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逻辑思维 提升阅读能力

2022-06-10 01:54陈肖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阅读能力

摘要:随着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颁布,非连续性文本逐步走进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此类文本注重整体感知材料,重在考查学生信息筛选、整合、归纳、提炼等能力。拟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例,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

关键词:逻辑思维;信息类文本;阅读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围绕一个主题,由两篇或者三篇文本构成,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从而激发学生思维。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现代文一是非连续性文本组合阅读板块。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出了以下特点:1.文料的选择注重视角的翻新。从时文热点转向西方艺术理论,从传承中国历史转向借鉴不同国家优秀文化。2.同质匹配。两篇文本都是文艺评论,论述观点同中有异。3.试题设置稳中求变。5道题延续了往年的“3+2”模式,即3道客观题加2道主观题。但是5道题注重随文设题,考查了学生对文艺理论的认知、实证、推理、应用。总体而言,文料选取和试题设置注重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有效落实了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翼”。笔者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为例,注重逻辑思维,探讨提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一、聚焦文本结构,形成整体思维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的现象和问题。”要求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从而筛选出有效信息,提升概括能力。教师需要注重聚焦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有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本中的信息,从而做到有效概括。

首先,依据主题,随文解读。不同文体的解读方法不同,学生需要在考场上学会快速阅读。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现代文阅读——选取了两篇文本,摘编了美学家朱光潜的《诗论》和著名学者钱锺书的《读〈拉奥孔〉》。两篇文本都属于文艺评论,学生接触较少。在考场上,学生由于受到认知经验的限制,阅读时存在一定“疏间离”。基于此,学生需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从而梳理出不同类文本的信息内容。依据这两篇文本的文体特点,学生可以抓住两篇文本的话题,逐步追问,进而逐层梳理出文本的脉络。通读两篇文本,学生得知所说的共同论题为“诗画异质”。学生可以进行追问:1.何为诗画异质?两篇文本如何进行阐释。2.为何“诗画存在异质”?3.生活中,我们认为的“诗画同质”,是如何做到的。

总之,学生抓住非连续性文本“同一话题,不同角度”的这一特点,学会随文解读,不断追问,理清文章的脉络,形成整体的阅读框架。

其次,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整合,形成整体思维。考场阅读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阅读的指令性,这些往往会给学生阅读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学生要快速进入一定的状态进行阅读,就需要打破这些壁垒。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本的思路进行整合,进而形成整体的逻辑思维。比如,围绕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非连续性文本,学生不妨从“论题——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这四个维度画出思维导图,理清脉络。同时,学生也可以抓住这两篇文本特点,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论述文的基本特征进行文脉梳理。具体如下:

文本一:

第1段由《拉奥孔》的著作引出本文的观点“诗画不同质”。第2—5段分别介绍了史诗中的“拉奥孔”和雕塑中的“拉奥孔”痛苦的不同形式。第6—8段进一步阐释“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的观点。第9—10段得出“运用化动为靜,图画可以叙述动作,运用化静为动,诗也可以描写静物”的观点。

文本二:

第1段开门见山地点明“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者情事”的论点,并运用陆机、邵雍的事例加以论证。第2段指出莱辛将绘画诗歌与时间空间联系了起来,论证更加透彻,并通过沈括批驳唐传说和徐凝的观钓台画图加以论证。

可见,学生抓住文体特点,捕捉文本中的关键语句,把握两篇文本的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会求同存异,进而有效地解答试题。

二、聚焦情境设置,形成连贯思维

2021年新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了情境化试题。情境是学习和测评的重要载体。命题者往往会在试题中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考查其综合素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情境设置,学会转化,形成连贯性思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命题从注重知识的积累、理解,进而转向注重实践和运用。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第五题在问题的设置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具体如下: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通读题干,不难发现开放性与情境性突破已有命题样态。这种命题突显出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注重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情境,学会转化,进而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首先,学生需要读懂题干的情境,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将知识和能力打通。本题从整体上看要求学生对已给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学生学会切割,将大问题变为小问题,将开放情境转为实质的观点。具体为:1.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为何嵇康能够生动表达出来,运用文章中理论加以阐述。2.顾恺之为何说画“手挥五弦易”,而画出“目送归鸿难”,请用文章观点阐释。3.这段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本中哪个核心观点?由此,在一连串的问题转化中,学生将新题转化为熟题,将难题转为简答题,进而答题的思路也变得清晰。

三、学会归纳整合,训练逻辑思维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综合性阅读,往往以群文的形式出现。学生阅读时不仅需要读得懂、理得清,还要能够“用得上”。需要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效聚合,形成一定的逻辑。

注重信息归纳整合,有效“排雷”。全国卷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客观题注重考查学生筛选、比对、整合、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重圈点勾画、前后勾连、有效取舍,才能有效排除常见的“雷区”。比如,第一题说“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化同质观念的第一人”,学生会抓住文本一进行归纳整合得出:莱辛丰富的例证和动人的雄辩的出现打破了前人诗画同质的观点。

同时,学生需要关注细节,打破与文本的间隔,将专业性阅读转为习惯性阅读。比如,围绕文本二,学生不妨抓住文章标题《读〈拉奥孔〉》进行追问:“作者读《拉奥孔》,读到了哪些内容?为何要读《拉奥孔》?”由此,学生抓住敏感而熟悉的词——拉奥孔,进行筛选整合,合理归类段群,进而将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

总之,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非连续性文本已经成为相对稳定的测试题。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该类文本的文体特点,聚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会读”“读懂”“会用”。

作者简介:陈肖霞(1986— ),女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阅读能力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