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风险预测指标分析

2022-06-13 07:35苏忠剑陈延菲刘兴祝肖颖李斌张兴
系统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淋巴细胞

苏忠剑,陈延菲,刘兴祝,肖颖,李斌,张兴

昆明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昆明 6501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中小血管炎变, 尤其是冠状动脉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儿童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儿童获得性冠状动脉病变的首要病因[1-2]。 川崎病所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中等以上动脉瘤,其血管壁存在不可逆性破坏,恢复可能性小,严重时可引发患儿死亡,危及患儿生命安全[3-4]。按照目前国内外诊疗指南,于川崎病急性期,给予标准化治疗(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大剂量阿司匹林), 可缓解患儿因疾病所致的症状反应, 抑制炎症因子产生, 抑制疾病对血管、冠状动脉组织结构破坏性,阻断病情进展,从而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致死率[5-6]。 但就既往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川崎病患儿行标准化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概率仍然较高, 且出现血管壁不可逆性破坏,预后恢复不佳,降低患儿机体健康水平的同时,干扰其预后成长[7-9]。 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5年 1 月—2021 年 6 月收治的 500 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 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风险预测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此为临床疾病救治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收治的500 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纳入对照组(300 例),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纳入观察组(200 例)。对照组∶男175 例,女 125 例;平均年龄(2.42±0.15)岁。 观察组∶男 104例,女 96 例;平均年龄(2.27±0.33)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①该院5 年内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患儿;②均为初次患病,病程资料及个人信息采集完整; ③入院后均完善超声心动图检查; ④预后行回访,回访时间3 个月及以上;⑤在患儿家属知晓并详细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同意加入课题研究。

排除标准: ①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左室肥厚等疾病患儿;②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患儿;③伤寒、猩红热、白血病、败血症等发热性疾病患儿;④依从性差,预后回访失联患儿。

诊断标准:①川崎病:参照2017 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治疗及长期管理》诊断标准作为依据;②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2012 年制定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资料采集 对该院接诊的500 例经确诊为川崎病患儿进行一般资料采集,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居住地、民族、出生史、既往手术外伤史、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

1.2.2 风险因素整理 所有患儿自发病后均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急性治疗。对患儿发热时间、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 反应蛋白、血沉、血脂、纤维蛋白原、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BNP、电解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MPVLR)等指标进行统计。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n(%)]

2.2 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对比

两组发热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余临床症状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对比()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表现对比()

组别 发热时间(d)对照组(n=300)观察组(n=200)t 值P 值7.42±1.29 11.33±1.08 35.385<0.001血小板计数(×109/L)542.42±234.44 530.17±268.05 0.540 0.589白细胞计数(×109/L)纤维蛋白原(g/L)总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17.04±2.34 17.69±5.25 1.883 0.060 5.12±2.04 5.39±1.95 1.476 0.141 3.26±1.08 3.17±1.42 0.803 0.422 1.56±0.79 1.68±0.57 1.851 0.065低密度脂蛋白(mmol/L)2.68±0.53 2.75±0.46 1.524 0.128血清钾(mmol/L)3.89±0.56 3.91±0.44 0.425 0.671 C 反应蛋白(mg/L)69.65±39.11 75.50±24.68 1.880 0.061

2.3 相关因素分析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两组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丙种球蛋白抵抗、川崎病类型、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口腔黏膜改变、淋巴结肿大、皮疹、NLR、PLR、MPVLR 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因素分析[n(%)]

3 讨论

川崎病全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该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至今尚不明确,其以持续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双眼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对人体生理机能及血管组织结构存严重损害性[10-11]。 川崎病发病人群集中在低龄儿童,以5 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因疾病自发病后,可引发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 加之该年龄段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极易累及心脏冠状动脉,使其产生病理性改变,损害患儿心脏功能的同时,诱发血栓、动脉狭窄等情况,进一步发展,有较大概率造成患儿死亡,干扰患儿生存期限[12-13]。

临床对川崎病的治疗, 以给药丙种球蛋白为首选方式,该药物具有消杀致病菌、病毒,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等作用,给药后,药物所含免疫球蛋白,可促进抗体和抗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以此提高人体疾病抵抗力,抑制体致病菌、病毒滋生,因此应用于川崎病治疗中,丙种球蛋白能够管控、减轻患儿机体所存在的感染性症状反应, 以此降低疾病对患儿心脏冠状动脉影响性,维护其心脏功能,从而使疾病危害性减轻。但在既往治疗中发现,部分川崎病患儿在给予其丙种球蛋白治疗后, 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概率仍较高[14-15]。 因此,为明确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该研究分别选取300 例川崎病患儿和200 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开展研究,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等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中,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发热时间相对较长, 危险因素分析中, 观察组丙种球蛋白自发病7 d以后用药138 例(69.00%)、有丙种球蛋白拮抗96例(48.00%)、 川崎病类型为完全型川崎病 92 例(46.00%)、血红蛋白>100 g/L 共 143 例(71.50%)、红细胞沉降率<75 mm/h 共 161 例(80.5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3 共 148 例(74.00%)、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PLR)≥117.7 共 184 例(92.00%)、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淋巴细胞 (MPVLR)>6.45 共180 例(90.00%)、白蛋白>35 g/L 共 158 例(79.00%)、口腔黏膜改变共 40 例 (20.00%)、 淋巴结肿大共59例(29.50%)、皮疹共 69 例(34.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上述指标项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存在影响性。 这与杨艳章等[6]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相关危险因素与发热持续时间>5 d、血红蛋白(104.65±10.02)g/L、血小板计数(14.72±5.39)×109/L、红细胞沉降率>40 mm/h、存在丙种球蛋白拮抗等有关”的结论一致。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中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亚群是炎症的典型标志,中性粒细胞计数反应持续的炎症反应,淋巴细

胞计数被认为是免疫调节反应的标志, 血小板计数反应炎症途径的活化, 基于川崎病患儿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失衡基础,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 (PLR)、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MPVLR)是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之间平衡的标志, 对川崎病冠脉损伤及免疫球蛋白抵抗具有较大的预测价值[16]。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 其成因与丙种球蛋白用药时间、患儿发热时长等具有正相关性,原因分析如下:①及早给予患儿治疗用药,可于发病早期,使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疾病影响性,但如若未及时就诊行临床治疗干预,随病情进展,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同时疾病累及影响增大,由此干扰临床疗效;②病情进展后,患儿机体状态、生理机能等方面均在病情影响下显著下降,诱发电解质失衡、凝血系统功能异常, 加之川崎病对血管组织结构存破坏性,因此,导致患儿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概率[17];③幼儿在该年龄段各组织器官及系统功能尚不完善,相比成年人较为薄弱,自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致使多器官受累, 从而加剧疾病对机体影响性及破坏性[18]。 因此,对于川崎病初诊患儿,如合并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 诸如发热时间>7 d、 血红蛋白降低、皮疹等,可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在疾病早期阻断炎症风暴,减轻血管结构破坏程度,从而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

综上所述, 结合川崎病临床特点及发生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给予患儿丙种球蛋白对其进行救治, 以此控制病情进展, 降低川崎病对患儿机体健康及心脏冠状动脉影响性,使川崎病并发症发病率有效降低,提高临床疾病治疗有效性,促进患儿疾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淋巴细胞
低氧暴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54亿元!东方海外订造5艘2.3万箱超大型船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保卫人体的巡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