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留痕北京坊

2022-06-15 00:48李春玉
北京纪事 2022年6期
关键词:前门大街北京

李春玉

一条古街融汇东西方建筑文化,快门按动,留下了美景,阅读着城市的记忆。漫步其中,曾经古老商业街留下的热闹非凡仿佛犹在,而明明眼前出现的却是走在国际前沿的时尚感、律动感。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视角,携着不同的心绪,在这里收获的也是不同的感受。如果问真的有这么一条街、一条胡同吗?答案是肯定的,它的名字便是“北京坊”。

提起北京坊的名字,很多人或许会误与牌坊联系到一起,因为此地与前门大街紧邻,所以很容易联想到前门大街那座颇有气势的牌坊。其实此坊非彼坊,虽然如今的“北京坊”并非老地儿老名儿,但其名称来源可谓历史悠久。

早先咱的北京城有外城八坊、内城二十坊、皇城六坊之说,这里所说的“坊”是区域性名词,为了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有点类似于如今“街道办事处”的概念。让我们由内而外重新与它们谋面,清代吴长元根据康熙年间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皇帝敕编的《日下旧闻考》编辑整理而成的《宸垣识略》曾记载:皇城在京城中,周十八里有奇。如今的府右街附近还有西安门这个地名,与其对应的也有曾经出现过地名的“东安门”,它们无形中标出了皇城的范围。东、西安门各有三坊,组成了内城六坊,分别为保大坊、仁寿坊、明照坊、积庆坊、安福坊、小时雍坊。包围它们的是内城之坊,《宸垣识略》曾这样记录了北京内城城墙的范围:周四十里,高三丈五尺五寸……它们的分布均围绕城门所展开。为了管理需要及伴随城市发展,外城的八坊也应运而生:正东坊、正西坊、正南坊、正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从它们的名字结合如今的位置,便不难寻找到它们曾经的踪迹。

可以说如今的“北京坊”三个字,并不仅仅代表着一条街、一个区域那么简单,我想设计者为这里如此命名,一定是希望它可以成为城市的代表、光阴的代表、脚步的代表。

确实是这样,北京坊是个不缺古迹与故事的地方,它们又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合影打卡的最好“模特”。在这其中,一座巴洛克风格如宫殿般的小楼坐落于此,它的身材不单充满魅力,更是北京坊的前身——劝业场。

著名作家肖复兴老师在一篇作品中便有这样的描写:“劝业场前后两门,正门在廊房头条,比较宽敞,但我觉得没有后门漂亮。后门立面是巴洛克式,下有弧形的台阶,上有爱奥尼亚式的希腊圆柱,顶上还有拱形阳台,欧式花瓶栏杆和雕花装饰,包子褶似的,都集中在一起,小巧玲珑,有点儿像舞台上演莎士比亚古典剧的背景道具,尤其是夜晚灯光一打,迷离闪烁,加上从前门大街传来的市声如乐起伏飘荡,真是如梦如幻。”

老北京劝业场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00多年前的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京师劝工陈列所”,拥有官办背景的市场承担着民族工商业展示的功能。能够进入劝业场之列的商品均属国货翘楚,按规定必是国人资本、国人经营、本国材料甚至国人做工才可独占鳌头。但也不排斥国外原料与国外技术,只是在这里鼓励国产化与民族工业。

您想想,“国营”背景,卖的又是名特优的国货,这人气儿能不好吗?据记载,当时劝业场与东安市场、首善第一楼、青云阁齐名,被称为京城四大商场。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座白色小楼是1923年由我国近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沈理源先生设计修建,正所谓从里到外的“中国心”。

北京坊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我想除了不少新颖、多样的购物场所外,更因为这里拥有着独特的气质与格调。

这是一家网红书店,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正阳门在蓝天下“慵懒”地晒着太阳,不,这怎会是一种慵懒,完全是一种坐拥历史、纵览古今的自由与自信。同样感受这份自如的是室内的一片书香,以及与书香为伴的人们。他们或是沉浸于书海之中,此时的心绪没准早已穿越到了曾经的古街,那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住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行走其上的人们也会互相打着招呼,互相挑选着心仪的商品,瑞蚨祥、内联升、同仁堂、六必居……文字的海洋、现实的场景同样也会打着招呼,偶尔跳脱书海,远望窗外,一片蓝天、一座古城、一片古都之情……

肆意在北京坊中的除了书香还有咖啡的香气,长期以洋面孔世人的星巴克,入乡随俗一般将现代建筑与京味相得益彰,黄铜色调、原木材料,细节中还会寻找到老北京的古色与古香。一层咖啡香气四溢、二层茶香缭绕、三层小酒怡人,不同风格,相信除了这里,再也寻找不到这样的星巴克了。

一面灰墙,厚实沉稳。小小书吧,融入艺术。天台瞭望,北平浮生……无印良品酒店不单解决了各地朋友住宿需要,独特设计也让这里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花店、水吧、自助空间……不妨试试在这里小驻一下,相信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动与新的惊喜。

北京坊中国风

这样的惊喜是属于这条“胡同”的,这样的惊喜是属于所有来者的。还记得那是一次名为“发现北京”的摄影展,展览中不但有专业摄影师的大作,更有普通爱好者、老百姓的加盟。在這个读图的时代,这些鲜活的镜头语言讲述着北京的故事、展现着北京的生活。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心已沉醉。

那还是在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十月,在北京坊我与一次论坛偶遇,论坛散发着一种力量,一种“文学的力量”,听众徜徉在宋词元曲的悠扬之中,沉浸在中外文学家的文海字舟之上,感受着创作者的心路,共享着文学带来的自如飘逸……同样飘逸的还是国家大剧院在这里举办的多场户外演出,高雅艺术落入古街小巷,共融共享。

这是一条网红之街、魅力之街、文化之街、打开之街。它让我想到了一棵苍天古树,枝繁叶茂,充满活力。这棵树的生命来源不单单来自它的自强不息,不单单来自它日积月累的厚重,久经风霜的岁月,更来自它的兼容并蓄,更来自它对大自然更多元素的肯定与汲取、吸纳与融合,它的臂膀厚重,它的心胸宽广……

猜你喜欢
前门大街北京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X7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前门大街的新和旧
前门大街:品牌“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