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韵赏非遗

2022-06-12 01:32郭小旭
乡村地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族铜鼓木屋

郭小旭

初春时节,都柳江碧绿的江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古树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一处宽敞的河滩边,错落有致的干栏式木屋点缀在山脚。随行的朋友告诉我,这个依山傍水的村落便是榕江县兴华水族乡八蒙村。

八蒙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环境优美的水族村寨。它背靠青山,八蒙河穿村而过,在村口与都柳江交汇。真可谓青山绿树,碧水木屋,美如图画。

沿着干净的村道走进八蒙村,幢幢木屋散发出古老的年代气息。年轻的村支书王炳凤告诉我们,据族谱记载,八蒙水寨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自水族先祖挑选了这个两水环绕、古榕拥抱、翠竹映衬的宝地安家后,八蒙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地方,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不同于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这里依然是一幅岁月静好、世外桃源的模样。

“铛、铛、铛、铛、叮、铛、铛……”从村边一户人家传来一阵有节奏的鼓声,我们循声来到了一幢木屋二楼。只见一群身着粉色水族衣服的姑娘在一位老人的指导下,正围着一个黑色铜鼓练习打击表演。

水族群众以拥有铜鼓为荣,铜鼓被水族群众视为传世珍宝,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在水族重大节日、祭祀、丧葬等活动中,铜鼓演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铜鼓演奏分为节日演奏和丧葬演奏两种表演形式,寓娱乐、驱邪、赐福之意。

精通铜鼓演奏的水族老人王炳西告诉我们,一套铜鼓主要由一个空心铜鼓、木槌、竹编和木桶组成。演奏时,用绳系着铜鼓的耳柄,悬吊在离地一尺左右的高度,由两个人一起演奏。其中一人右手执鼓槌弯腰敲击鼓面中心位置,左手执竹编敲击鼓腰做伴奏音,另一人双手用木桶对着鼓身内部一前一后摇动,以此调节空气气流。二人相互配合,发出美妙的声音。

铜鼓演奏是一套专门的技艺和学问,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使敲击铜鼓的节奏和竹编的伴音、木桶的气流调节及皮鼓的伴奏融为一体。

随着年轻人外出读书和生活,村里会演奏铜鼓的人逐渐减少。为了将铜鼓演奏更好的传承下去,王炳西老人常常抽空教村里的年轻人学习铜鼓演奏技艺。

在老人热情地邀请下,我们也当了一回学徒,体验了一番铜鼓演奏。对初学的我们来说,演奏效果可想而知,但学习的过程甚是有趣。尤其是近距离欣赏老人家的演奏,我们领略到水族铜鼓演奏技巧的精妙,以及鼓声的震撼。

在村支书王炳凤和水族女孩王炳休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村寨,听到了许多关于村寨的故事和水族传统习俗,还有幸遇到了水书先生潘井刚老人,见到了被誉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族水书。

水书是水族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水家人的易经”,记载着千百年来水族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哲学、天文、地理、历史、语言等多学科知识,以及民族宗教、民族习俗、伦理道德、传统医学等涉及水族人民生产生活各个层面的智慧结晶,是研究水族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天文历法、语言文字、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珍贵典籍,堪称“水族百科全书”。

潘井刚老人家珍藏着一本本陈旧泛黄的水书,这些宝贝述说着八蒙水族悠远绵长的历史。潘井刚老人告诉我们,水书传承非常困难,除了靠手抄古文字,还需要水书先生口传心授。“以前水书是家族内部传承,传男不传女,外人一般也很难见到。现在观念开放了,我也乐意将自己所传承的水书继续传承下去,教授愿意学习的年轻人,不管男女。”

一路陪伴我们的水族女孩王炳休是一名老师,对学习和传承本民族文化颇有兴趣,时常趁著假期,向寨子里的老人讨教,学习刺绣、铜鼓及水书。

村里老人们一点儿也不吝啬传授技艺。对他们来说,村里的年轻人爱学习,对民族文化感兴趣,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情。老人们希望年轻一代在外发展的同时,能够把自己民族的东西传承下去,不要丢掉自己民族的魂和根。

在八蒙村游览一整天,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山清水秀的乡村美景,淳朴可爱、热情好客的水族同胞,以及蕴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铜鼓、水书……我想,所谓的世外桃源,也不外如是了吧!(责任编辑/谢予谦)

村寨信息:

区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水族乡八蒙村

交通:贵阳—厦蓉高速—城北大道—356国道—321国道—八蒙村

乡村特色:铜鼓演奏、水书08223E6E-B24D-4133-90BA-A7B6F253B8AD

猜你喜欢
水族铜鼓木屋
日照水族舞蹈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
木屋小镇:岛屿·丛林·小木屋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木屋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东兰铜鼓响八方
民族文化有传人
上帝的水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