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MRI技术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分析

2022-06-10 05:39孙克慧章志强侯建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软骨

孙克慧,盛 伟,章志强,冯 博,侯建强,陈 阁

(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室 陕西 西安 710065)

目前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临床检查主要依赖于临床查体、影像检查、关节镜检查,临床查体检查方法精准度不高,主要根据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判断,但无法获得患者内部组织情况,关节镜检查方法能够直接内视关节内部情况,但该检查方法应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引发患者不适,操作起来也较为困难[1-2]。相比较之下影像检查方法精准度相对较高,并且可以反复操作,可多次检查膝关节损伤情况[3-4]。基于此,选择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研究,论证CT、MRI在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8月—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5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技术诊断。膝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1.41±3.29)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41例,关节活动受限21例,肿胀34例,多数膝半月板损伤患者同时合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为1~14个月,平均(7.02±1.32)个月。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1.41±3.29)岁;临床症状表现,疼痛40例,关节活动受限28例,肿胀24例,多数膝半月板损伤患者同时合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症状持续时间1~14个月,平均(7.02±1.32)个月。纳入标准:①经过关节镜检查确诊者;②能够自主依从CT、MRI检查依从过程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传染病患者;②中途退出CT、MRI技术诊断应用研究者。

研究人员共有7名医生,先后参与CT、MRI技术诊断工作,包括男性5名,女性2名,年龄38~47岁,平均年龄(42.47±1.09)岁;工作年限8~20年,平均工作年限(11.39±2.18)年。

1.2 方法

所有膝半月板损伤患者均接受CT、MRI技术诊断,具体开展方法如下。

CT诊断:采用飞利浦CT 128层;引导关节损伤患者以仰卧位的方式接受检查;将双膝放平、固定;确保扫描位置在镜头下;设备操作人员按照踝关节→膝关节部进行扫描。

MRI诊断:采用飞利浦MRI 1.5T;引导关节损伤患者以仰卧位的方式接受检查;将双膝放平,略微外翻10°;采用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脂肪抑制(3D-FISP-FS)序列进行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获取关节损伤患者冠状面、矢状面扫描信息。

1.3 观察指标

膝半月板损伤:①0级为没有损伤;Ⅰ级半月板轻微损伤,患者的关节缘、关节表面未受到损伤;Ⅱ级,半月板损伤较为严重,已经到达关节缘;Ⅲ级,半月板损伤至关节面;②CT检查是膝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检查结果是膝半月板损伤则为真阳性;CT检查是膝半月板损伤,但关节镜检查结果非膝半月板损伤为假阳性;CT检查是非膝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检查结果是膝半月板损伤为假阴性;CT检查是非膝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检查结果是非膝半月板损伤为真阴性。

膝关节软骨损伤:①Ⅰ级,自行消退,关节软骨肿胀;Ⅱ级a期,骨表面相对比较粗糙,已经失去光滑;Ⅱ级b期,软骨内有囊状小样变;Ⅲ级,关节内软骨已经变薄,但患者关节内钙化层未受到影响;Ⅳ级,关节软骨检查信号消失;②CT检查是膝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检查结果是膝关节软骨损伤为真阳性;CT检查是膝关节软骨损伤,但关节镜检查结果非膝关节软骨损伤为假阳性;CT检查是非膝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检查结果是膝关节软骨损伤为假阴性;CT检查是非膝关节软骨损伤,关节镜检查结果是非膝关节软骨损伤为真阴性。

灵敏度=a/(a+c)×100%;符合率=(a+d)/总例数×100%;漏诊率=c/(a+c)×100%。a为真阳性,b为假阳性,c为假阴性,d为真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半月板损伤检查结果比较

CT诊断膝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与MRI诊断及金标准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MRI检查膝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与金标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膝半月板损伤诊断结果对比[n(%)]

2.2 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对比

CT诊断真阳性40例,MRI诊断真阳性48例;CT诊断膝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符合率均显著低于MRI诊断,漏诊率显著高于MRI诊断(χ2=6.061,P=0.014<0.05),见表2。

表2 诊断效能比较[%(n/m)]

2.3 膝关节软骨损伤检查结果比较

CT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与MRI及金标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与金标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结果对比[n(%)]

2.4 CT与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对比

CT诊断真阳性41例,MRI诊断真阳性49例;CT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灵敏度、符合率均显著低于MRI诊断,漏诊率显著高于MRI诊断(χ2=7.111,P=0.008<0.05),见表4。

表4 诊断效能比较[%(n/m)]

3 讨论

膝半月板损伤属于膝关节常见疾病,主要与膝关节扭转外力有关,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打软腿、膝关节交锁现象发生[5-6]。膝关节软骨损伤也是膝关节常见疾病,该病主要与膝关节受到外力猛烈撞击、疾病因素、长期负重、血液供应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发病机制相似,并且发病位置均为膝关节,因此临床诊断中多同时开展相关疾病检查,判断膝关节损伤情况[7-8]。根据临床调查研究显示,CT与MRI技术诊断在膝关节损伤检查中应用较为普遍[9]。CT技术开展费用低、时间短,适用于基层群众膝关节损伤诊断,并且应用时间较早,能够满足膝关节损伤一般临床影像诊断需求。CT技术与人体组织影像信号反馈效果相关,复杂组织CT影像成像效果要相对较差。MRI技术是近年来新型影像诊断技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捕捉人体生物信号,构建影像图像,适合结构更为复杂的人体内部影像资料获取。膝关节构成复杂,组织易于遮挡,因此MRI技术诊断方法更适合膝关节损伤的诊断。

潘家平等[10]在相关研究中认为,CT与MRI技术均属于无创检查方式,应用后能够避免对患者膝关节造成损伤,分别运用X射线成像技术与磁共振技术完成病变处扫描工作,由此获得检查结果与组织处构图。赵向春[11]在研究中认为CT与MRI技术虽然应用频率均比较高,但在膝关节等复杂病变处诊断中,两种不同的无创检查方式,应用效果上仍然有一定差异。王长青等[12]在研究中认为MRI在膝关节诊断中效果要好于CT技术诊断。朱琴等[13]在相关研究中也对MRI技术诊断方法应用优势进行了肯定,认为其在复杂结构组织无创诊断中,避免了组织遮挡导致的影像质量不佳问题。

本次研究中对两种常见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影像研究,对比CT技术诊断与MRI技术诊断应用价值及灵敏度,主要选择检查结果与数据分析两项进行观察。检查结果能够判断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应用后与关节镜金标准检查的差异性,数据分析能够从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漏诊率等多个方面对诊断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判断。通过研究可以发现MRI技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软骨损伤灵敏度高,诊断结果与金标准差异性小,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数据差异原因主要在于MRI诊断是通过磁共振成像原理反馈膝关节软骨、半月板病变信息,CT技术主要是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膝关节获取组织成像信息,由于软骨、半月板相比于其他骨组织密度小,并且关节腔结果较为复杂,因此应用CT诊断效果要差于MRI技术[14]。此次研究同刘楚芝等[15]研究观点相一致,均认同MRI在膝关节损伤中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半月板、软骨损伤中采用CT技术诊断、MRI技术诊断均能够起到阳性筛查作用,但MRI检查准确率、灵敏度更高,接近关节镜检查结果,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软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半月板损伤怎么办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
半月板,不运动也能受伤!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