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具体价值

2022-06-10 05:39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性良性恶性

徐 勇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1500)

据社会调查结果发现,近些年来妇科肿瘤疾病中卵巢肿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已有专家说明尽早、及时、准确对女性患者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救治效果,降低致死率[1],促进预后效果提升。所以说,我们将MRI应用于卵巢肿瘤良性、恶性的鉴别过程中,其影像学结果具有典型的特征,可有效进行区分,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升高,尽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基于此,本文选取北京市密云区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1月收治的4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MRI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利于为今后临床医生接诊疑似卵巢肿瘤患者后合理取舍辅助诊断方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收治的4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病理学检查以及MRI检查。患者年龄为23~47岁,中位年龄(43.56±2.25)岁,病程2~15个月,平均病程(7.5±2.2)个月。入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阴道流血、附件压痛、月经紊乱症状。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阴道流血、附件压痛、月经紊乱就诊,经查体、超声等手段显示卵巢存在囊实混合性肿物或者实性肿物,需经由MRI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②患者临床资料完善,意识清醒、配合度高;③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MRI检查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协议名称:知情同意协议;签署时间:入组前;签署原则:独立、记名、自愿等)。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期、哺乳期、产褥期等特殊时期女性患者;③存在MRI诊断禁忌证者(如幽闭恐惧症);④具有意识障碍、精神系统疾病者;⑤存在已确诊其他卵巢疾病者;⑥病历资料不全者;⑦拒绝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者。

1.2 方法

4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接受MRI检查,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临床MRI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具体操作如下:设备选择西门子Optima 360 Advanced 1.5T型磁共振设备,参数设定为矩阵250×250、层距3 mm、层厚5 mm,在T1加权成像基础上选用TE、TR,分别设置为20 ms、550 ms;在T2加权成像基础上选用TE 67 ms、TR 3 040 ms。扫描范围为患者脐部从上到下指导耻骨扫描,扫描方位为横断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分别实施T1、T2加权成像扫查。从横断位进行扫查时,仔细观察卵巢、膀胱等器官心态和大小;从矢状位进行扫查时,仔细观察子宫、阴道、宫颈的情况。在扫描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肿瘤病灶过大,则可以适当扩大扫描范围。

1.3 效果观察

观察、记录卵巢肿瘤病灶位置、性质,良性、恶性肿瘤类型以及影像学图像特征,之后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计算MRI对卵巢肿瘤的检出率、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等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一致性检验验证MRI与病理诊断的结果,当Kappa值>0.75时表示一致性良好;当Kappa值在0.4~<0.75时表示一致性一般;当Kappa值<0.4时则表示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的良性、恶性诊断结果

从统计结果上看,病理学检查卵巢病灶共46个,其中良性病灶33个,恶性病灶13个,包括卵巢癌患者9例、卵巢囊肿13例、卵巢囊腺瘤患者1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2例。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I检查卵巢病灶数为46个,检出率为100%,其中良性病灶35个,恶性病灶11个,46个卵巢病灶中双侧病灶10例,单侧病灶36例,包括囊性病灶20个、实性病灶15个、囊实性病灶11个,两种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可知,MRI对良、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6.97%(32/33),特异度为76.92%(10/13),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75)。见表1、表2。

表1 两种诊断方法阳性、阴性结果对比[n(%)]

表2 MRI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

2.2 良性、恶性卵巢肿瘤MRI图像表现

良性卵巢肿瘤MRI表现:影像学图像特征显示,T1WI、T2WI结果显示信号呈现出多样性,无明显规律。良性肿瘤图像表现分为囊实混合性肿物与实性肿物两种,其中囊实性混合型肿物表现为囊内部和囊壁表现均匀性增强、厚薄均匀且一致,实性部分没有观察到造影剂灌注情况,囊内实性肿物表现为典型图像呈棉花样,均匀增强,少数患者存在腹水情况。

恶性卵巢肿瘤MRI表现:病灶为实性,并且呈不规则形态,囊内信号强弱不均匀;囊性特点:囊壁厚、并且不均匀增强,病灶内存在分隔且粗细不均匀。囊腔实性区的部分患者,呈不规则乳头样凸起。实性病灶图像中,瘤体变化快速,增强不均匀,信号由瘤体的中心向外组织灌注,瘤体血管呈树枝状,走势不规则并且呈现扭曲、粗大特点。囊性特点明显,囊内、囊壁分隔,囊内间隔厚薄不一致、信号增强不均匀且增强明显。

3 讨论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妇科疾病中,卵巢肿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病情会快速恶化,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根据目前已有研究上看,卵巢囊肿临床疗效与病情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越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超声造影通过血管灌注的方式呈现出结构组织特点[2]。近几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体微循环诊断也逐渐开始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其中声诺维作为第二代造影剂中代表,能够在低机械指数下产生微泡谐振且不会破裂,通过非线性效应接收信息,产生的气泡会均匀分布在微循环中,进而通过供血特点来判断卵巢的良性与恶性。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我国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在卵巢肿瘤诊断的过程中采用MRI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良性、恶性肿瘤检测灵敏度较高,可帮助医生有效判断肿瘤性质。通过MRI检测可以将肿瘤边缘生长情况、内部血管生长情况清晰呈现出来,其中恶性肿瘤主要表现出边缘快速强化的特点,病灶中央强化并不明显,血供情况更加丰富。而良性肿瘤的血管走势更加简单以及规律,各个部位均呈现均匀性增强[3]。常见的良性卵巢肿瘤类型包括:①盆腔炎性包块:部分患者从超声造影中发现盆腔内存在囊实混合性包块和实性包块。其中有2例患者的肿瘤中存在枯枝样不均匀分布,且填充较多。3例患者囊壁和分隔周围呈均匀增强,造影剂在肿瘤内部充盈。②卵巢非赘生性囊肿:超声造影表现均呈现出囊实混合性包块,图像特征为单纯性囊肿结构,且囊壁呈均匀增强、厚薄基本均匀一致,且内部回声未发现造影剂灌注。本文结果显示,病理学检查卵巢病灶共46个,其中良性病灶33个,恶性病灶13个,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I检查卵巢病灶数为46个,检出率为100%,其中良性病灶35个,恶性病灶11个,两种诊断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可知,MRI对良、恶性卵巢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6.97%,特异度为76.92%。由此结果充分看出,MRI诊断卵巢肿瘤良性、恶性的灵敏度较高,从影像学图像上可有效进行判断,清楚地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二者影像学图像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异度也较高。

卵巢肿瘤类型多样,MRI检查时不同类型的卵巢肿瘤病灶将表现出复杂信号变化。目前临床针对卵巢恶性肿瘤的判断依据主要为肿块实性,周围结构侵犯情况、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腹腔内存在腹水等,但上述征象中部分情况于中后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常见,因此对临床无较大指导意义。总结不同性质卵巢肿瘤MRI平扫检查特征如下:病灶多见于实性肿瘤,或表现为均匀的囊壁结节信号,分析原因在于良性病灶组织具有均匀质地,少见坏死,但仍可见部分不均匀信号,分析与肿瘤组织继发性、局灶性、退行性病变有关,但此类情况所致异常信号区多细小,少见大片坏死情况,但恶性病灶中央区域多可见大片坏死,分析与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血供情况不足使其大范围出血及坏死有关。增强MRI是临床用于辅助诊断良性、恶性卵巢肿瘤的“利器”,其机理在于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组织成分、血管丰富具有差异性。良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肿瘤增强MRI检查征象如下:①恶性卵巢肿瘤:病灶内部具有丰富的新生血管,且血管具有不规则性,供血动脉增粗、血流供应充足,因此经增强MRI检查时,可见早期快速、明显强化表现,应注意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生长速度快,因此中心区域多呈坏死表现,新生血管则多于生长活跃的边缘部位分布,因此经增强MRI扫描多呈不规则强化或周边环形强化,因此TIC以Ⅰ型曲线较为常见,EA值较良性肿瘤更高、MS值较良性肿瘤更陡[4];②良性卵巢肿瘤:病灶内部具有较少的新生血管,加之肿瘤内具有较高的血管成熟度,因此卵巢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卵巢恶性肿瘤,病灶内出血、坏死等情况少见,经增强MRI检查可表现出均匀强化情况,且具有随时间逐渐强化的特点,分析与后期强化反应对比剂逐渐进入卵巢良性肿瘤细胞外间隙有关。由上述可知,准确掌握良性卵巢肿瘤及恶性卵巢肿瘤经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征象,对鉴别诊断二者具有重要帮助,但由于个体差异客观存在,部分良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肿瘤MRI检查表现可出现重叠,因此仍应注意针对具有相似MRI平扫、MRI增强扫描表现的卵巢肿瘤加以准确鉴别[5]。

MRI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要点分析:①卵巢囊实性囊腺瘤、卵巢囊腺癌:应用MRI对卵巢囊实性囊腺瘤与卵巢囊腺癌的鉴别主要需注意判断囊壁结节,囊腺癌具有多发囊壁结节,且多由囊内突出囊外,质地不均匀且可伴坏死表现[6];②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囊腺癌:卵巢颗粒细胞瘤主要特点在于囊内出血、多发囊变,其与卵巢囊腺癌的鉴别诊断要点在于后者坏死囊变区域具有不规则边缘,而前者囊变周围光滑,此外卵巢颗粒细胞瘤因能够产生雌性激素从而导致患者子宫体积增大,经MRI检查T2WI显示具有增厚的子宫内膜,卵泡膜细胞多为实性、病灶体积较大,此外卵巢颗粒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常伴雌激素水平上升,T2WI及T1WI均为低信号,部分患者机体内病灶可表现出囊性变、出血、坏死等情况,即高低混合信号,因此临床MRI影像学医师在针对疑似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检查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病情[7];③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此病于异位子宫内膜起源,具有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可见强化,因此若疑似卵巢肿瘤患者经MRI检查可见内膜异位征象即需引起注意并首先考虑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8];④卵巢转移瘤:多见于胃肠道肿瘤转移至卵巢,常见双侧卵巢病灶,内部以囊实性多见,由于卵巢反应性可产生致密胶原组织(大量),T2WI表现为低信号,T1WI表现为等信号[9],应注意卵巢转移瘤优势难以与卵巢囊腺癌准确鉴别,但应注意前者病灶内可见坏死、出血情况较后者更为广泛,且常见与邻近组织器官粘连,结合患者相关病史即可做出判断。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卵巢肿瘤良性、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其MRI图像结果具有典型症状,鉴别效果显著,可供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提高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猜你喜欢
实性良性恶性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提高CAXA制造工程师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非典型影像学表现
CT用于良恶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诊断中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