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艺术院校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探索

2022-06-09 21:33郑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5期
关键词:思政学院育人

郑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政工作,而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做好思政教学与艺术育人的有机融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做好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对艺术职业教育与思政教学的结合、融合,服务人才培养中心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政艺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对思政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政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而高职艺术类院校就更是面临“德”与“才”融合培养的命题任务。

一、高职艺术类院校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现状

相对于思想比较成熟稳定的本科阶段学生而言,尚处于思想的“拔节孕穗期”的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来说,其前身就是中专层次的安徽艺术学校,学生年龄结构较为复杂,学习起点不一,学制不同,學生思想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普遍个性鲜明,崇尚自由和个性张扬,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特别是对于思政课程缺乏兴趣;二是心理情感丰富,吃苦耐劳且积极上进,但是理性思维、自我认知不足,比较容易冲动好胜和盲目乐观,自我调节能力存在短板,亟须思想上的指引和帮助;三是思想政治涵养不高,体现在平时对政治不够关心,但是对社会热点、国际热点充满好奇,却又缺乏政治常识帮助其认识和思考,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意识起点较低,存在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的迷茫感。同时,当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校园周边商业密集等现实情况,使学校思政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

传统本科院校、高等教育采取的分层领导、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思政教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更何况高职院校由于最初的体制机制障碍,机构不健全,管理层级没有理顺,专业化人员缺乏等因素,无法全盘套用。因此,要着眼于“三全育人”新布局,延伸思政教育的路径,做到讲台与舞台相连接,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协作,思政实践与艺术实践融会贯通,构建符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育人模式。

二、从实践角度推进思政教育与艺术育人结合的路径

针对高职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实际,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采取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拓展思路积极创新,借助网络扁平路径,寓教于艺结合相长的方式,积极探索融合实践的方式。

一是高度重视,在构建机制上下功夫。学院党委一方面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组织学习中央、省委等上级的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及宣传思想工作,通过每月一次党政联席会议、每周一次学生管理工作会议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负责、协调协作的工作机制,为开展好思政教育与艺术育人的融合提供机制上的保障。

二是多角度打造思政教育体系,延伸思政育人路径。学院一方面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鼓励思政教师通过开展“课前说新闻”的互动讨论方式,依托“学习通”进行“掌上思政”创新教学形式,即时获取学生所思所想进行现场答疑解惑的交流;另一方面先后与省博物院、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开展合作,组织青年学生前往开展纪念活动,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响应,构建起课上课下衔接的体系,拓宽了思想教育的外延。

三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组合发力盘活学生社团。实现思政教学与艺术育人的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好常态化学生社团管理的前提下,“管”“放”结合,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性,依托学生社团开展“魅力政法杯”“经典咏流传”等富于学院艺术特色和新时代特点的学生课外活动,组建了大学生合唱团,实现才艺素质和思想素质同锻炼,为思政教学与艺术育人相结合筑牢了基础。

四是抓住重大活动的节点,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无缝对接有机融入。近年来,学院抓住各个重大活动的时间节点,先后组织学生编排了学习十九大精神主题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演出,在组织青年学生参加演出排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穿插融入思政教育,与节目编排密切结合。特别是2021年恰逢建党100周年以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院抓住时机先后组织了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校园海报设计大赛,发起学党史读书会活动,组织摄录微电影,这一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带着对党史学习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排演群舞《渡江》、大型黄梅戏《黎明之帆》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展演活动,充分检验了学院思政教学与艺术育人结合的成效。

三、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理顺组织机制。面对机制编制等方面的困难,自觉整合工作力量,构建工作协同、会商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打破部门之间“藩篱”,打造工作合力才能保证融合有力。

二是要注重队伍结构的“顶层设计”。聚焦思政队伍整体建设,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在思政队伍“一专多能”上下功夫,培训与交流相结合,打通渠道有序“交汇”,更好地对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为思政教学与艺术育人的融合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

三是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用。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管理,创新群团活动载体,发挥艺术特色,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的课内外实践活动,促进思政教育成果内化。同时要创造条件持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条件,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校园良好风尚的倡导,持续营造健康和谐的育人氛围和成长环境。

四是提升思政队伍自身政治素质与政治站位。首先,要胸怀一颗“红心”。做到心中有党,心要向党,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自觉做到立场坚定,要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敏感性,要带头旗帜鲜明地反对网上流传的历史虚无主义,无论是在屏幕上还是讲台上都要表里如一,为学生当好表率。其次,要有一个不断充实学习的“电脑”。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军史,认真学习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知识,唯自己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电脑”,才能真正知网用网懂网,及时察觉网上网下的舆情苗头,及时给予青年学生正向的引导。最后,要有一个敢于顶真碰硬的“铁头”和一双洞察真伪的“火眼”。面对谣言,勇于辟谣,能及时反击,及时察觉舆情苗头,发现潜藏其中的隐患风险,适时做好教育疏导,防患于未然。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在课堂上做好“智者”、当好榜样,为学生健康成长开辟净土。

参考文献:

[1]王子慷.高职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析[J].山东青年,2019(2).

[2]郑铭.课程思政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7).

[3]陈珂馨.刍议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J].文存阅刊,2018(4).

[4]张远瑛.艺术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3).

[5]陈丹丹.高校思政工作中艺术教育手段运用探究[J].才智,2013(5).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思政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