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探析

2022-06-09 02:26邢文亮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5期
关键词:机电应用型院校

邢文亮

摘要:当下,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人才,设置了一批具有技术性的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其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调整教学结构和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从新阶段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分析,研究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旨在为中职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生人数较多,各类工科专业成为学生报名的热门专业,机电一体化就是其中之一。该专业的教育成果会影响到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人才的流向。中职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各个企业的工作岗位中,或是承担生产任务,或是从事技术工作,都需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可以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因此,中职院校要结合办学特点来创新教学理念,促使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发展,使学生可以在中职教育阶段的学习中获取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毕业以后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有能力做好岗位的各项技术工作。

一、新阶段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时代中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融入了大量的技术知识,我国工业生产包括现代化控制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技术,机电一体化的生产技术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故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国内各类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各类机电设备与自动化设施得到有效完善,企业需要懂电力技术应用的人才参与生产,也需要懂机械制造知识的人才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因而机电一体化专业不能局限于单独的课程,还要包括其他方面的技术知识,将机电一体化相关的知识融合起来,培养应用型的综合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院校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比较重,不仅需要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需要将理论知识配合实践教学活动,使二者相互扶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方面应当酌情升级教学设备,考虑到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尽可能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使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促使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多元化,这样才能够迎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二、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一)将能力培养作为基础目标设置课程体系

在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当对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深度分析,基于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建立起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将应用型知识作为教学主线,始终以培养学生出色的专业能力作为育人的核心,并在课程的安排中,优化各类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在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群时,应当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进行完善,确保每个课程都可以承担相应的功能。在讲解完课程知识之后,设置相应实践课程体系,建立起针对各类课程的不同的考核方法,实现有效的课程整合与优化,确定各课程之间的交叉知识,将学科之间重叠的知识部分作为衔接的内容。在后续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理论考核作为一部分,而不是完全由理论知识考核填充考核内容,实践能力的考核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按照课程设置的原则,明确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方向。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该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技术水平有着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那么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就要重视实践活动内容。

(二)以增强效果作为核心要义改革课程模式

中职院校在改革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始终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到合作企业中交流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再根据实际岗位对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重新定位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促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相符。一般来说,该专业的课程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基础知识阶段和实践训练阶段。其中基础知识阶段更加看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塑造,并且每个学习阶段都要进行考核,大多数情况下以笔试的考核形式为主,学生的成绩会记录在档案中,教学知识内容也是从易到难,教学环节之间紧密联系,为开展实践阶段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所以部分教师会格外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甚至会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实践教学也非常重要,可以成為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中职院校要重点强调培育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要从实践操作中体现出人才的技术能力。部分中职院校中师资力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所以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各方面的技能,分析学生的专业特征,建立起专业的科研队伍,使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学校要增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了解企业及同行业的最新动态,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调研中获得的信息,讲授的内容贴合市场发展的方向。

(三)以优化实训作为客观要求强化基地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实践活动的客观要求较高,学校的实践场地要有相关机械设备、教学设施,能够让教师在具体的机床作业中讲解相关知识。目前中职院校普遍拥有机器人和综合实验室,可以满足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单元开发相关系统,使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更加了解机械设备,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与校外两个方面,但是因为学校的实力有限,所以有时中职院校需要和企业合作,让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校内实践教学中,中职院校也要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活动要求,如学生在校内的活动中,要想掌握机床的运行原理,就需要通过具体的设备完成学习。通过设计仿真模拟软件来模拟工厂生产的相关工艺,可以将工厂内相关工作内容以实训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需要学校提供专业的实训场地,根据自身的实力适时地更新设备、优化系统,使学生在校内实训课程中能够直接接触数控设备,了解如何处理故障。为此,学校要准备相关硬件设施,保证设施的完整性。

结语

近几年来,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稳步发展,所以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有了巨大的需求缺口,中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主,坚持优化课程、创新模式的发展目标,深化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按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分析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配合学校对实训场地的优化与完善,进一步优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素质更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象周.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20.

\[2\]孟宪龙.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山海经,2017(8):187.

\[3\]冯政传.基于区域经济新常态下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J\].福建电脑,2017,32(3):9798.

\[4\]胡长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7(11):167168.

责任编辑:唐丹丹8300BB5A-E013-4D76-B9C6-693C4C3E5634

猜你喜欢
机电应用型院校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