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纤维化病人的生活护理

2022-06-15 22:08周鹍
家庭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纤维化心血管心肌

周鹍

心肌纤维化是心肌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引起的心肌间质扩张,多种疾病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肌纤维化主要引起心肌僵硬度增加、收缩力下降、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等,与多种心脏疾病有密切关系,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早期预防心肌纤维化有助于预防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除了使用抗心肌纤维化药物以外,生活护理对于心肌纤维化的防治同样起重要作用。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呢?

1.清淡饮食。我国居民膳食中的钠来自家庭烹饪用盐,其次为高盐调味品。高盐饮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长时间的高盐饮食易导致血压升高,也可以直接损害心肌组织。清淡饮食有利于预防高血压,降低患者的血压,减轻心脏压力负荷,从而预防心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不仅仅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的人群也应限制钠盐摄入量,建议每天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主要通过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等。同时少吃咸菜、火腿等腌制品,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做到心中有数。

2.营养适度。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营养也越来越丰富,导致一部分人体重超重。研究表明,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流行病。肥胖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同时随着体重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逐渐增加。心肌纤维化、房颤等疾病广泛存在于肥胖患者中。合理膳食可降低人群心肌纤维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提倡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少油炸、油煎、油焖、酱汁等高油高糖高盐食品,烹调方式尽量选择煮、蒸、炖等少油方式,吃饭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过饱。

3.规律作息。规律作息对于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人体的血压、激素分泌都有一定的昼夜节律,作息时间不规律可使血压发生波动,还可能导致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长此以往,心脏和血管发生结构及功能变化,最终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每天睡眠时间在6~8小时,晚上10点到10点半是入睡的最佳时间,尽量保证作息时间规律,不熬夜,精神放松,睡眠时避免光线过强,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4.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吸烟的危害是低剂量、长期持续的慢性化学物质累积中毒过程。研究发现,吸烟者戒烟后,烟对身体的毒性作用会慢慢消失,故戒烟的益处是肯定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风险,避免心肌纤维化改变。同时,被动吸烟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过量饮酒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少量饮酒对心血管的利弊还存在争议,建议尽量不饮酒。如饮酒,应选择低度酒并保证量不能过多,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每日饮酒量白酒应少于50毫升,葡萄酒少于100毫升,啤酒应少于300毫升。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强烈建议戒烟,尽量不饮酒。

1.情绪稳定。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抑郁症、焦虑情绪及精神紧张等心理状态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精神心理因素在心脏病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可导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同时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压力,可能来自工作、学习或家庭关系。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在一定压力下工作学习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但是必须注意自我调节,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避免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各种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首先是尽量避免负性情绪,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正视现实生活;其次是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必要时主动向家人朋友交流倾诉,或者向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2.劳逸结合。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较前明显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高强度的工作,加班已成为常态。工作时间延长,业余还要学习各种职业技能,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工作压力对我们情绪、行为以及身体等方面均产生消极的影响。工作压力对情绪的消极影响表现在降低工作者对组织的承诺、内在满意感,以及工作动机,并出现离职倾向,严重者甚至出现情感衰竭。对行为的影响可表现在缺勤、离职,以及工作绩效降低,甚至消极工作,对某些领域工作的人群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工作压力在身体上产生的消极后果是各种生理上的不适,如抑郁状态、严重头疼、头晕、疲劳等,长此以往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当出现上述情绪、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时,我们就要警惕是否劳累过度。劳逸结合是关键。在几小时的连续工作时间中,抽出1个小时去休息,不仅身心得到放松,还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好的睡眠有益于疲劳的大脑恢复活力。不急于求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提倡突击学习、熬夜学习工作等行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工作亦如此,我们提倡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但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应尽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

3.适当运动。体力活动不足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成为当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体力活动不足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将体力活动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适度运动对于健康的益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利于降低血压,建议非高血压人群或高血压患者,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常用运动时最大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钟)=220一年龄]的60%。70%的运动。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适度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改善糖脂代谢。适当运动是减轻体重的有效方式,能帮助肥胖者控制体重,改善生理功能紊乱。除此之外,适当运动还能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及骨質疏松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建议大家根据自身年龄、健康状态等情况制定运动计划,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既能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同时避免各种运动损伤及危险情况的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及活动不便等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避免发生危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的发生发展,同时能减少部分药物的使用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值得大力提倡推广。

猜你喜欢
纤维化心血管心肌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