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分析及对患者骨代谢、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6-07 07:56张伶伶陶盛能程之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化疗

张伶伶,陶盛能,赵 敏,程之明

多发性骨髓瘤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1],中老年患者是其好发群体,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致使该病发生率不断升高,我国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约占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20%[2]。现阶段多发性骨髓瘤无特效治疗方案,联合化疗仍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3]。为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本研究采用VTD方案治疗,旨在探讨该方案对患者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1月我院92例多发性骨髓瘤,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纳入标准: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4],且经病理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过敏者;存在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者;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而无法配合本研究者;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予VTD方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治疗。硼替佐米用法:1.3 mg/m2皮下注射,每疗程1、4、8、11 d给药;地塞米松用法:20 mg/d静脉注射,每疗程1~4 d、9~12 d、17~20 d给药;沙利度胺用法:每晚睡前温水吞服,起始用量75~100 mg/d,每2周加50 mg/d,最大用量200 mg/d,4周后重复用药。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方法同研究组。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临床疗效[5]:分为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CR+VGPR+PR)例数/总例数×100%。

1.3.2骨代谢因子:抽取2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检测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水平。

1.3.3免疫功能:抽取2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3+水平,并计算CD4+/CD8+值。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CR 9例,VGPR 18例,PR 15例,SD 3例,PD 2例,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CR 3例,VGPR 8例,PR 19例,SD 6例,PD 9例,总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2ALP、BGP、TPINP水平 治疗后2组ALP、BGP水平上升,TPINP水平下降,其中以研究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P<0.01)。见表1。

表1 2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后ALP、BGP、TPINP水平比较

2.3CD3+、CD4+、CD8+及CD4+/CD8+比较 治疗后2组CD3+、CD4+及CD4+/CD8+上升,CD8+下降,其中以研究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P<0.01)。见表2。

表2 2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及CD4+/CD8+比较

2.4不良反应 研究组发生发热6例,血细胞减少5例,胃肠反应4例,神经末梢病变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30%;对照组发生血细胞减少4例,神经末梢病变3例,胃肠反应及发热各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4.44%。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占比较高,仅低于非霍奇金淋巴瘤[6]。当前临床治疗本病主要以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存质量为主。联合化疗是目前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具体化疗方案尚无定论[7-8]。

HUS等[9]研究显示,VTD方案可通过调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因子和血管生成,改善骨髓内部环境,以发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本文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VTD方案有利于提升疗效。分析原因为,硼替佐米为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通过阻断泛素-蛋白酶体及蛋白水解,抑制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生成,减少破骨细胞数,缓解骨量丢失;地塞米松具有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组织炎症反应,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沙利度胺为血管生成抑制剂,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直接抑制骨髓瘤细胞生成,当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用时能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升疗效[10]。

BHAMB等[11]研究指出,溶骨与成骨均衡丧失是造成骨质破坏的主要原因。ALP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BGP皆为反映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TPINP为反映骨形成与吸收的标志物,常被用于反映I型胶原骨转换情况[12]。本文研究组治疗后ALP、BGP、TPINP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VTD化疗方案更能有效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代谢因子水平,促进溶骨与成骨均衡恢复。同时,细胞免疫功能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CD3+、CD4+及CD4+/CD8+上升,CD8+下降,且研究组CD3+、CD4+及CD4+/CD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2种方案皆可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但研究组对于免疫功能的调节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本研究还发现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说明VTD方案治疗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确切,可恢复溶骨与成骨均衡状态,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丢失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