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6-10 05:3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多普勒灵敏度肿块

欧 静

(贵港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西 贵港 537100)

人体乳腺上皮细胞受到多种致癌因子的影响,会发生增殖失控现象,从而演变成乳腺癌,一般在发病早期,患者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的现象,病情进展至晚期阶段,癌细胞会远端转移致多器官病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乳腺癌在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被临床称为“粉红杀手”,且与宫颈癌并称女性“隐形杀手”[1],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首位,男性乳腺癌患病人数较少。乳腺癌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雌酮、雌二醇、遗传因素、营养过剩、肥胖、过度饮酒、高脂饮食等有关[2]。有数据统计[3],中国每年30余万女性患有乳腺癌,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乳腺癌病死率降低趋势并不明显。因此,临床需要加强乳腺癌的筛查工作,以良好的干预措施进行治疗。目前,乳腺癌的影像筛查与诊断方式较多,例如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实时诊断,不具辐射性,价格低,备受临床青睐。为了进一步探讨超声医学(US、CDFI、UE)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本文以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乳腺占位病变患者135例为例,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期间于贵港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占位病变患者135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共154个病灶,60例位于左侧乳腺,58例位于右侧乳腺,17例位于双侧乳腺;患者年龄为24~60岁,平均年龄(50.45±3.29)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4.53±1.21)年。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或穿刺经病理诊断证实;②所有患者或者家属都知晓研究内容与目的,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乳腺囊性病变患者;②合并其他心脑血管及胸壁疾病者。

1.2 方法

本组135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医学诊断,包括二维超声诊断(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以及超声弹性成像(UE),具体的诊断措施如下:应用HITACHI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设置探头频率为7.5 MHz,配备超声弹性成像功能,患者取仰卧体位,上举双臂,将腋窝、乳房充分暴露在外,以患者乳头为扫描中心向外侧进行放射状扫描,同时密切扫描患者乳房边缘部位,一旦发现疑似病灶,需要对患者可疑病灶部位进行斜向、横向和纵向扫描,主要观察病灶部位、回声、大小、形态、纵横比、钙化等情况,再使用CDFI检测病灶内的血流分布情况,测量RI值,启动超声弹性成像模式,将取样框调至病灶两倍大小,控制压力在适当范围,停留2~5 s,直至平稳显示病灶的硬度图。

1.3 观察指标

2D-US观察病灶呈低回声、边缘不规整呈蟹足状改变、纵横比>1,微钙化为阳性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Adler血流分级法评判,病灶内无血流为0级,少量血流(1~2处点状血流)为1级、中量血流(2~3条小血管)为2级,丰富血流(4条以上血管)为3级,其中2和3级为阳性,使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信号RI值,RI>0.7为阳性。UE显示病灶硬度图,使用5分法进行评价,1分肿块未变形,整体为绿色;2分大部分变形,小部分未变形,蓝绿相间以绿色为主;3分边缘变形,中心不变形,中心为蓝色,边缘绿色;4分整体未变形,肿块呈蓝色;5分肿块及周边变形,呈蓝色;1~3分为阴性,4~5分为阳性。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判断依据,对比各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性=(真阴性+真阳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D-US、CDFI、CDFI+UE诊断154例乳腺占位病灶的良恶性结果见表1。2D-US的诊断灵敏度为59.38%,特异度为84.44%,准确性为74.03%;CDFI诊断灵敏度为71.88%,特异度为85.56%,准确性为79.87%;CDFI+UE诊断灵敏度为84.38%,特异度为95.56%,准确性为90.91%。CDFI+UE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2D-US或CDFI检查,CDFI+UE诊断准确性高于2D-U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与UE联合诊断的准确性与CDFI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US、CDFI、CDFI+UE对乳腺占位病变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表2 2D-US、CDFI、CDFI+UE的诊断价值比较[%(n/m)]

3 讨论

女性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同末梢组织细胞癌变是诱发乳腺癌疾病的高危因素,也是女性高发性癌性疾病,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乳腺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作为女性高发性恶性肿瘤,乳腺癌的病死率也较高,对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不少乳腺癌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肿瘤恶病质综合征,亦可能发生远端脏器转移现象,例如肺转移、骨转移、肝转移,部分患者早期并不存在特殊症状,一般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乳腺肿块的,所以积极进行早期乳腺筛查工作至关重要[4]。

病理诊断一直都是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经肉眼观察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状态和颜色变化,经病理科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包埋以及染色处理成病理切片,镜下诊断,科学性更强,相较临床医师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生命体征的分析判断,其更具权威性,被临床认定恶性肿瘤的重要诊断方式,但是这种诊断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增加患者创伤性,早期检测工作中并不合适推广[5-6]。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医学越发完善,不仅安全无创,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通常在典型乳腺癌二维超声图像中,病灶形态表现为不规则状,表面呈凹凸不平状,以蟹足或者分叶样为主要病灶形态,边界相对模糊,以锯齿状为主,不见包膜,肿块内呈现弱回声区,一旦肿瘤出现坏死现象,亦可表现为不规则样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不断衰减[7]。另外,二维超声能够诊断乳腺癌浸润范围,如果病灶不超过腺体层,会表现出完整结构的脂肪层和乳后间隙;若侵入皮肤,病灶回声变强;若侵入皮下脂肪层,会表现为患者皮下脂肪层变厚和水肿;若侵入肌层,会连续破坏患者肌筋膜,呈现不规则样的肌层肿块浸润现象。虽然二维超声可以明确乳腺病灶声像特征,但良、恶性组织的声阻抗存在一定的重叠,故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较低。

研究表明[8-9],因恶性乳腺肿块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会刺激患者肿瘤组织,生成新生毛细血管,经肿块四周向内部嵌顿,且随着肿块不断生长而更新血管状态,增加血管数量,是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故乳腺癌的血流丰富且速度快,且血管迂曲分布不规则,肿瘤侵入血管后可引起癌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呈高阻力状态,因此CDFI、脉冲多普勒检测技术能够获取病灶的血流情况及血流参数。将彩色多普勒技术应用在乳腺癌患者中,可根据肿瘤内部血流信号进行肿瘤性质的判断,血流信号越丰富,说明患者肿瘤病变越严重。但是彩色多普勒技术不能显示微小血管,且肿瘤组织如存在坏死液化则无法显示血流信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成像技术,其成像基础在于不同组织间弹性系数存在一定差异,经过超声探查可以压迫患者乳腺病变组织,对患者病变组织受压后引发组织变形进行详细判断。一方面,可以彩色编码与二维图形叠加的手段对患者乳腺病变组织特征进行直接性观察;另一方面,还可以客观且量化地观察患者乳腺肿瘤性质,特别是在临床诊断甲状腺浅表软组织病变中的价值更高。所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临床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颇高[10]。

鉴于此,临床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病情状况,选择合理的诊断方式,以此保证临床诊断有效性。在本文中,CDFI+UE联合检测乳腺恶性占位病灶的灵敏度为84.38%,高于2D-US诊断的59.38%及CDFI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表明:联合CDFI、UE诊断有助于提高乳腺恶性占位病变的灵敏度,提高检出阳性率,保证诊断准确性,降低对患者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综上所述,超声医学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较高,但是CDFI联合UE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值得医学界重视推广。

猜你喜欢
多普勒灵敏度肿块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数值越高,音箱越好?走出灵敏度与信噪比的误区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