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2-06-08 03:47从戎罗曼
艺术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标准化

从戎 罗曼

摘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体现现代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介入城市更新,在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化、城市文化的体现与传承、人民对城市建设参与度的提高、居民审美的提升、城市记忆的塑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城市建设与更新任务重、节奏快,目前我国公共艺术领域存在显著问题亟待解决,急需一套具有概括性、制约性的管理模式对公共艺术的发展进行规范。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我国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对标准化管理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公共艺术从创作到落实的三大阶段出发,针对公共艺术纳入旧区改造整体性规划,公共艺术创作的标准化,公共艺术的评估、维护、更新提出对策,以期为未来公共艺术标准化管理助力城市更新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化;公共艺术;旧区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3-000-03

0 前言

自公共艺术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艺术品凭借其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旧区改造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公共艺术所独有的公共性也让其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同与接受。

1 社区公共艺术发展困境

1.1 条例政策空白,管理体系缺失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生的艺术概念、一种当代的艺术形式,并不意味着一种艺术新形态的诞生,而是指向一种新型艺术观念[1]。虽然以公共雕塑为代表的公共艺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相关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公共艺术领域标准空白,相关标准体系也还未建立。1993年由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是我国关于公共艺术最早的相关规定,此后国内各个城市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条例规定对城市雕塑进行管理。这些条例与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雕塑的建设提供了宏观的把握和统筹,并对其落实流程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但基于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定义,仅以公共雕塑来对公共艺术整体进行规范显然无法概括。2005年,浙江台州试行了“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这一政策的实施迈出了中国公共艺术政策发展关键的一步,但后续的完善和落实道阻且长[2]。从管理机构的设立来看,我国最早成立的关于公共艺术的相关部门是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城市雕塑委员会,其专门对城市雕塑进行行政管理。目前,在国内公共艺术的建设中,政府是主要的管理与决策者,但是在大多数城市,公共艺术的落实并没有相关的独立部门开展管理、指导、评估等工作。公共艺术的批准与建设常常最终归属到文化局、宣传部、绿容局等相关部门,这些部门的相关决策人往往不是专业的,对公共艺术的评估易出现偏差。

1.2 概念边界不明,作品起效困难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第一特性,也是公共艺术区不能单纯理解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的最根本原因。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在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人民的需求和意愿始终是最高的评判标准。如果说先前的种种艺术类型都是在对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进行表达,是用艺术家个人的经验进行创作,强调的是个性,那么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说是站在了对立的一面。公共艺术作品强调的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其形式、内容、手法都要让人民群众乐于接受且易于理解,只有让大众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其才能够理解作品。

在很多公共艺术作品推进的过程中,艺术家常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由于前文中提到公共艺术管理归属不明确问题,与设计团队对接并有决定权的最终往往是某一或某几位决策人,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审美与喜好对公共艺术作品能否落地进行评判,会出现为了让项目推进,设计仅符合某几个人喜好的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大众的需求,最终使公共艺术作品失去应有的效果。

1.3 公众参与不足,需求仍在扩大

在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大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艺术或主动迎合和理解作品中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涵,而是作为整个艺术创作的参与者,从公共艺术立项开始便应当参与其中。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大众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应当被充分尊重,艺术家发挥的更多是引导和转化的作用。在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中,公众成了艺术创作者,同时也是公共艺术最终的使用者。

回顾近几年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第一步无一例外都是对在地居民意愿的调查和统计,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而后再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呈现出的结果往往有很好的口碑。这些成功的案例大多数是依靠商业力量及一些学校自发的牵头和推动,在目前城市公共艺术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并且常常分布密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审美能力也在提升,对日常生活中公共艺术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国内公共艺术点位数量分布不合理、公众参与不够广泛的问题成了大众难以接触和理解公共艺术的原因。

2 旧区改造中的公共艺术标准化管理

2.1 公共艺术标准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公共艺术因其独有的公共性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并且从公共艺术作品本身设立的影响来看,有系统、有规划的公共艺术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而现实情况是,在公共艺术落实的流程与规范上,没有独立固定的机构进行把控,也无规范的流程可供参考,缺少有效的管理部门与独立全面的政策,没有为政府、人民、艺术家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中国公共艺术现阶段的发展方面,标准化管理的空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公共艺术作为传统艺术门类的现代延伸,在标准化管理上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体系,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的建筑、道路、灯光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这些部门的建立和制度的创立与革新都为公共艺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蓝本,公共艺术标准化管理的启动与实施已经有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2.2 旧区改造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旧区改造进程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可以鲜明地分为几个阶段。以上海为例,其经历了大面积的棚户区改造,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的政策转变,再到“微更新”思路的提出与实践,旧区改造已经进入了一个有机且多维度综合改造的阶段,更新的内容也在持续不断、循序渐进地深化[3]。通过对公共艺术标准化的系统管理,合理规划设置公共艺术,强调大众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参与,能综合提高旧区改造水平。传统的以地产开发和商业开发为主体的城市更新模式正在逐步被以文化为导向的旧区改造模式替代,旧区改造的重點逐渐向社区中所蕴含的文化偏移。当文化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动力源,传统城市更新的方法已经无法有效驱动的时候,公共艺术作为人民意志与理想的体现,便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下的旧区改造进程中,公共艺术必定是重要一环。31B4BCE4-755D-4846-866B-35393CA3E540

2.3 对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

在公共艺术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作为中心思想,因此公共艺术标准化管理的落脚点是人民。直观来看,通过公共艺术的标准化管理,公共艺术能够有序合理地出现在居民生活中,人们走在社区里便能转角遇到美,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同时,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大众的广泛参与也有效地丰富了日常生活,为在地居民提供了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平台。从精神上来说,公共艺术对大众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创造了带有社区文化烙印的记忆,能够有效提升居民对社区、街道的认同感,这又反过来推动和促进了旧区改造的发展。在标准化框架内积极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无论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民生活的角度来看,都是具有积极影响意义且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举措。

3 对公共艺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3.1 公共艺术纳入旧区改造整体性规划

社区公共空间本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范畴,公共艺术因与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社区营造等诸多相关门类存在特殊关系,在对其进行标准化总体布局时,应当带有整体性设计的思想。将公共艺术本身与其复杂的环境背景、学科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首先要从宏观规划的角度考量公共艺术与周边环境之间的数量、规模、尺度,使公共艺术成为旧区改造整体规划中的必要一环,而非最后用来修补空缺的“填缝剂”。各地区间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文化背景必然使得社区环境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公共艺术进行标准化管理时,需要对不同条件进行考量,不同地区公共艺术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应当有不同的实施细则。

每件公共艺术作品的形成,对政府来说往往也是一次博弈,一方面其希望给予艺术家足够的自由来创作出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又担心公共性的缺失导致作品成为艺术家“一个人的表演”。对此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公共艺术相关规定条例,并组织起能够对公共艺术项目进行报批、审核、验收、维护等的独立部门机构,由相关专业的人员组成团队牢牢把握公共艺术项目从发起到落地的组织以及后续的评估和更新等一系列环节,在每个环节上充分保证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

3.2 公共艺术创作的标准化

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也多姿多彩,总体而言,还是能够总结出对主题、公共性和表现手法等公共艺术创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基本要求。

主题与内容是所有艺术品最核心的要素,没有了鲜明的主题和恰当的内容,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徒有其表,公共艺术也是如此。由于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公共艺术的主题和内涵往往带有一些政治色彩或者思想的引导,这也就要求在公共艺术作品立项时就要对其主题是否得当、内容是否恰当进行充分全面的考量,对一些会引发歧义或个人色彩过于鲜明、不适合作为公共艺术出现的作品及时进行修正或不予批准。

大众的参与必须列入公共艺术创作标准化流程,只有公众有了足够的参与,公共艺术才能被称为公共艺术。大众的参与必须贯穿公共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确保大众全程充分的参与是公共艺术创作流程标准化要求的重要部分。在公共艺术的创作流程中,对尺度、方式、周期等其他细节内容标准化的规范相较于主题与公共性这两大核心需求来说更加自由。

3.3 公共艺术的评估、维护、更新

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完成后,需要有一套标准化的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评定与追踪,以确保其在合适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维护及更新。大体上看,主要应当从客观物质角度和思想精神角度评价公共艺术。首先,公共艺术能否满足当下大众的生活需要、能否对城市整体的环境起到积极影响、能否迎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等等,都属于客观物质层面的评价。思想层面则主要关注其能否体现文化因素、是否符合大众审美并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是否符合当下城市精神面貌等。

对公共艺术进行标准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共艺术的“售后”问题,当一个公共艺术作品不符合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时,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与更新,以确保城市整体和公共艺术良性发展。以最常见的公共家具来说,在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频繁使用之后,不仅设计过时、外观陈旧,有的甚至连基本功能也已损耗殆尽,但对于这些造型别致的艺术品,大家往往有心无力,不知道如何处理,公共艺术标准化评估体系一旦建立,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城市公共艺术就能重新焕发活力。

4 结语

公共艺术经过30多年的本土化发展,现在已经慢慢摸索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一些成功案例在旧区改造中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仍存在公共性缺失和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突出问题。作为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的规划管理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且由于公共艺术自身的特性,在建设的过程必须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公共艺术的标准化管理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眼下应将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整体性规划的组成部分,尽快建立起独立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同时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对公共艺术创作的一系列流程进行规范。

公共艺术标准化管理对旧区改造存在多方面推动作用:第一,通过对社区公共艺术的整体统筹,公共艺术对社区环境和风貌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第二,对公共艺术创作过程的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公共性的缺失;第三,建立起标准化评估和保障体系对公共艺术的更新与维护能够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第四,标准化管理下的公共艺术为大众提供了参与城市建设的良好平台,对丰富大众生活、提升大众审美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五,大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能够有效塑造社区记忆、加强社区认同、增强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李雷.公共艺术的概念拓展与功能转换[J].艺术探索,2016,30(3):42-47.

[2] 黎燕,陶杨华,陈乙文.国内城市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初探[J].规划师,2008(11):55-59.

[3] 胡垚,刘勇.上海社区公共艺术发展历程[J].公共艺术,2017(3):30-35.

作者简介:从戎(199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城市公共艺术。

罗曼(1981—),女,辽宁鞍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城市公共艺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公共艺术多维助力上海旧区改造与社区生态系统再造研究”成果,项目编號:2020BWY028;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资助项目“环G60城乡创新及可持续设计研究”成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科研团队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公共艺术与智慧环境空间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NTD20210931B4BCE4-755D-4846-866B-35393CA3E540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