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粮南运背后的隐忧

2022-06-08 00:11周怀宗
领导文萃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给率主产区黑龙江

周怀宗

每一天,数以百计的货运列车,从黑龙江、辽宁、吉林各个站点出发,车上载满了东北优质的大米、玉米等粮食。这些粮食或从陆路一路南下,到达长三角、珠三角的各个城市,或经水路穿越海洋,到达上海、福州、广州乃至海口。

和万众瞩目的春运不同,这是一场鲜为人知的粮食迁徙——“北粮南运”。每一年,近亿吨的粮食从北方出发,穿越数千公里,摆上南方千家万户餐桌。然而,北粮南运不只是市场高效的表现,粮食大迁徙的背后,也包含着重重隐忧。

南北互换,中国粮食版图的变迁

在历史上,南方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同时还在大规模地供应北方所需。

南粮北运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末。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钰,曾经梳理过我国粮食主产区变化的脉络,“1994年,粮食主产省的概念第一次见于文件,2001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的概念正式形成,2003年,划定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等13个省(自治区)成为粮食主产区。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国粮食的南北格局开始对调,从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一直到今天,这一格局仍在强化。”

技术进步,北方增产的基础

相比土地肥沃丰饶的南方,干旱少水的北方,在过去上千年中,都要依靠南方的粮食输入,为何在二十一世纪,北方粮食产量反而超越南方呢?

显然,北方缺水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改善,真正让北方粮食崛起的,是技术因素。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告诉记者,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北方粮食产量一直在提升。

南方气候、水利条件好,一年可以两熟甚至三熟,适合作物“生殖生长”,产量高。北方的气候,则更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生长”,但产量低。当技术更新后,北方的产量问题逐渐解决,更适合营养生长的北方,粮食生产规模提升是必然的,尤其是大平原地区,为机械化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北方粮食生产迅速扩大。

产区划分,不只是市场调控

在北方增产的时候,肥沃的南方正在经历农业模式的巨变,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尤其是经济发展最快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粮食种植面积快速下滑。

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流入工业,大量的优质农田,在城市急速扩张的过程中,变成了高楼大厦。留下的农业也不乐观,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水稻种植。

当前,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北方7个,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南方有6个,包括安徽、江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

技术变革带来的北方粮食增产,市场发展对资源的调配,以及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保障等因素,互相交织,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了新的粮食产销南北格局。

北方七省,生产了全国一半粮食

整个北方7个主产区,人口总规模为3.98亿,但粮食总产量超过6800亿斤,占全国的一半。因此有观点认为,在粮食生产中,北方7省养活了半个中国。

主产区粮食大量输出,意味着更多的地方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输入粮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多省粮食自给率低于50%,最低的自给率只有30%左右。

以广东为例,2021年,广东粮食总产量为1279.9万吨,而广东总人口为1.29亿,人均粮食产量不到100公斤。在此前的2019年,广东全省净调入粮食量超过3880万吨,粮食自给率为24%。浙江同样是粮食自给率较低的省份,公开的报道显示,浙江每年粮食输入数量占粮食消费量的半数左右。

除了直接调运的粮食之外,肉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梅旭荣解释,“养殖禽畜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南方市场上有大量的鲜肉。这些肉类产品,或许是南方本地养殖的,但饲料中,同样有来自北方的粮食。”

比较优势,是北方产粮区的机会吗

南方粮食为何越来越少?有观点认为,北粮南运格局的形成,是市场优化资源、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

事实上,粮食的南下,确实给许多北方产粮区带来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机遇。比如黑龙江这个中国最北的省份,据黑龙江发布的全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为1487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63亿元,占比23.3%。

而在广东,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03.66亿元,超过黑龙江,但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中,仅占4%。

“从有益的方面看,粮食生产区的变化,使得不同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不同的产业。比如南方,更多种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河南、河北、东北等,拥有广袤的平原,采用机械化的方式种植粮食更有优势。”

然而,比较优势真的是粮食主产区的机会吗?2021年,黑龙江GDP只有广东大约十分之一。

“北方的经济不能一直比南方差,这不应该成为规律。”梅旭荣说。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经济差距的形成,也并非只有市场因素,钟钰表示,“粮食主产区保障了全国的粮食安全,但承担了经济跟不上、工业化慢等机会成本。”

北粮南运,运去的不仅仅是粮食

2021年,我国实现粮食18连丰,粮食产量超过13.6万亿斤。然而,丰收的背后,是粮食产区资源环境的超负荷利用。尤其是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退化、地下水超采等問题严重。

众所周知,北方地区普遍干旱缺水,而生产粮食需要大量的水。梅旭荣解释,在中国农业生产的版图上,秦岭、淮河、昆仑山以北的旱作区,占国土面积的65%,耕地面积的56%,但水资源只有19%。更重要的是,这个区域,生产了全国58%的粮食,其中旱地生产了全国43%的粮食。

在粮食生产中,有一个名为“虚拟水”的概念,即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

“从数据上看,我国几个重要的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可以从南方调300亿立方米的水,但北粮南运中,每年从北方带到南方的虚拟水达到500亿立方米~ 6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缺水的北方,在不断地为不缺水的南方生产粮食。”

除了虚拟水,还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也随着北粮南运转移到南方,这同样加剧了北方土壤肥力的下降。

北粮南运,还可能给未来的碳中和带来压力。梅旭荣介绍,大规模地调运粮食,会带来碳足迹的变化。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看,北方长期向南方运输粮食,也就意味着南方在向北方持续输出碳排放。

粮食自给,正在接近危险的红线

多个省市粮食自给率的不足,正在影响着全国粮食安全的保障。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进口粮食数量达到1.6亿吨。尽管小麦和水稻两大口粮可以完全自给,但从总的粮食需求看,我国的粮食自给率正在降低,“总的粮食自给率已经逼近80%的底线了,对一个大国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粮食安全是大国基石,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可能依赖外部实现粮食安全。中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的饭碗,不可能依靠外部保障。所以粮食问题,从来都不只是经济问题。钟钰介绍,美国大体每5年修订一次农业法案,通过各种方式扶持粮食种植,其他各国也都类似。不太可能完全通过市场调配资源的方式,实现粮食的稳产增产,“事实上,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更大的可能是,谁都不愿意种粮食”。

“南方种粮越来越少,北方不堪重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梅旭荣说,“这也是今年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的原因。这是强国政策,是大国基石。”

“要有底线思维。”梅旭荣说,“各个区域,对粮食生产的要素,都要加强保护,包括耕地、水资源等,比如说各个区域要给粮食自给率划底线,包括生鲜蔬菜等,也要有最低保障线,比如30%。”

粮食安全过去一直在强调,但在具体的推进层面,还存在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

(摘自《新京报》)0EB69690-C78C-4897-93EB-452A5636F231

猜你喜欢
自给率主产区黑龙江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Write a caption
几家欢喜几家愁,解析欧洲各国的猪肉自给率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科技支撑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