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山输水隧洞超前支护施工工法比选

2022-06-07 11:19乔瑞森
山西水利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棚隧洞工期

乔瑞森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1 工程概括

1.1 工程地质

马蹄山输水隧洞5号支洞桩号5号改支0+315.5—5号改支0+321.5土洞段,围岩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饱和软塑状粉土,处于地下水位之下。该土层饱和、软塑状,具有大孔隙比、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渗透性低强度的特点。易产生显著的触变性、蠕变性和明显的结构性,软土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呈现流泥状态,属于高灵敏度土。

山体内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土体,随着隧洞的开挖形成一侧临空状态,应力释放,产生了由围岩未开挖段四周向中心的挤压应力,当挤压应力超过围岩强度时,即产生较大的工程地质塑性变形,饱和软塑状粉土的强度极低,故这种挤压造成的变形破坏非常突出。

1.2 施工情况

针对软土层,前期采取的超前管棚支护的管棚管、立柱、钢拱架全部被压弯折,洞壁裂缝破坏,隧洞下沉。这种饱和软塑状粉土可能引起隧洞严重的破坏,加大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安全风险。

从2019年8月初至2019年11月5日历时85 d,累计进尺12.5 m(5号改支0+303-5号支0-0+315.5),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多次涌泥塌方,采用顶拱超前小导管与超前直径108管棚支护等方法均以失败告终,其中“5号改支0+307.7—5号改支0+315.5”段顶拱范围内采用直径108管棚,超前灌浆支护后出现下沉,造成此段已支护完的初支全部拆除并重新扩大支护。

2019年11月10 日,“5号改支0+307.7—5号改支0+315.5”此段管棚下沉已经处理完毕,至掌子面桩号“5号改支0+315.5”处,经地质预判前方地质情况还比较复杂。针对前方地质情况确定了超前处理方案,在原管棚施工方案基础之上进行注浆加固洞周围岩。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实施,确保注浆加固质量和效果。

2 超前注浆工法

5号支洞是施工二标段的“咽喉”,能否顺利贯通是标段能否顺利完工的重要条件。因此鉴于目前地质情况的复杂性,根据地质超前预报卡(编号002),并结合以往类似施工经验,拟采取以下三种施工方案。

2.1 超前水平注浆法

超前水平注浆范围:5号支洞,桩号“5号改支0+315.5—5号改支0+321.5”。

超前水平注浆的主要意图,是在隧洞外围形成一道止水层,同时加固开挖面周围及开挖中间土体,阻止地下水进入隧洞开挖范围内,及解决前期开挖过程中间土体塌方涌泥现象,使开挖在无水或少水的状态下开挖,既能保证隧洞施工安全又能避免因地下水流失造成地表沉降。

2.1.1 人员准备

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定位测量及对工程的轴线进行复核、检查等测量工作。

2.1.2 机械设备安排

ZML多功能履带式钻机、双液注浆机、拌合机、斗车、30装载机。

2.1.3 材料准备

主要使用材料: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水玻

2.1.4施工工序

(1)掌子面施工

为防止注浆时地下水涌出及跑浆,在掌子面施做1 m厚的C 25混凝土止浆墙,凝固48 h后开始钻孔。

(2)钻孔

采用ZML多功能履带式钻机钻进成孔,按照注浆孔示意图钻孔,注浆孔采用全断面梅花形布置,钻孔的误差控制在1%以内,钻孔按先外圈,后内圈的顺序进行,钻孔时,严格作好钻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孔号、进尺、起讫时间。钻孔完毕后安装1.2 m长,直径108管作为注浆导向管(孔口外漏20 cm、保证后续钻孔角度),外圈导向管角度控制在3°。导向管外端头焊接直径108的法兰片,保证注浆过程中不漏浆。

(3)注浆

①注浆方式:在封闭止浆墙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在注浆孔内插入注浆芯管,进行前进式分段注浆。

②注浆材料及注浆参数:

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水玻璃(水玻璃浓度:35 Be′)双液浆。水泥浆与水玻璃浆液比1∶(0.5~0.6)(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缓凝剂掺量:水泥用量的2%;

注浆终压:5~8 MPa;扩散半径:1.0 m;

孔口钢管直径108 mm;超前钻孔直径100 mm;

注浆方式:钻杆前进式分段注浆,每孔每次注浆长度1 m,每孔注浆长度6 m。

③注浆孔梅花形布置,共布置30根,具体布置见图1。注浆管采用φ42,壁厚4 mm的钙塑聚丙烯管,连接双液注浆机和注浆孔。

图1 隧洞超前水平注浆孔位布置图

④注浆采用前进式注浆,注浆完成一循环后,导向管内注满了双液浆,下一循环用钻机从注浆导向管重新打孔,此次打孔深度超过上一次注浆深度1 m,后续的依此类推。

⑤注浆顺序按“由外到内,由下到上,间隔跳孔”的原则进行。

(4)注浆结束标准和注浆效果评定

注浆结束标准

①注浆压力逐步提高,当达到压力值5~8 MPa稳压后,并继续注浆2 min,即可结束该孔注浆;

②注浆结束时的进浆量,一般在10~20 L/min以下;单孔注浆结束后,应用直径42阀门进行封闭注浆孔。

2.1.5 开挖

开挖土体之前拆除1 m厚的止浆墙进,观察注浆效果,掌子面没有渗水、浆液扩散均匀、围岩土体密实,满足这三个条件后,再进行开挖,开挖后支护参数采用原设计。施工至6 m后,再进行超前地质预判,根据预判情况确定超前支护形式。

2.2 密布管棚灌浆超前支护法

采用管棚施工,需要提前预留管棚扩大室(预留管棚扩大室理由:管棚机长度2~3 m,每节管棚3 m,管棚施工外插角度5°)。但是目前此段无施做管棚扩大室的空间,需要把已支护6 m段的12榀拱架进行拆除,拆除一榀支护一榀,重新支护的拱架左右两侧扩大30 cm,顶部提高50 cm,如图2。

图2 隧洞超前水平注浆孔纵剖面

管棚扩大室施工完毕后,用C 20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作用:防止管棚注浆过程中漏浆、跑浆),厚度30 cm。

全断面直径108密布管棚灌浆支护的管棚施工参数:单根长9 m、间距10 cm,数量107根、外插角度5°、管棚中间插入管棚钢筋笼(三根25钢筋)、浆液比1∶1,注浆材料P.O 42.5水泥、注浆初始压力0.5 MPa、注浆压力及浆液比根据现场进行调整。

管棚施工完毕待凝固后,开始正常的施工。但是考虑前段地质情况复杂,此段钢拱架断面尺寸加大紧贴管棚,拱架间距由50 cm调整为30 cm,挂网钢筋由单层调整为双层,喷混厚度由18 cm调整为30 cm,底板挤压块石,块石上面放20 mm钢板,增加整体受力。在拱架施工至管棚6 m位置时做超前预判,根据地质情况确定超前支护形式。

2.3 水平旋喷桩法

水平旋喷桩布置形式:全断面布置。采用专用设备进行超高压注浆。根据通过以往其它工程类似施工经验,全断面旋喷桩6 m的施工周期,需要45 d时间,每延米造价约30万元。

3 方案比选

3.1 安全性

(1)密布管棚灌浆超前支护,通过前期环距40 cm管棚。施工经验表明,密布管棚灌浆支护安全性一般。

(2)超前水平注浆,对于软-流塑土层,由于地层透水性差,超前水平注浆通过施加较高压力在地层中产生劈裂缝隙,浆液在高压下挤进劈裂缝隙,从而改善地层的可注性,达到注浆加固的目的,对后续的施工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3)水平旋喷桩,通过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安全性能好。

三方案从安全性比较,水平旋喷桩最好,超前水平注浆次之,密布管棚灌浆支护一般。

3.2 工期

(1)密布管棚灌浆超前支护:长度9 m,有效长度6 m,工期需18天。

(2)超前水平注浆:施做6 m,工期需20 d。

(3)水平旋喷桩:施做6 m,工期需45 d。

三方案从工期比较,同长度下,水平旋喷桩工期最长、超前水平注浆和密布管棚灌浆超前支护工期相近,均比水平旋喷桩省近一半时间。

3.3 经济性

3.3.1 水平旋喷桩

水平旋喷桩6 m,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每延米造价约30万元左右。

3.3.2 密布管棚灌浆支护

密布管棚灌浆支护每延米预估造价(施做9 m、有效长度6 m),见表1。

表1 密布管棚灌浆支护每延米预估造价

3.3.3 超前水平注浆支护

超前水平注浆单米预估(施做长度6 m),综合造价见表2。

表2 超前水平注浆单米预估综合造价明细表

3.4 方案确定

通过三个方案的对比,虽然水平旋喷桩方案安全性最好,但是费用高,工期长,本次不采用;超前水平注浆与密布管棚灌浆支护方案相比较,虽然每延米费用略高于密布管棚灌浆支护,但是安全方面高于密布管棚灌浆支护,从安全角度考虑推荐采用超前水平注浆支护,综合比较见表3。

表3 综合性能对比表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针对大同市天阳盆地地下水置换工程输水隧洞的施工难点、重点,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

(1)施工支洞倾角较大,对于出渣及材料运输难度大,再加上主洞隧洞断面较小施工干扰较大,为确保施工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消减施工干扰。

(2)针对施工中洞内排水问题,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引、排为主,截、堵为辅的方法综合进行排水,支洞排水采用梯级排水的方法。

(3)遇到塌方地段采用超前水平注浆支护,该方案实施后,能有效的提高隧洞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应有效益。

猜你喜欢
管棚隧洞工期
水利工程隧洞开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考虑动态施工超长管棚预支护力学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
中小型隧洞混凝土衬砌地下水处理方式研究
大断面浅埋隧道管棚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隧洞洞内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浅析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管棚超前支护下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