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县春耕备耕及早稻生产调研报告

2022-06-14 01:00李添喜
老区建设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晚稻早稻春耕

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粮食安全各项决策部署,笔者深入永修县开展春耕备耕及早稻生产发展调研。通过现场考察、交流座谈、上门走访等形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综合调研情况,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春耕备耕及早稻生产基本情况

近年来,永修县紧扣粮食安全主线,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住粮食生产主动权,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5亿斤以上,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的“永修模式”不断奋进。

(一)早稻生产有序开展。2022年已落实早稻播种面积8.5万亩,同比增长0.1万亩,增幅为1.17%。统筹2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早稻生产,重点用于早稻种植和育秧工厂建设补贴,单个育秧工厂连栋大棚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早稻育秧面积达到1000亩,目前6家早稻育秧工厂已建设完工,正在开展育秧;要求各乡镇早稻种子采购比例不低于任务的60%,目前各乡镇统一采购早稻种子45.8万斤,已全部免费提供给早稻种植户,近期已陆续开始播种。

(二)经营主体情况稳定。通过对98家种植大户、254家专业合作社、40个家庭农场进行调研。全部调研对象均已做好春耕计划并着手备耕事宜,共承包土地24.9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2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2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4.31万亩,其余为棉花、茶叶、中药材等作物,相较于去年种植面积波动不大,春耕面积相对稳定。

(三)农资市场储备充足。该县耕地面积约为40万亩,春耕化肥需求量约4800吨。本地市场主要供应的化肥品种有45%复合肥、48%复合肥、尿素等,现阶段农户化肥储备不多但市场准备充足,复合肥储备2700吨、尿素储备1600吨、钾肥储备60吨。由于尿素的使用不利于优质稻生长,同比尿素储备量有所降低;钾肥的供应受国际局势影响,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钾肥均为往年存货,整体而言库存加上补货能满足春耕需要。其余农药储备300吨、农膜储备160吨,可满足全县春耕生产需求。

(四)农机备耕保障有力。该县现有农机总动力40.81万千瓦,同比增长3.03万千瓦,已对春耕生产的农业机械进行检修、保养和调试,保障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春耕生产中。截止目前,维修保养各类农机具790(台)套,预计投入春耕生产的总农机具达6200台(套),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县农业春耕生产机械化需求。

二、春耕备耕及早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化肥价格涨势明显。一是持续涨幅大。自2021年7月始,化肥价格持续攀升,中途虽有小幅度下降,但整体仍呈上升态势。经过对16家化肥经营门店价格统计可发现,近一年,复合肥的零售价格上涨约1100元/吨,尿素的零售价上涨约1000元/吨,涨幅均超过50%,农户到手价格相比去年每袋(50公斤)上涨50~55元,而钾肥零售价更是高达4200元/吨。二带动涨价多。化肥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化肥仓储、化肥运输等相关行业价格的上浮,预计全县粮食种植的化肥使用成本相较于去年上涨超300万元。种粮农户每亩农资成本增加60元左右,特别是种粮大户,1000亩就要增加成本6万元,严重影响种粮大户种粮积极性。三是资金压力大。随着化肥价格持续走高,农资企业、零售网点的储备成本都不断增加,县本级化肥贴息扶持效果十分有限,再加上资金回笼速度慢与利润低等因素使得农资企业、经营网点在化肥储备上所要承担的资金压力远胜往年,这也导致今年的化肥储备量相较往年有所减少。

(二)水稻种植利润薄。一是成本高。经调查分析,2021年修水县早稻平均每亩成本约900元,其中农资成本约为380元,田租250元,机械成本200,其它成本70元;每亩产量430公斤,按2021年早稻市场价1.34元/斤,折合每亩盈利约200元。此外,经测算,在风调雨顺的正常年份种植双季稻产亩均效益在372~710元之间,效益最低的是“早稻人工栽插+晚稻直播”模式,亩效益为372元;效益最高的是“早稻人工抛秧+晚稻人工抛秧”模式,亩效益可达710元。但如遇灾害发生年份,早晚稻产量急剧下降,双季稻生产不仅没有效益,甚至可能亏本。二是投劳多。相较一季稻,双季稻劳动力投入明显增加,尤其是“双抢”季节,气温高、时间紧,劳动力不仅价格攀升,而且十分难请。三是风险大。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早稻直播易受倒春寒影响,2021年该县早稻直播面积占85.8%,4月上旬倒春寒造成大量烂种、死苗现象,对早稻产量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有不少种粮大户因基本苗严重不足,后期进行了重耕播种。晚稻则有遭遇寒露风的风险,2020年该县晚稻生产遭遇重度寒露风天气,全县有上万亩绝收,减产50%以上占早稻面积的60%以上。

(三)机械化率有待提高。一是安全生育期较短。该县地处东经115°82ˊ、北纬29°03ˊ,逼近双季稻区北端,种植以籼稻为主,早稻全生育期在105~115天,晚稻全生育期在110~120天,而这一稻作域的籼稻安全生育期只有176~212天,该县逼近区域北端,生育期应在190天以内,因此要种植早晚稻必须通过工厂化育秧育苗移栽、发展机械化解决安全生育期不够的问题。二是农机补贴不到位。从2021年开始,上级部门下达该县的农机购置资金严重不足,部分购买的新农机具没有得到国家补贴。去年补贴资金1098万元,补贴资金缺额400万元;今年下达补贴资金800万元,预计补贴资金缺额在1200万元以上。三是机抛投入巨大。目前插秧主要通过机抛、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三种模式,受劳动力资源的制约,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两种模式相对投劳大,逐渐会被机抛取代。经测算,该县8.5万亩早稻,应保有抛秧机200 台,一台抛秧机加上配套设备“播种流水线”需16.3万元,配置2万张秧盘,需2.6万元,但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7.5万元,农户还需花费11万元多,按200台保有量需2200多万元左右,投入巨大。

三、推进春耕备耕及早稻生产的意见建议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的基础保障,为确保地区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任务,解决早稻生产短板、减少早稻种植风险,实现早晚稻生产的顺利发展,为上级决策起到参谋助手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早稻补贴力度。早稻生产难,主要难在种植户意愿低,而种植户意愿低主要是因为高风险低收益。要加大种植户政策补贴力度,科学测算早稻生产成本,从种子、农资、机械等方面制定相应补贴政策,降低种植户成本。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发改、市监、农业农村等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资价格监测,规范农资经营行为,防止扰乱农资市场价格行为发生,对囤积居奇、恶意涨价等行为严厉打击;加大农资打假力度,确保春耕期间假劣农资不下田,降低种植户风险。鼓励种植大户联合与农资公司对接,以团购、直销等模式购买农资,既保障农资供应,又能降低购买价格。

(三)加强育秧工厂建设。育秧工厂是提升禾苗质量、缩短农时的重要措施,要大力发展推广育秧工厂模式,加大育秧工厂补贴力度,让种植户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建设育秧工厂。积极推动蔬菜大棚建设与育秧工厂相结合的模式,做好蔬菜大棚改造提升,增加大棚“轮作”能力;把小拱棚育秧作为工厂化育秧的积极补充,切实把直播面积降下来。

(四)降低早稻收获风险。一方面,大力推广早稻保险,农业部门应主要牵头与保险公司对接,针对早稻生产风险问题,推出抗天灾、保产量、保价格等新型农业保险,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筹的模式,推动保险覆盖面。另一方面,做好仓容腾空,为早稻收购做好准备,加强价格监测,一旦触发托市价格,立即启动最低价收购,降低种植户风险。

(五)发展“稻+”轮作模式。积极发展稻虾轮作模式,在不影响粮食安全基础下,提高亩产效益,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经测算,早晚稻其它种植模式的效益在465~710元/亩之间,而“一季稻+油菜”模式的平均效益在800元左右,两者相差90~335元。稻虾轮作预计亩产效益更高。将继续推进“稻+”轮作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双赢。

作者简介:李添喜,永修县政府办副主任、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研究生。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晚稻早稻春耕
永修:春耕备耕忙
晚稻帖(外一首)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广州乘车海南路上
伴着花香闹春耕
育苗繁忙助春耕
Artist Focuses on Beautyof Jiangnan
丰收的田野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