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2022-06-15 22:08周燕
家庭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骨骼骨质疏松症骨质

周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的骨骼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原因主要包括体内激素水平下降、钙元素摄入不足和缺乏运动等。由于此病治疗周期长,不仅给老年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还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关爱老年人健康应该从预防骨质疏松做起。

1.鈣量流失。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人体骨骼受到危害时,必然导致骨骼中的钙含量减少,从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体自身很难感知到骨骼发生的细微变化,所以早期骨质疏松没有相对明显的症状表现。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此时人体的钙流失已经达到了50%以上,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

2.引起并发症。患有骨质疏松者,尤其是老年人,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状,例如肺部感染、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3。引起身体疼痛。骨质疏松症的明显症状是患者出现骨头疼痛或是肌肉疼痛。患者最主要的疼痛部位集中在腰部和背部。骨质疏松症早期的疼痛类型属于间歇性疼痛,但随着病情后期加重,会转变成持续性疼痛。尤其是老年人,夜间疼痛感会异常加剧,给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4.造成脱发、牙齿松动。大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易引起身体出现头发脱落、牙齿松动的症状。牙齿过早脱落、身体疼痛的加剧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例如在睡眠质量以及营养的摄入方面。

5.引发骨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是患者容易发生骨折。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钙质流失,骨质变脆、疏松。骨质疏松引发骨折后愈合困难,需要长时间卧床疗养,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出现精神抑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部分老年患者自身还患有呼吸循环系统相关疾病,会增加死亡率。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由于骨骼年龄老化或女士绝经引起的退行性变;继发性骨质疏松,受到某些药物、疾病、活动异常等原因导致;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于青春发育过程中的儿童或少年,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2~16岁。

1.补充钙元素。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注意饮食健康、合理补钙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老年人没有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前,必须及时补给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建议老年人在每天饮食中摄入足量富含蛋白质、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鸡蛋、豆制品、鱼肉等。充足的营养摄入能够强健骨骼,维持身体骨骼健康。为了充分满足老年人日常钙量的需求,还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制品。

2.适量运动。老年人适当运动能够强筋健骨。运动能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肌肉在收缩与扩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刺激骨骼,促进骨质形成,降低骨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因此,建议老年人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选择太极拳、慢跑等运动方式。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应当每天辅助其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

3.预防老年人摔倒。老年人即便没有骨质疏松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注意避免摔倒受伤。老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损伤后,会导致体内的钙质流失。假如身患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的疼痛会更加剧烈,治疗起来也相当困难。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避免受伤的意识。在老年人日常生活环境中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预防老年人摔倒,如防止地毯出现松动、提升屋内照明亮度、在卫生问或楼道增设扶手等。

猜你喜欢
骨骼骨质疏松症骨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骨质疏松知多少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骨骼和肌肉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