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

2022-06-11 17:35唐小红
科技风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图书馆互联网+

摘 要: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们踏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图书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场所,新环境下要充分意识到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建立图书馆服务新业态,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本文以重庆图书馆为例,首先概述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新特征;再次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路;最后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创新发展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率先提出“互联网+”理念,短时间内在全国、各领域掀起了“互联网+”研讨热潮。图书馆作为信息知识的整合、分析、服务机构,新环境下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影响图书馆服务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图书馆发展,在此形势下,加快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性概述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对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图书馆作为大型公共服务场所,承担着为民众提供阅读、学习、科研、交流等诸多方面的职能。“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阅读资源越来越丰富,这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图书馆要充分意识到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加深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推动图书信息化建设,促进图书馆服务转型、技术升级,方可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民众对于知识的获取及阅读。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加快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文化事业建设,推动书香社会、书香中国构建,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服务,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在最初阶段,图书馆主要是为民众提供阅读消遣的场所,随着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逐渐成为民众获取知识、学习探索的重要场所,这必然对于图书馆服务范围、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民众对于图书馆高标准、新要求,要加快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范围,共享资源资料,在提高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图书馆事业良好发展。

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務新特征概述

(一)跨越性——多学科跨界融合

“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图书的跨界融合也成为必然,互联网则为其提供重要的帮助,“互联网+”图书馆,是跨越融合的重要体现,在这其间,无论是资源,还是服务,均成为跨越融合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知识单元不断细分,图书馆在作为多专业知识集合的信息库,具备较强的延伸性、综合性,所以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应遵循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整合、分类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增加图书馆知识内容。“互联网+”环境下,赋予了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开发无尽的想象力,如实体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线上图书馆、线下图书馆等,图书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能够和多种业态相互整合并形成全新的知识单元,如:图书馆+新媒体、图书馆+社区等,这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界限,图书馆服务进一步细化。

(二)参与性——用户主体特征凸显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读者满意度、体验度。“互联网+”文化行业的融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欢迎,如知乎论坛、豆瓣网、喜马拉雅听书等,这些新型知识社区均充分突出了用户的主体性,读者能够充分参与到知识平台的设计、管理、使用中,这赋予了其更强的活力。“互联网+”的活力,来源于创新,创新的活力,则来源于大众。“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应凸显读者参与性、交互性,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消除读者身份、空间、时间的束缚,营造更加开放、平等的阅读空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自主定义、选择、创建,甚至能够自由转换角色及需求,提高读者主动管理、维护、更新图书馆知识的意识,读者充分参与到其中,赋予其满足感、参与感,有助于激发图书馆发展活力。

(三)开放性——大数据架构下的虚拟生态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的特征,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和传统业态的深度融合,资源壁垒、技术壁垒被打破,实现了优势叠加,价值得到了翻倍增长。“互联网+”图书馆,赋予了图书馆开放性特征,图书馆和实体产业之间不再孤立,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实现了流通共享,图书馆也实现了和新媒体、智慧城市的结合。“互联网+”图书馆,是实体与虚拟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虚拟的开放窗口,发挥移动互联技术优势,精准的知识服务延伸到多个领域、行业当中,有助于促进图书馆知识咨询产业化运作。同时,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技术,信息资源存储能力、提取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将会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拓展了服务要素和范围,内外部生态融合并逐渐开放,构建了以大数据架构的虚拟生态环境,这将会无限延伸图书馆服务效能。

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思路分析

(一)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在服务转型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新型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展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因此图书馆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加快图书馆和读者的深度融合,结合读者根本需求和意见建议,优化工作流程及服务模式,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出各项技术的价值作用,如应用大数据技术,掌握读者阅读倾向,进而对馆藏资源进行优化补充,确保馆藏资源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并不仅仅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服务读者,而是要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赋予读者主动权、参与权,确保图书馆服务更加契合读者的需求。例如,读者参与到新书采选环节,定期举办展览和讲座,以及定期开展读者座谈会,倾听读者的意见建议,进而优化创新服务理念、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

(二)构建智能互联互通的服务模式

据调查,目前我国有2/3的图书馆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馆藏资源自助借阅,这使得图书借阅更加便利化,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例如,重庆图书馆提供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线上借书、线下配送”“你閱读,我买单”等服务,这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所受到的时空限制,读者登录重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即可享受在线的以借代购服务,并且可通过微信办理读者证、预约新书,由物流配送到家,实现足不出户借阅新书。“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图书馆智能化发展。要重视对实体服务功能的优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构建图书馆自助服务平台,为图书借还工作提供便利和帮助。除此之外,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大虚拟服务供给,借助新媒体、移动、数字服务,将线上线下服务相联结,推动图书馆智能互联互通发展,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

(三)构建多维立体综合的服务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读者对于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应“图书馆+阅读推广”为抓手,建立多维立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服务。图书馆应将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化,积极建立、优化、创新专题讲座、视频展播、用户征文、知识竞赛、亲子阅读、图书漂流、网络互动、草根演讲等一系列的阅读推广内容及推广方式,并将一些创新性的元素融入其中,提高读者参与度,树立良好的口碑。同时,图书馆应积极建立总分馆制,这有助于提升服务辐射力,在现有分馆、流动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置24小时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加强图书馆和学校、企业、社区之间的联结,有助于促进资源共享。此外,图书馆应重视全媒体平台构建,将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阅读活动深度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激发阅读推广活力。例如,重庆图书馆定期举办大型亲子阅读推广活动——“格林童话之夜”,读者通过看童话剧、听故事等方式,走进由格林兄弟构建的童话世界,让读者全方位感受格林童话的独特魅力,如今,“格林童话之夜”已成为重庆全民阅读的重要品牌活动。

(四)构建跨界融合的多元服务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不断拓展馆藏边界,使得音乐、电影、玩具图书馆应运而生。图书馆的跨界融合,有助于实现对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公共图书馆在跨界融合过程中,要重视资源、空间的跨界,例如,重庆图书馆、重庆市盲协、沙坪坝区盲协联合举办无障碍电影观影活动,邀请视障读者齐聚重庆图书馆视障阅览室,一起“观看”无障碍电影《张思德》,帮助视障读者获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图书馆应尝试对多种职能的整合再造,培育发展活力。例如,重庆图书馆快乐阅读体验课,以图书馆+学校的形式,全面培养少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再如,重庆图书馆和科技馆深度融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信息化服务上实现了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互链互推,并联合打造了“科普大篷车+流动图书车”同步行动的“科技人文直通车”系列活动,为提高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能力。

四、“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创新发展措施探讨

(一)制定“互联网+”图书馆政策

“互联网+”环境下,为推动图书馆创新发展,要高度重视各项政策的制定与更新。图书馆应充分结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的条款,并购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互联网+”图书馆政策、协议及标准,深入探讨分析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所可能涉及的安全、知识产权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出台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保护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科学数据收录存储权,并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为“互联网+”图书馆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与制度保障。

(二)优化完善网络技术管理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应高度重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促进智慧图书馆构建。要进一步理清服务、业务流程,防止线上工作和线下工作两者出现脱节及服务盲区。要强化细节性服务工作,更新终端设备,保证其便捷性,同时对读者用户进行培训,掌握操作技能。要重视读者在线咨询的完善工作,帮助读者解决阅读难题。要重视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建设,应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保障图书馆网络安全,减少木马病毒的入侵和黑客攻击,保护用户数据及隐私信息,避免馆藏资源、数据信息丢失、泄露、被破坏,保障图书馆各项资源安全性与完整性。

(三)坚持分类分级指导和均等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促进了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智能化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图书馆借阅缴费时取消了现金支付,给少儿、老年群体造成了不便,所以公共图书馆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应禁止“一刀切”,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诉求,兼顾差异,加强宣传和指导,始终坚持分类分级原则,为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进而满足不同群体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满意度及服务水平。

(四)加强社会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创新发展过程中,开放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图书馆应提高合作意识,加大合作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自身服务效能的提升。图书馆可以和政府、学校、社区等进行资源、活动、服务、管理合作,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五)加强馆员队伍建设管理

图书馆发展与服务,离不开馆员队伍的支撑,馆员自身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推动图书馆健康有序发展,要高度重视馆员队伍建设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招聘,面向社会及高校,公开招聘复合型人才,做好对应聘人员的选拔工作,保证其满足各项工作需求,并结合专业特长合理安排岗位,保障工作质量。另一方面,要强化对馆员的培训,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时定期地落实对全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范围,掌握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操作技巧,并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出馆员的价值作用,落实权责机制、考核价值、奖惩机制,提高馆员服务意识和积极性,促进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知识服务场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图书馆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新时期、新环境下,图书馆要紧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强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并完善发展保障措施,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图书馆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易宁.“互联网+图书馆”的延展维度与新思路[J].图书馆,2017(10):7075.

[2]贾双双,马秀峰.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16(11):8184.

[3]陈阿霞.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5):136137.

[4]王瑜,郭志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3):7374.

[5]朱芳辉.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既是服务创新也是转型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0):166167.

[6]赵静.基于用户需求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提升策略的案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84.

[7]卜靖宜.“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创新及其在医学图书馆的实践[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12):5255.

作者简介:唐小红(1980— ),女,汉族,重庆人,本科,图书资料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图书馆互联网+
图书馆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