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熬人”场馆的秘书长刘辉

2022-06-09 15:57铁铮
绿色中国·B 2022年4期
关键词:刘辉冰壶闭环

铁铮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刘辉作为突出贡献个人,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当屏幕上出现他登台领奖的画面时,立刻被熟悉他的人拍了下来,发到了朋友圈里。于是,我终于知道了这两年多他究竟在忙些什么。

我曾和他一起,爬过京西的鹫峰。2019年6月,他在微信里告诉我,自己被抽调到了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工作,开始往延庆、张家口的大山里跑了。他写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没有多问,心想那一定是个潇洒而又浪漫的营生,恰好符合他活力四射、追求诗与远方的性格。

没想到的是,后来他被任命为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服务副主任、运行秘书长。在“冰立方”这个“双奥”场馆里,很多时候,人们看不到他的面孔,只能看到口罩上方,眉宇间透露出的干练、睿智,再就是特有的组织力、协調力和执行力。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竞赛场馆中,“冰立方”创下了许多之最:最早开赛,最晚结束,单日运行时间最长,竞赛单元最多,冰面质量要求最高,运行周期最长……

主调度中心的同事们说,睁开眼看到“冰立方”在运行,等大家已经困得不行时,“冰立方”还在运行。

令刘辉和团队同事们感到自豪的是,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保障了场馆的安全有序运行,同时还实现了2300多人“零感染”。

2022年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二,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还有两天。这天晚上,刘辉所在的“冰立方”,迎来了冬奥会首场比赛。这场比赛标志着北京冬奥会正式拉开了帷幕,也标志着冬奥竞赛场馆运行正式启动。他清楚地记得,在那场冰壶混双比赛中,中国队赢得冬奥会赛事开门红。

“好兆头!多么吉利喜庆的事情!”但他来不及品味胜利的喜悦,整天脑子里只有一件事,“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万无一失”。

3月12日,同样是个难忘的日子。中国队在轮椅冰壶比赛项目中最终夺冠。“冰立方”里再次升起了五星红旗,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为赛事组织、服务保障和场馆运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首场比赛“开门红”,到最终的金牌,堪称“冰立方”上的辉煌。而在这些天,他脑子里的弦就从没有松过。

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混合双人、男子、女子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任务在“冰立方”举办。赛时,每天早6点场馆开门,次日凌晨1点才关门,运行时长超过18个小时。冬奥会后经过5天的转换期,又迎来16天的冬残奥会运行。从1月6日实施“小闭环”管理起算,场馆连续运行60多天,共举办206个场次比赛,而且颁奖均在场馆举行。

了解内情的人都说,“冰立方”不是最冷、最艰险的场馆,却是“最熬人”的场馆。真是难以想象,这样的日子,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他对“冰立方”的了解,胜过了解自己家所在的小区。“冰立方”是运行中对冰面质量要求最高的场馆。它是在游泳馆上建设起来的冰壶场馆。跟世界上其它冰壶场馆不一样,其它冰壶场馆盖得低,空气循环不用做太多考虑。在游泳馆搭建冰壶比赛场地,高温高湿的环境对气流组织、温度控制要求都很高。

由于赛制的关系,在“冰立方”举办的比赛加起来超过了所有竞赛场馆,而且全部(4枚)金牌均在场馆内颁发。从场馆运行目标看,“冰立方”作为编号01的示范场馆,要展示好“精彩”的办赛要求。他们追求的是,形象景观美,夜间景观美,冰面投影美,运行精细精准。

团队最早组建时,是一支“运行计划团队”。在筹办中,变成了“测试赛团队”,而后转化为“竞赛团队”。待到冬残奥会时,又精简转化成残奥会团队。

2020年11月23日,刘辉和团队入驻冰立方,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一线办公。这是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筹办工作向赛时体制转变的重要标志。

运行团队是场馆运行工作的主体,也是赛时承担一线运行指挥、竞赛组织、赛时服务、运行保障、资源调配等综合任务的战斗集体。刘辉既是场馆主任的参谋助手,又是整个团队的黏合剂和融合剂。

他全程参与、见证了“冰立方”比赛筹办和举办的全过程。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负责推动场馆团队从运行计划团队向测试赛团队、冬奥和冬残奥赛时团队转换的全程工作。赛时,刘辉在场馆主任授权下统筹闭环外场馆全面工作,除了分管场馆管理等11个业务领域,还协助主任管理人事、财务、技术、礼宾、志愿者等。

这位秘书长百事缠身。在他看来,最难的还是在赛前。特别是测试赛期间,防疫压力很大。在疫情防控下,所有场馆运行流线、空间和运行方案都要随之改变。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运动队是按50%还是按75%的载客率来准备车辆?一旦发现阳性病例,要不要封闭场馆?工作人员要不要全部集中住宿?一系列的问题,都涉及大量的技术标准细节和运行保障问题。

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反复尝试,利用测试赛探索在疫情防控下的办赛模式,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时,经过测试运行的团队磨合得很好,已经是一支很成熟队伍。

精细防疫是重中之重。场馆对冰面的质量要求高,因此对密闭性要求也高。而密闭性高,又对防疫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他们尝试设置了“双向互锁的无接触交接区”。在防疫下的闭环内运行需要大量物资支撑,包括餐饮、技术设备等。这些无接触交接区,就是闭环外向闭环内投放物资使用的。它设置要求非常精细。所谓“双向互锁”,就是闭环外没有投放时,内外都锁定,都不接触该区域。闭环外因投放物资需要工作人员临时进入时,闭环内必须锁定。闭环内取物资时,要保证闭环外是锁定的。他们甚至把电梯厅作为非接触交接区,创新出了自己的防疫措施。他们还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冰上运动贡献出具有“中国智慧”的“水冰转换”。在防疫、颁奖、体育展示等环节,他们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在整个场馆运行和管理上,他们创建了闭环内运行指挥室总体牵头、闭环外调度中心统筹协助的一体化运行体制,并协同工作、互为保障、互为备份。

国际奥委会对这套新冠疫情防控下的场馆运行指挥机制极为赞赏,北京冬奥组委也充分肯定这一经验做法。刘辉反复强调,“这是在场馆主任亲自谋划推动下的场馆运行机制创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凝聚团队的力量,是刘辉另一项艰巨的任务。赛时,团队人员规模多次压缩。一方面是落实简约办奥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防疫的压力。但人员减少了,轮班倒休的腾挪空间就极其有限了。

在运行上,他们摸索搭建了互为AB角的机制。早调度由闭环外的调度中心完成,闭环内的指挥室早晨就可多睡一会儿。晚例会的总结由闭环内的指挥来完成。除了不得不投入的业务领域,能分开的都对闭环内外做适当比例的分配,采取“三班两运转”等方法,通过一系列精细的人员配置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

他没有讲述自己经历的磨难,却例举了许多同事们吃苦受累的故事。他说,最辛苦的是在高风险的闭环内负责转播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同事,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在场馆主任指导下,团队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暖心活动、春节活动和纪念活动。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家默默奉献的精神。

3月12日,场馆赛后纪念大会上,千人高唱《歌唱祖国》。他的眼里充满了热泪。他又想起了在“冰立方”里度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刘辉是团队第一个上岗的成员,也将是最后一个撤出的人。赛后还有大量的人员和物资移出、资产清算和物资回收划拨等收尾工作。在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的领导下,他需要对这个团队全生命周期负责。

真是应了“雪压青松松更直”这句话。经历了这场大战考验的他,依然英姿勃发。他说,所有的付出,值!这段难忘的奋斗经历,将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写完此稿,已是翌日凌晨1点。我用微信把稿子发给他审改,没想到马上就接到了他的回复。他说,最近忙着收尾的事儿。下周结束集中办公,就回组委会了。我问他,下一步怎么打算?他回复我:服从组织安排。

相信有了这段冶炼淬火的经历,他到哪儿都是一块儿好钢!

历史不会忘记北京冬奥,不会忘记为此做出奉献的他们,也不会忘记他们中的这位优秀代表——刘辉。948FDD34-3567-41D4-9A76-C9A9EE2A239D

猜你喜欢
刘辉冰壶闭环
Numerical study of converting beat-note signals of dual-frequency lasers to optical frequency comb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在“冰立方”里推冰壶
Special issue on selected papers from CEPC 2019
找冰壶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刘辉纤维艺术作品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双闭环模糊控制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
一种基于全闭环实时数字物理仿真的次同步振荡阻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