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变量兴衰

2022-06-10 22:28陈友华蔡正广
社会科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

陈友华 蔡正广

〔摘要〕 本文分别以体态、受教育程度、私人汽车、手机、住房、收入、财富与社会分层的关系阐述变量区分度随社会变迁而变化,一般表现为转向、衰老、诞生和模糊四种形态。变量兴衰主要有如下两大影响:一是变量区隔度减弱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下降;二是变量区隔度增强能更好地解释所要研究的现象。变量区隔度变化可以概括成变量生命周期,即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运动过程,划分成开发、成长、成熟与老化四个阶段。

〔关键词〕 社会变迁;变量兴衰;变量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2)03-0135-10

一、引言

变量,与常量相对,指可以有不同取值的量。变量通常反映现象的某种特征,变量值用于衡量事物特征及其差异,一个有效变量既要能够捕获现象的本质,其分组又应具备组内差异小和组间差异大的特质。然而,首先,社会科学固有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决定了研究对象不会固定不变,变量的有效性按研究内容的不同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其次,社会科学的变量操作化定义可根据口径、标准和指标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同方案得到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加之人的想法和价值观会对操作化定义的设计造成影响,因而变量操作化定义具有很大的选择性。①綜上所述,社会变迁的普遍性使一些原来具有符号意义的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来的意义,对相关研究的解释力也会出现衰减的趋势。与此同时,又会出现一些新的变量,对相关研究的解释力很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下,变量的象征意义存在差异甚至可能相反。变量的兴衰及其象征意义嵌入在特定的时代背景里,故而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变量在研究中能否延续传统的价值与意义面临尖锐的挑战,而随着社会变迁,挖掘一些新的变量去更好地解释所要研究的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变量兴衰的表现形式

变量兴衰是指变量或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在反映社会现象时所表现出的转向、衰老、诞生、模糊等过程,本文分别以体态、受教育程度、私人汽车、手机、住房、收入为例对各种过程加以阐述。但由于认知水平所限,本文未能穷尽可能存在的表现形式,初步的分类和概括不完全与不到位,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问题中来进一步探索。

(一)转向:体态与社会分层

身高和体重是人的体态的外在表征。由于女性需要承担妊娠和哺乳功能,女性的脂肪储存、脂肪消耗和代谢模式与男性不同,生殖成本的差异是导致女性肥胖率更高的主要因素。Michael L.Power,Jay Schulkin,“Sex Differences in Fat Storage,Fat Metabolism,and the Health Risks from Obesity: Possible Evolutionary Origins,”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vol.99,no.5,2008,pp.931-940.另外,体态还与气候条件、饮食、疾病、社会经济等因素相关。Pomeroy,E.,Stock,J.T. & Wells,J.C.K,“Population History and Ecology,in Addition to Climate,Influence Human Stature and Body Proportions,”Scientific Reports,vol.11,no.1,2021,pp.1-10.受制于生活条件,人在资源获取、生产条件、卫生条件和社会组织上的不同导致肥胖风险的不平等,因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体态存在差异。Maria Almudena Claassen,Olivier Klein,Boyka Bratanova,Nele Claes,Olivier Corneille,“A Systematic Review of Psychosocial Explana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Body Mass Index,”Appetite,vol.132,2019,pp.208-221.

短缺经济时期,人类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恶劣天气、病虫害对作物造成破坏,导致歉收Nevin S. Scrimshaw,“The Phenomenon of Famine,”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vol.7,1987,pp.1-22.,加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粮食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人口与粮食之间的错配现象多发生在短缺经济时期,人粮矛盾尖锐的地区甚至会出现百姓粮食自给不足问题。张晶:《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人粮关系及其变化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可以发现,历史上多数饥荒是战争和粮食供应分配不平等造成的。下层阶级缺少足够的粮食满足其生理需求,热量摄取不足难以形成丰满的体态,相反,上层阶级更容易摄取热量,以至于丰满和健壮在当时成为权力和富裕的标志。

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体态的社会区隔的符号意义出现转向。农药与化肥的使用、种子的改良等使得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量上升,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也不断增强,粮食出现过剩或相对过剩的可能。卢锋:《应当实事求是地认识粮食过剩问题——对“粮食无过剩”观点的质疑》,《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人对食物消费的转型升级导致饮食结构出现变化。例如,对粮食的需求减少,对家禽、水产、蛋类等高热量食品的需求增加。热量摄入普遍增加导致体重分布的钟形曲线向高体重偏移,肥胖风险及其相关疾病会变得更为普遍。面对健康风险,不同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人对体型管理及期望存在差异。高社会地位的人更早认识到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通过控制膳食结构、运动量和生活作息去分配热量摄取和消耗。Zujko,Magorzata E.,Anna Was′kiewicz,Wojciech Drygas,Alicja CichaMikoajczyk,Kinga Zujko,Danuta Szczes′niewska,Krystyna Kozakiewicz,Anna M. Witkowska,“Dietary Habits and Dietary Antioxidant Intake are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Polish Adults: A Nationwide Study,”Nutrients,vol.12,no.2,2020,p.518.低社会地位的人对体重的敏感度不高,欠缺控制饮食的自律性,对健康活动的投入也较少,因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地位与肥胖率呈负相关。

在区域发展梯度约束下,区域经济格局在固有的发展差异下导致人们对体型观念的地区分布出现不一致。部分经济体在相同时点上可能出现结构性粮食短缺和粮食供给阶段性过剩两种状态并存的现象,加之人的思想观念通常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文化堕距”现象。可以判断,在农业社会,由于重体力劳动与高热量食物摄入不足,农村很少出现肥胖问题。但工业与后工业社会,农村重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所取代,越来越少的农民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使然和农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不足,闲暇时间增加促使吃喝玩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使得农村肥胖症患者逐渐增多,同时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也逐渐增加。

(二)衰老:受教育程度、私人汽车、手机与社会分层

1.受教育程度

在农业社会时期,教育分层与社会分层严丝合缝。贵族和富人阶级通过占有政治权力、声望、经济、生产资料等资源进行文化再生产。文化再生产将穷人阶级排除在外,他们难以积累文化资本,实现向上流动的几率极低。从成本看,传统农耕生活挤占了穷人阶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未成年子女除了协助生产外还需要完成家务劳动,投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另外,高成本还体现在获取文化资源的教育消费方面。从风险看,贵族和富人阶级占有稀缺的职业和权力资源,更容易对人才选拔机制加以影响。对穷人阶级而言,农业生產的天然就业属性保证了稳定的发展预期,而教育投入则需要承担可能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

进入工业化时期,自然经济的天然就业逐渐向市场经济转移。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生产效率的发展,传统教育体系和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以标准化批量生产为核心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对技术和熟练工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基础教育及义务教育的迅速发展降低了教育成本和失业风险。随着教育的下移与逐渐普及,原来由贵族和富人阶级垄断的文化教育资源逐渐演变成精英学校集团,专门向贵族和富人家庭子女提供教育服务,形成精英教育再生产,而穷人家庭子女则更大可能止步于义务教育。随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进一步缩小了穷人阶级和富人阶级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学历纵向分层日渐模糊化,来自不同阶级的学生分配到普通/职业学校和精英学校两条不同的轨道,学校之间的隔离越大,横向分层作用越大。尽管高等教育扩张给大众提供更多学历提升的机会,但新增学额主要来自普通和职业学校,精英学校新增学额在全部新增学额中占比很小。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准入门槛下移让富人家庭子女更容易占据顶部教育资源和优势专业,并积极鼓励子女寻求更高级别学位,同时,精英学校为富人家庭子女传递特权和社会关系,以教育程度与所毕业学校为基础的职业筛选机制维持了新一代富人阶级的优势资源再生产。Amy J. Binder,Andrea R. Abel,“Symbolic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How Harvard and Stanford Students Construct Boundaries Among Elite Universities,”Sociology of Education,vol.92, no.1, 2019, pp.41-58.当高等教育过度扩张甚至是全面普及时,精英学校的比较优势将倒逼中等教育增负,并可能因此而陷入教育内卷化与囚徒博弈的困境,无疑增加了新一代教育的沉没成本。在以上背景下,社会地位的教育纵向差异不断缩小,而横向分层越发明显。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度,穷人子女很少能进入学校读书,即便能进入学校读书,一般也是进入普通学校,且更早离开学校,而富人子女更多进入学校读书,甚至是进入精英学校读书,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度,穷人家子女更多是是否读书的问题,富人家子女是读书多与少的问题。此时,各级学校学生的家庭阶层地位通常都比较高。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度,越来越多的穷人家子女进入学校读书,但更多是进入普通学校读书。与此同时,富人家的子女不仅进入学校读书,而且更多进入精英学校读书。进而出现穷人家孩子向普通学校集中,而富人家孩子向精英学校集中的现象。于是,便出现了普通学校学生家庭阶层地位下降与精英学校学生家庭阶层地位仍保持在高位甚至还进一步上升的现象。因而在社会分层研究中习惯于将受教育程度作为主要分析变量的做法已经过时,而是应该将受教育程度与接受教育的学校的等级两者一并使用才更有意义。

2.私人汽车

消费者对耐用品消费的价值判断相对一致。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通过分析家庭耐用品消费情况可以体现国内消费分层基本形态,而汽车在耐用品消费中占据重要位置。

回顾历史,汽车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庭是21世纪才逐渐开始出现的,在20世纪拥有一辆私人汽车,绝对是富裕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前,国内未能形成独立的私人汽车产业,直到1985年私人汽车保有量仅占保有总量的8.9%数据来源:《中国汽车贸易年鉴1995》,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寻常百姓被排除在私人汽车市场之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尽管政府放松了对私人汽车产业与消费的限制,但在严格的准入审批制度限制和单一的公务用车消费结构背景下,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导致汽车价格居高不下。1994年全国汽车均价(汽车销售总额/汽车销售量)14.15万元数据来源:《中国汽车贸易年鉴1995》。,即使是仅售5—6万元的平价汽车数据来源:《中国汽车贸易年鉴1995》。也只有少数家庭能消费得起。受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等因素影响,加上购置和使用汽车的税费繁多(如社控附加费、道路建设费、养路费等),20世纪90年代能买得起私人汽车的多只能是经商下海的新富阶层。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消费升级与汽车普及,汽车作为社会分层的变量正逐渐失去往昔的区隔作用。从普及率看,受汽车信贷等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交替影响,家庭汽车保有量呈增长态势,私人载客汽车保有量从2000年0.01辆/家庭户(私人载客汽车数/家庭户数)提高至2019年的0.57辆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19年翻了五番以上。从分级消费看,在轿车市场中,2000年至2019年低端车型市场份额呈先升后降趋势,顶端车型市场份额呈先降后升趋势,中高端车型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数据来源:《2020中国汽车市场年鉴》,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20年。可以发现,21世纪早期车价收入比处于高位,以及车型选择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更多倾向于购买准入门槛更低的低端车型,出现低端车型份额扩大的现象。随着车价收入比的持续下降,家庭对中高端车的需求扩大,出现轿车市场消费升级现象。尽管汽车分级市场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但总体上汽车依然是一项大额家庭耐用消费品,购置汽车的最低门槛与使用汽车的成本制约了不少低收入家庭的购车需求,因而,现今的汽车普及更多在中产家庭层面。但无论如何,21世纪的购车门槛比20世纪低得多,汽车在社会分层中的区隔作用明显减弱。

3.手机

手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新兴个人耐用品之一,然而,手机刚开始进入国内市场时更多以地位性物品存在,而不是作为先进通信器材呈现。受限于购买权、价格和资费,能率先拥有手机的用户首先是官员,其次是经商下海的新富阶层,这批用户象征了中国当时的上层社会或新富阶层。早期购买手机需要获得电信部门批准而不是公开销售,即使新富阶层能承担得起高昂的售价,但获得购买权并不容易。孙慧英:《手机文化与社会区隔》,《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在这一阶段,手机的普及率很低,1995年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仅为0.3部,直到2000年才上升到6.72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因而,这批人本身对手机的实用性并不关心。无论如何,手机的诞生激起了不满足于一般炫耀性消费的新富阶层的需求,而手机的造型和便携性可以无时无刻地彰显自己的关系资源和社会地位,因而,拥有一部手机在当时成为事业有成的标志。

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与普及,曾经作为社会阶层区隔的手机的象征功能逐渐丧失殆尽,逐渐从炫耀性消费转变成实用性消费。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日用必需品,市场价格已经下降至普通消费者都能买得起的水平,除了极端贫困和无通讯需要等个别群体,已达到人均一部的普及程度。从普及率看,移动电话从1995年每百人拥有仅为0.3部到2017年每百人拥有101.97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的全面普及经历了22年。尽管不同手机之间存在价格差异,但高档手机的价格比20世纪90年代低得多,加上功能、外观和用材的同质化倾向不断提高,人们很难通过手机价格和外观来彰显优越感。总体上看,现今年轻人所购买的手机更高端,价格相对也更高,因为受资源限制,高档手机成为多数年轻人唯一能买得起的“奢侈品”。当然,年轻人更喜欢买高档手机,还与年轻人爱追潮流和喜欢玩手机游戏等密切相关。而年长者不需要通过拥有手机的档次与价格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于是在今天,年轻人的手机普遍要好于年长者。如果追溯更久远一点,曾经的自行车、手表与缝纫机等老三件,随后的电视机、洗衣机与空调新三件是当时社会阶层区隔的重要度量指标,而在今天这些指标在进行社会阶层区隔时已经完全失效。

(三)誕生:住房与社会分层

住房是不动产财富的最重要载体,历来都是社会分层的衡量标准之一。中国住房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制到市场化的转变。在再分配和市场两套经济制度背景下,住房之于社会分层的区隔有强弱之分。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住房建设投资低迷。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居住条件日渐恶劣与住房供给严重不足的社会问题,城乡居民的住房品质普遍较差,住房作为社会阶层区隔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从人均居住面积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5.5平方米,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下降为3.6平方米,缺房户占城镇总户数的47.5%。陈杰、郭晓欣:《中国城镇住房制度70年变迁: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报告》2019年第4期。从住房条件看,农村砖木结构的住宅很少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几乎没有。城市则长期实行低租金的福利房供给制度,公房租金收入不足以抵扣房屋维修费用,即便上海也有大量居民住在老旧的里弄和棚屋。几代人同居一室和多家多户共用厨房厕所的筒子楼和大杂院很普遍。从分配不平等看,相对优质的住房被分配给掌握再分配权力或与权力部门相关联的人。王宁、陈胜:《中国城市住房产权分化机制的变迁——基于广州市(1980-2009)的实证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但同属一个单位的职工住房条件、建筑样式和格局差异很小杨永春、孟彩红:《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居住区空间演变与机制研究——以河谷盆地型城市兰州为例》,《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权力运作在住房单位所有制下的分配不平等不是很明显。从住房规划布局看,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末,居住区规划布局先后经历了街坊-扩大街坊-小区-扩大小区的发展过程,之后演变成70年代的居住区-小区-住宅组团的三级规划结构。赵冠谦、开彦:《艰难的历程 丰硕的成就——新中国住宅建设50年》,《建筑学报》1999年第12期。六个统一的规划模式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异。

1998年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以后,城乡居民的住房数量、住房质量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差异迅速扩大,并逐渐成为社会阶层区隔的重要变量,由于中国百姓大部分财富堆积在住房上,当下中国社会分层俨然演变成为住房分层。在三次圈地运动下,很多城市大力推动新城区建设来拉动房地产投资和吸引人口流入,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优势促进城市交通、就业、商业发展。对投资敏感的富裕家庭更容易占据城市中心和优势区位,由就近入学和重点学校政策催生的学区房就是教育资源优势区位的重要标志。然而,房价增速甚至一度高于国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购房对普通家庭来说存在很大压力。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些调控政策主要是通过压抑购房需求来达到平抑房价快速上涨的目的,住房需求没有消失,而是将购房需求转化成租房需求,从而推高了房租。朱国钟、颜色:《住房市场调控新政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吗?——一个动态一般均衡的理论分析》,《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1期。部分准入门级置业者被挤出房地产市场进入租房市场,由于这些准入门级置业者收入和消费水平高于一般租房群体,因而对租房市场造成冲击,加速整个租房群体财富的消耗。普通家庭散布在城市角落或集中在城市边缘,在城市边缘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是住房隔离的重要标志。宋伟轩:《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8期。相反,农村地理区位无优势可言。尽管农村越来越多家庭自建住房或购买商品房,但农村房产交易受到诸多限制,获取农村住房产权或土地使用权并不容易,除了部分城市周边或城乡结合部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获得征地补偿外,绝大部分农村房屋没有市场价值。李春玲、范一鸣:《中国城镇住房不平等及其分化机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加之农村其固有特质工商业很难发展起来而只能发展农业,一系列离心力因素加速人口迁离农村,乃至农村教学点等公建配套逐渐被撤并。

因此,一方面,住房已经成为普通家庭财富的主要承载体,另一方面,住房是不动产,具有显著的区位特点,不同区域的住房价格差异巨大,因而在具体的社会分层研究中把住房与区域联系起来一并使用,或者直接将家庭所拥有的房产总价值作为社会分层的分析变量更为有效。

(四)模糊:收入、财富与社会分层

财富是社会分层理论中三个分层标准之一。财富这一概念非常宽泛,但它首先是一个经济概念,代表着某个主体的经济状况与某种物质水准的生活。财富是存量,其存在形式复杂多元,因而测度指标多且繁杂。不论是出于财产安全、隐私保护还是避税考虑,财富隐匿现象使得数据获取难度增加,对财富的测度也更加敏感。正因为财富难以观察与准确的财富数据难以获取,研究的注意力侧重于相对容易获取的数据。收入是流量,测度标准相对统一,也不如财富那般敏感与困难,但反映经济状况的能力不及财富。故而,已有研究对经济状况的测度大多集中于收入维度,同时也夸大了收入的重要性。也有部分研究通过消费水平倒推出真实收入王小鲁:《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宋晓梧等主编:《中国收入分配:探究与争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141-184页。,讨论消费支出与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关系与传导机制。白重恩、唐燕华、张琼:《中国隐性收入规模估计——基于扩展消费支出模型及数据的解读》,《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财富依然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分层指标,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可计量或货币化指标作为基础财富的积累,已经从显性向隐性转化,这些指标作为社会分层的解释力也不断弱化,主要表现有:一是难以计量或货币化的事物所占比重上升;二是随着收入来源越来越复杂多元,工资收入所占比重下降。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物资供应极为匮乏。在这一时期,人们很难也没有必要隐匿财富,因为各家各户的财富多是显性化的,通过收入或消费去评价一个家庭的财富相对准确和容易。一是在普遍贫穷的社会中很少家庭能实现财富积累,没有隐匿财富的必要。首先,自1950年代实施粮食配给制度,大多数家庭依靠无价证券维持基本的日常生活,只有少数家庭有工资收入;其次,物資流通以计划管制为核心,货币在当时的市场流动性很低;再次,各家各户的房产、土地等有价资产的差距较小,群体内同质性高。二是在一个固化的封闭社会中很难隐匿财富。人们生活在紧密的人际关系网和基层组织与集体的约束和监督之下,人与财富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流动。正因为家庭财富与阶级成分、家庭人数、生产活动、土地等直接关联,因而一个家庭富裕与否、富裕程度如何是有迹可循的。

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财富积累速度加快,财富的表现形式变得更为复杂和隐秘,其测度也更加敏感与困难。一是以往建立在地缘关系之上的相互约束和监督机制被打破。对于个人或家庭而言,某些不愿意对外展露的信息也更易隐藏起来。自取消粮食配给制度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户职住(即户籍地、工作地与居住地)三分离现象在大城市愈演愈烈,基层单位对辖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基础人口信息的掌握远不如以前那么准确,更不用说具体到每个家庭具体的经济情况。人与财富不再捆绑固定在一个地方,在调查中没有参考资料可以佐证调查对象表述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二是随着经济的货币化,尤其是房地产、期货和证券这三大投资市场开放,家庭资产增值的形式和收入来源变得更为复杂与隐秘。白重恩等白重恩、唐燕华、张琼:《中国隐性收入规模估计——基于扩展消费支出模型及数据的解读》。估算了2002—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隐性收入规模,实证了家庭相对富裕程度越高,收入瞒报程度越大。其中,利息、股息、保险等难以统计和监管的财产收入瞒报程度比工资收入、经营收入和转移收入要高。在社会调查中,调查对象关于非货币收入和资产的表述,远不如货币收入和资产那么精准可靠,因为在转化成价格的同时应该遵循及时性、可比性、谨慎性等原则,普通人不具备这样的专业能力,从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一是隐匿财富的倾向是人性使然,二是财富和收入都已经出现从显性向隐性转化,三是缺少参考资料佐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虽然财富和收入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分层的分析变量,但这些变量越来越难以反映富裕家庭的经济状况。

三、变量兴衰的形成机制

通过列举不同变量的转向、衰老、诞生、模糊等过程,可以发现这些过程同生命中的某些阶段相类似,本文使用生命周期分析法对这些过程加以概括与整合。

(一)变量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原指生物有机体的卵或孢子从发育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整个过程,这一概念后来发展到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衍生出文件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等概念。一个或一组变量之于某一特定研究问题从引入到淘汰的过程,同生命经历发生-发展-衰退-消亡的演化过程相类似。变量生命周期的对象是一个或一组变量,目的是考察变量关于研究问题的演化节律、趋势性变化及其应用。这里的变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看,变量是指有具体内容或定义的一个变量。该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在形式上不超越语言界限和词语的核心范围。例如,受教育程度可操作化定义为连续型的受教育年限、序次型的学历层次、二元分类的“是否上过大学”等,身体质量指数的体态判别可操作化定义为连续型的BMI值、二元分类的“BMI值是否高于28.0”等,受教育程度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化定义十分清晰,研究者可按研究需要做更精确的界定和分类。但是,这些工序只局限在语言的缩小解释或扩张解释。从广义看,变量是指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变量的组合,也是某个抽象概念的一组代理变量,以下称为变量簇。例如,在社会分层中,学校等级、受教育程度等可以作为文化程度的代理变量,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可以作为体态的代理变量。虽然代理变量的具体内容或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在特定研究问题和条件下可以置换使用。实际上,变量簇就是一个或多个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变量所构成的整体,是一个抽象的综合概念,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定义。

生物演化論是生命周期的基石之一,描述了在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条件转变作用下的物种随时间推移的演化节律。相似地,变量的发展过程也受如下两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分别是理论创新与突破、技术进步等关于研究的内部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条件转变。两者的相对大小在不同时期是有差别的,因而变量的区隔度在不同时期会有高低差别。一般而言,出于满足研究的需要,在理论基础上借助新工具去满足研究需求并加以验证是惯常的做法,因而技术进步和变量更替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即使中间过渡可能建构了某些量化与测量的应用问题,但更多体现了研究发展的突破性和进步性。但是无限制的进步性既不现实也不合理,这意味着变量的区隔度终究会迎来某个高限。与此同时,不要期待某些变量的区隔度会一直维持高位,因为那些曾经的“天作之合”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分异。

(二)周期曲线形态及阶段性特征

变量生命周期可以划分成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老化期四个阶段。从狭义看,这是一个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变迁的全部过程;从广义看,这是某个抽象概念的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代理变量的更替轨迹。

1.变量

从狭义上看,变量生命周期反映一个变量从开发到失灵的变动过程,体现了一个变量的操作化定义的变迁。以区隔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变量生命周期曲线呈钟形曲线分布特征。变量生命周期和社会变迁与操作化定义有密切联系,因而,不同变量之间的使用寿命和不同阶段的持续长度存在差异,曲线形态也有差别。

第一阶段是开发期,变量的区隔度缓慢提高。一个变量对一个研究问题具有解释力,同时可以通过某些操作化定义进行测量,该变量被纳入研究范围。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操作化定义单一,不同操作化定义之间异质性大;二是操作化定义粗略,结果不稳定,可比性低,该变量的区隔度低;三是该变量的应用范围窄,研究需求小;四是该变量的利用率低。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变量的区隔度迅速提高。由于对变量进行操作化可以使用不同口径、标准或指标进行测量,从而产生很多不同的测量结果,变量操作化定义经过经验累积和不断调适而趋向一致。一些相对区隔度高的操作化定义利用率不断提高,而其他一些区隔度相对低的操作化定义被逐步淘汰,导致操作化定义的利用率出现分化。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操作化定义多样化;二是区隔度低的操作化定义被逐渐淘汰,区隔度高的操作化定义利用率增加,操作化定义趋向一致,结果稳定性提高,可比性提高,该变量的区隔度提高;三是该变量的应用范围扩大,研究需求不断增长;四是该变量的利用率上升。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变量的区隔度缓慢提高。在经历了成长期后,某些区隔度高的操作化定义被普遍使用,操作化标准规范基本形成,这个标准规范将主导该变量从产生到利用的一系列习惯,进一步降低利用成本和提高可比性。区隔度低、利用成本高的操作化定义出现边缘化。另外,新开发的操作化定义更多是标准规范的改造品,同质性较高,带动更迭进度有限。相反,如果出现突破性创新和机遇,将会带动更迭进度和延长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操作化定义多样化;二是操作化定义基本一致,标准规范形成,结果稳定,可比性高,该变量的区隔度高;三是该变量的应用范围缓慢扩大,研究需求持续增长;四是具有统治地位的操作化定义利用成本持续下降;五是该变量的利用率持续上升。

第四阶段是老化期,变量的区隔度出现下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或研究突破等原因,研究问题或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操作化定义改进有限,该变量的区隔度开始减弱。同时,已经出现区隔度更大、利用成本更低的新变量或替代品满足研究需求。该变量由于区隔度减弱而难以适应研究需求,导致应用范围收缩和研究需求减少,直到完全失灵或利用成本过高而停止使用。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满足研究需求的新变量出现;二是外部环境条件出现变化,但操作化定义改进有限,该变量的区隔度下降;三是该变量的应用范围收缩,研究需求减少;四是该变量的利用率下降。

2.变量簇

从广义上看,变量簇生命周期反映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变量从引入到淘汰的变动过程,体现了某个抽象概念的一组代理变量的更替过程。由于代理变量的发生时间有先后之分,因而变量簇生命周期曲线的形态,取决于这些代理变量的生命周期曲线形态及发生时间。以区隔度为纵轴,发生时间为横轴,代理变量的生命周期曲线按发生时间排列,变量簇生命周期曲线近似曲线族的包络,呈钟形曲线分布特征。

第一阶段是开发期,抽象概念的区隔度缓慢提高。一个抽象概念对一个研究问题具有解释力,同时有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变量作为该抽象概念的代理变量,该抽象概念及其代理变量被纳入研究范围。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现有的代理变量少;二是使用的代理变量粗略,结果不稳定,可比性低,该抽象概念的区隔度低;三是该抽象概念的应用范围窄,研究需求小,代理变量获取困难,获取成本高;四是该抽象概念的利用率低。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抽象概念的区隔度迅速提高。对研究环境的变化灵敏的研究者不断寻找最贴合研究问题的代理变量,代理变量的开发速度提高。在这个阶段,代理变量获取成本普遍较高,研究者自主选择的相对自由度大。一些相对区隔度高、获取容易的代理变量利用率不断提高,而其他一些相对区隔度低、获取困难的代理变量逐渐边缘化,导致代理变量的利用率和获取成本出现分化。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潜在的代理变量被逐渐发现和开发;二是区隔度低的代理变量被逐渐淘汰,区隔度高的代理变量利用率增加,结果稳定性提高,可比性提高,该抽象概念的区隔度提高;三是该抽象概念的应用范围扩张,研究需求不断增长,代理变量获取难度下降,获取成本下降;四是该抽象概念的利用率上升。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抽象概念的区隔度缓慢提高。在经历成长期后,某些区隔度高、获取容易的代理变量被普遍使用,这些普及程度高、具有统治地位的代理变量塑造出从产生到利用的一系列习惯,加强了对研究条件的控制,以降低获取成本和提高可比性。区隔度低、获取困难的代理变量继续边缘化。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代理变量和边缘化的代理变量的获取成本差异持续扩大,研究者自主选择的相对自由度下降。另外,某些区隔度高、具有发展潜力的代理变量作为竞品出现,但由于获取成本高,利用率提高速度缓慢,只有在获取成本足够低时才得以普及使用,因而迭代更新速度变得缓慢甚至停滞。这意味着,在研究习惯形成后,高度有序而稳定的状态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积累、回应反馈滞后的过程。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潜在的代理变量开发速度减缓;二是使用的代理变量基本一致,研究习惯形成,结果稳定,可比性高,该抽象概念的区隔度高;三是该抽象概念的应用范围缓慢扩大,研究需求持续增长;四是具有统治地位的代理变量获取难度持续下降,获取成本持续下降;五是边缘化的代理变量获取难度上升,获取成本上升;六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代理变量获取难度相对较大,获取成本相对较高,利用率缓慢提高;七是该抽象概念的利用率持续上升。

第四階段是老化期,抽象概念的区隔度出现下降。一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快速转变,该抽象概念对研究问题的解释力开始减弱,也没有其他区隔度更大的代理变量可以置换。二是变量的操作化定义改进有限。长期积累的风险和滞后效应逐渐转化成危机,没有驱力使该抽象概念的区隔度维持在高水平。当抽象概念的所有代理变量的生命周期完全结束时,变量簇生命周期也就到了尾声,代表该抽象概念对研究问题的解释力完全失效,最终退出研究范围。阶段性特征如下:一是外部环境条件剧变,但没有其他区隔度更大的代理变量去替代,该抽象概念的区隔度下降;二是该抽象概念的应用范围收缩,研究需求减少;三是该抽象概念的利用率下降。

四、变量兴衰的后果

对社会现象概念化和操作化是人为地构建工具变量的过程,因而变量从诞生之初就具备现实意义。又如生物一样,每个变量都有诞生、成长、老化到死亡的生命周期,忽略这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过程是不合适的。

(一)旧变量衰减与新变量诞生

1.旧变量衰减

社会科学的操作化定义不是唯一的,基于不同口径、标准和指标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成本限制前提下穷尽指标获知研究对象全貌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只能根据经验选择与研究对象最贴合的测量工具。受限于经验的局限性和时效性,过去使用测量工具可能无法敏感地捕捉或有效地反映新状态和新形势。很多变量自诞生以来,其区分度就出现不断衰减之势。以教育分层为例,伴随着社会变迁,教育机构内部的分化与组织分层愈发明显,在不同等级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其意义可能完全不同。在此背景下,简单地以受教育程度作为社会分层研究中的重要变量,其区分度大幅度下降,使得仅仅依据受教育程度指标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大大下降。

2.新变量诞生

伴随着社会变迁,一些常用变量可能因区分度下降而被优化、改进、替代或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根据形势与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变量被发现与使用,变量经历与生命周期相似的兴衰过程。以住房分层为例,住房历来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变量,自20世纪70年代末城镇住房短缺与分配不均成为严重社会问题起,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推行,城镇住房矛盾从原来普遍供给不足和环境欠佳的问题逐步转移到住房质量、住房数量和住房价格加速分化的问题。这两个阶段的住房分层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此背景下催生的学区房概念更是将住房区位的重要性被提到新高度,使住房的空间分布作为分层研究中的重要变量成为可能。

(二)变量生命周期的应用与价值

1.应用

因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导致一些曾经是重要的区隔变量现在已经不适用或被废除。例如,1950年以后一度出现以经济状况为划分依据的阶级成分,而阶级成分是当时中国社会分层极为重要的指标和标签,直到1979年摘帽之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些正在使用的变量可能会出现转向、模糊。例如,体态在不同时代所代表的分层意义完全不同,财富的隐性化使得该变量越来越难以被测度。一些因社会变迁而新诞生的变量,例如,住房在1998年市场化改革以后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变量。变量兴衰的不同过程实际上是其生命周期中的某个节点或过渡期,既然变量存在生命周期现象,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出现衰减时要注意使用时的解释力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少用;二是努力探寻新的变量。

2.价值

(1)刻画变量的演进过程,推进分析方法的迭代更新

通过变量的产生、获取、处理、利用等规律及其发展情况可以了解特定研究问题的理论雏形、知识基础、流派发展、演变脉络、前沿方法等概貌。变量生命周期是对变量利用的动态运动进行描述的工具,能够直观反映变量关于研究问题的趋势性变化。生命周期曲线形态间接呈现了不同阶段的分析方法多样性、信息资源宽广度等。作为一个用于分析变量利用情况的工具,根据其基本性质和特点结合实际加以运用,去推动研究变量的迭代更新。一是变量周期性的验证和识别,实证不同研究问题不同研究环境下的变量生命周期的存在性、曲线形态特征和变异情况;二是变量生命周期动态运动的动力机制及条件,变量在不同阶段的引入、利用、淘汰情况等变化规律;三是变量产生、获取、处理和利用的关系;四是不同变量关于特定研究问题的竞合关系;五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变量开发和应用。

(2)提高研究洞察力

变量生命周期间接反映了研究问题以及信息生产之间相互依存、制约和促进的关系。信息生产关于研究需求的自我调整就是对环境的适应,变量高区隔度和低获取成本都是对特定研究需求和环境高度适应的结果,也是研究规范和习惯的形成和强化过程。信息生产高度特化借用生物学的概念,表示信息生产为了适应独特的研究环境而形成的研究规范和习惯过于固化的适应结果。意味着变量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而变量的低获取成本就是建立在这一严格而稳定的研究环境和信息生产条件基础之上。此时,信息生产的大部分资源向某些研究需求高度集中,很少能继续投入到其他地方,因此,被排除在主导行列之外的变量的获取成本相对高昂。可见,不同变量和分析方法的获取成本的差异随着信息生产的特化而不断扩大。但这种适应在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出现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可能是致命的。研究规范和高成本是信息生产对新环境再适应的主要障碍,即使是对研究问题的变化高度灵敏的研究者也可能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以至于出现在延续某些习惯和传统的同时难以抗拒区隔度下降的局面。

变量生命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虽然研究者很难通过一己之力去改变这一规律和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识别所处的阶段及其特点来预测某些可能产生的机遇、危机和异化情况,避免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一是根据变量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进度及其变化审视研究策略,二是根据变量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寻求创新和培育替代品,为拔高和延长生命周期曲线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五、结语

任何一个变量的解释力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变量只能对社会环境变化产生响应,即社会环境对变量有决定性和控制性。社会、经济、文化等变迁使得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变量的解释力,也可以通过影响信息生产等研究条件和分析工具对变量产生作用。因而,伴随着社会变迁,变量自身的含义、取值范围、分布形态等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多表现出周期性特点。例如,旧变量的衰老,新变量的诞生,原有变量的转向,变量使用范围的扩大与分类的变化,变量的重要性与测度两者之间的张力,以及退而求其次时的替代变量的出现与使用。

(责任编辑:何 频)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
近代东北地区关内移民对东北社会变迁的影响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论社会变迁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