定数量均排在全国前列;累计选育通过国家审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13个,居全国第4位;培育的“两广二号”“桂蚕2号”等家蚕品种,年推广量占全国总量的50%。“野香优莉丝”“桂育11号”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微胚乳高油高蛋白玉米成为可推广的新类型超高油玉米新品种,属全国首个。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设计“广西好嘢”品牌总体标识,遴选创建发布“广西好嘢”农产品285个,品牌总产值超1000亿元、总价值超2500亿元。横县茉莉花茶荣登2020年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22位。

2.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主要经验

2.1 久久为功,接续推进

广西实施开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一任接着一任抓,一张蓝图绘到底,接续推进。

一是高规格推动,形成“一把手”工程的聚焦效應。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成员由16个区直单位组成,负责全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日常事务由设在自治区党委农办的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自治区组织部和各地市高度重视,选派67名处级干部到14个市挂职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及53个重点县挂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区县域经济考评和部门绩效考核范畴,形成了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工作机制。

二是出台方案,无缝隙衔接推进。自治区层面先后出台了《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方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2016—2017年)行动方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2018—2020)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分产业分层级的示范区建设标准和评分细则。

三是持续真金白银投入,现代特色农业动力强劲。2014年起,自治区本级每年设立示范区奖励专项资金2.1亿元,2018年起每年增加到3亿元,累计安排16.33亿元对获认定的示范区给予奖励补助。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一批工商资本纷纷进入示范区。截至2020年年底,示范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0多亿元,吸引撬动社会资金690多亿元,已形成了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2.2 立足特色,现代引领

按照“调结构、上规模、优产品、强产业”思路,广西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结构优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优势特色农业竞争力。

一是挖掘发展“人无我有”“桂”字农业。充分发挥广西资源禀赋优势,走差异化的特色发展路子,着力培育“独一份”,下大力气打好广西特色牌、长寿牌、富硒牌,逐步打造了糖料蔗、秋冬菜、罗汉果、茉莉花及茉莉花茶产业等一批“桂”字号品牌,且规模和竞争力保持长期居全国前列。

二是大力发展“人有我优”优势农业。采取“政府定产业、部门调布局、市县建基地”措施,不断强化规划引导,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抓紧拳头,将区域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逐步形成现代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人有我大”“人有我优”格局。如桂南、桂中优势糖蔗产业带产量占全区70%以上。

三是重点发展“人优我强”特色农业。以“现代化引领、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的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技术推广、加工销售一起抓,逐步构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实施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行动,广西面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6%,甘蔗良种覆盖率由2000年的13%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

四是强化农产品加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产业链。通过实施免税减税、贷款贴息等政策,重点扶强扶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崇左市、来宾市等糖厂加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实现甘蔗—机糖—蔗渣—制浆造纸—废碱液回收—再利用,甘蔗—机糖—滤泥—生物肥—回田种蔗,甘蔗—机糖—桔水—酵母—酵母抽提物三条循环产业链,每年增产值超10亿元。

2.3 众人拾柴,星火燎原

充分发挥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作用,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统领,自治区党委农办牵头,发改、财政、农业农村、水利、交通、人社等部门围绕“产业要集群、龙头要集中、技术要集成、要素要集聚、保障要集合”等内容通力合作、十指发力,解决“三农”发展“人、地、钱”瓶颈问题,形成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新格局。

一是开源引流、深耕乡土、搭建平台,着力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广西积极引导鼓励社会人才返乡下乡,持续打好“乡根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聚贤经”,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通过“引流”和“回流”加速社会人才返乡下乡。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青年农场主、农村职业经理人等農村实用人才,营造乡村人才发展良好环境,重大人才工程持续向“三农”领域倾斜,在土地、户籍、医保、社保等方面给予返乡下乡留乡人才最大保障,让沉在农村的人经济上有干头、发展上有盼头、政治上有奔头。

二是最大限度激发改革红利,着力解决“土地效益”问题。广西通过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块地”的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用益物权分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激活土地生产要素,实现农村土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连线、高效匹配。实施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26条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三是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投入格局。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连续出台《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通知》《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各地统筹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部门有关资金和补贴优先投向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大金融保险、用地用电保障和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全区示范区建设“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2.4 融合发展,提升效益

坚持“三产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的要求,在塑造乡村“形、实、魂”上下工夫,打造了一批具有辐射示范意义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大力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重点从简化市场准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强化用地用电保障等政策入手,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链条延伸的方式,达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全面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生态优势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从2013年起,广西创新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实施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行动,始终坚持质量、绿色兴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可持续,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坚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产村互动、产村融合,不断挖掘稻耕文化和壮乡“那”文化、把民族风俗、特色节庆、文化典故故事融入农业产品中,以故事文化沉淀品牌精神、提升品牌价值。坚持“多规合一”优化乡村布局,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乡村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融共生。

2.5 三端建设,补齐短板

“十三五”期间,广西按照“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的建设思路,扎实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前端抓好技术支撑。启动首席科学家(院士)进广西,助推乡村振兴活动,袁隆平、黄路生、桂建芳等36位院士及首席科学家进广西,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极大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撑。如广西自主培育的微胚乳高油高蛋白玉米,经国家验证,成为全国第一个可推广的新类型超高油玉米新品种。

二是夯实中端生产组织。印发了《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和认定办法》,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全国首创农业经理人学院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学院,加强新型经营主题的培育培训。同时,广西还不断改善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进了正大集团、正邦等一大批500强企业,以及以色列、荷兰、丹麦、马来西亚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在广西落户。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三是夯实后端市场营销。以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为核心目标,将农产品的品质、品牌以及营销方式、手段作为工作的重点,搭建若干个营销平台。实施“广西农业品牌达人培养计划”,为广西粉丝百万人以上的农业品牌推介达人颁发证书,培育了融安青年农场主赖园园、灵山“巧妇九妹”、永福“拼姑娘”、田东“农派三叔”等一批电商网络营销师,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市场营销。

2.6 制定评比标准,牵住牛鼻子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将主攻方向定位在“特色”“示范”上,创新实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退”的星级管理制度,按创建水平分为三、四、五星级3个档次,分别奖励3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实现星级管理,奖优罚劣。对获认定的自治区级示范区每两年监测考评一次,根据考评结果给予晋级、降级、撤销资格等处理,确保了建设质量,推动示范区持续健康发展。

3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广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农业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凸显,由农业大区往农业强区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3.1 農业科技支撑水平还不够高广西示范区建设普遍存在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产出低、科技成果推广困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落后等问题。[2]现代信息技术供给少、应用少,物联网、大数据、农业云、智慧气象等现代技术供给不足、运用不够;现代种业基地、企业数量较少,如广西当前“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只有2家。先进农业装备不多,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高。

3.2 农业全产业链尚未健全完善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产业链更多的是集中在种养、粗加工环节,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程度低、链条短,价值链延伸不足,集群化发展程度仍待提升。[3]

3.3 农业品牌化程度低广西特色产品多,但部分产品有产量的没品牌,有品牌的产量又不足,特别是缺乏高端品牌、缺少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如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仅为1300 多个,仅为四川省的1/4。农产品品牌“散、小、弱”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

4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意见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坚持“前端支撑,中端组织,后端营销”的总思路,重点突出前端科技支撑,抓实中端全产业链生产,强化后端品牌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4.1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水平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种业提升工程,集中打造一批种业创新核心基地,扶持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和“桂系”品种。实施“百名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入桂”工程,继续开展国家首席科学家(院士)入桂行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建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区、市、县、乡四级联通的科技协同、创新协同体系。持续深入实施智慧农业、“互联网+”等现代农业工程,推广应用AI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4.2 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着力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加快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点,支持建设一批具备低温仓储、流通加工、交易展示、中转集散和分拨配送等功能的冷链物流园区。[5]加大扶持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大、辐射能力强的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以加工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加强全产业链环节深耕细作和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增值,重点打造升级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油茶、优质家畜、渔业,以及优质家禽、蚕桑、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一批千百亿元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新体系。

4.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响广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以“绿色生态、长寿壮乡”为底色和招牌,深入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打造一批“桂”字号农产品品牌,精心培育壮大百色芒果、横县茉莉花、柳州螺蛳粉等一批“桂”字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大品牌,高标准打造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供港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业品牌影响力。同时,学习借鉴“圳品”经验做法,加大“广西好嘢”的宣传和规范其评定标准,讲好农业品牌文化故事,把文化故事孕育于每一个“桂”字号农业品牌,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文化品牌价值。

5 结论

总之,建议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努力构建有加工龙头企业引领、有品牌农业引领、有市场营销引领、有农旅融合引领和有产业集群引领的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加快实现“村有产品、乡有产业、县有品牌、市有集群”的广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丁玉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有效途径[J].农业经济,2014(8): 15-16.

[2]屈婷婷,黄智,覃泽林,等.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4(456):186-189.

[3]林树恒,许忠裕,黎丽菊.广西特色农业强优的 SWOT 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3): 32-34.

[4]张婕.广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现状与思考[J].农家之友,2019(10):52-53.

[5]罗应平.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思考[J].2019(4):26-30.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猜你喜欢
十三五产业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农产品争奇斗艳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