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低年级写字教学的“三趣”

2022-06-09 22:31徐华军周佳丹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写字汉字素养

徐华军 周佳丹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模式从注重学科知识的讲授转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在编排上遵循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突出字理、由易到难等原则,为写字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更好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对图形、动作、声音较为敏感。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其开展具身学习,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借助形象直观教学法,聚类求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赏析名家作品,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重情趣:形象可感,趣中乐写

核心素养倡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伊始,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是前提。富有情趣、充满生活气息的动态写字教学,能唤起学生内心的写字热情,为他们后续写好字播下兴趣的种子。

1.依托具身学习,直观认知笔画特征

低年级学生很多时候是依赖自己的身体感觉进行学习的。抓住身体模仿这一兴趣点,教师就可以尝试利用肢体语言开展写字教学。

在教学“讲”“许”等字时,很多学生习惯将言字旁的横、折、提中的第二笔“折”歪向两边,导致整个字看上去是倾斜的。为了纠正这一情况,笔者请一位写得不到位的学生上台演示:首先侧向大家,一只手伸直出去表示“横”,提醒“横”要直;然后扶正学生的背部,告诫该学生“折”就像自己的背,背没挺直,导致“折”也歪向两边;最后半条腿向上翘表示“提”,提醒“提”要翘。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和示范,后续再写言字旁时总能想起自己挺直的腰背,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书写错误。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出发,参照着学习笔画、练习书写,在激发他们写字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对写字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生活素材,形象感知结构要点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融入日常生活素材,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汉字的结构要点,也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处理字的间架结构是一个难点。如,有些字上宽下窄,有些字上窄下宽,学生往往一股脑地将字写得方方正正。这时,教师可将他们熟悉的卡通人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搬进课堂,并让上窄下宽的字跟在小头爸爸后面,上宽下窄的字跟在大头儿子后面,加以适当点评。还有一些字是上下窄、中间宽,如“辛”“幸”等字,这时教师可出示一张草莓的图片,将草莓的形状与这类字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形象感知其结构特点。

来源于生活的素材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写字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汉字其实是富有生活气息的。

二、重理趣:聚类求变,思中易写

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强调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在激发写字兴趣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形象、具体的写字方法,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内在规律,能有效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1.结合魔框图形,举一反三重迁移

研究发现,理性思维由左脑来完成,而图形思维主要由右脑来负责。图形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大脑,服务于写字教学。

汉字构形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让学生在把握字理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联结已学的同类字,有助于提高写字的效率。在熟练完成类化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创造一个魔框,写出对应该图形的两三个字,并给大家讲讲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灵感。

2.引导对比发现,兼容并包求变式

学生的思维具有先入为主的显著特征。如何将以往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变化的思维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呢?此时不妨让学生参加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体验活动。

如,在学完“问”“回”等包围结构的字后,很多学生会形成固定思维,觉得包围结构的字外面部分要紧紧围住里面的部件。其实包围结构的字也分多种情况,这时教师不妨设计一个“选房子”的学习活动,准备一些“房子”和里面的部件,有大有小,让学生对应部件选择合适的房子。这样体验式的学习活动,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再适时对学生“选房子”中发现的规律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兼容并包的体验式学习,既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能让学生更为系统地掌握写字的秘诀。

三、重意趣:写中渗透,传承文化

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阐释或传达着各种意象、意境及意蕴。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

1.借助结字特征,浸润传统文化

汉字的结字特征很多蕴含着古代先哲的德育思想。教师以此为媒,通过浸润传统文化思想,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品行。

在教一年级上册《日 月 明》的“林”字时,独体字的“木”变成了部首,这时作为部首的“木”应当写得窄一些,而且它的捺需要变成点。教师这样说大部分学生印象不深,但可以换一种方式:某天你的表哥或者表姐来家里做客,你要跟他挤一张床,作为主人肯定要让他们也睡得舒服,自己就会尽量靠边,也会缩起自己的脚。给学生这么讲解,他们自然而然掌握了“林”字书写的要义,也由此懂得了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精神。

除了谦让精神,也有一些字体现着“平等”的思想,如二年级上册《拍手歌》中的“朋”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形近字的细节来揭示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汉字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形体美上,更体现在浸润传统文化后的意蕴美。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逐步感受汉字的意蕴美,完善审美观和价值观,借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欣赏名家作品,感受书法魅力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将汉字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及了解背后的创作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写字精神,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第一学段的学生写字练习刚刚起步,对于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十分有限。鉴于此,教师应当在展示书法作品时穿插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并适当加入奇闻轶事,增强赏析的趣味性。

如在书法赏析课介绍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感受整幅作品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再以作品中的“之”字为例,向学生介绍《兰亭序》中虽然有21个“之”,但是无一雷同,各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都用了不同的笔法书写而成。最后交代作品的创作地点和背景:书圣王羲之这样一幅巅峰之作竟然是和友人喝酒后,在山间风景秀丽的亭子里完成,讓学生听闻后更惊叹于书法家的境界之高。

当然,教师还可以列举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家作品让学生进行比对赏析,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的审美意识也会提升。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低年级写字教学应当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写字方法的趣味指导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元化培养。笔者尝试通过重情趣、重理趣、重意趣的“三趣”写字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汉字文化底蕴,让学生的写字不仅仅成为一种技能,而是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于心。

(作者单位:浙江余姚市梨洲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写字汉字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学写字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汉字这样记
写字
汉字这样记
写字大课堂
我会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