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食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索

2022-06-15 10:03辛颖孙尚德彭丹杨趁仙
教育现代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粮油食品情怀思政

辛颖,孙尚德,彭丹,杨趁仙

(河南工业大学 粮油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一 引言

粮油食品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粮油食品加工行业中将承担着产品开发者、工艺优化者、生产实施者和项目管理者等重要角色,并且粮食行业更是“良心行业”,在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大学阶段,更加应该培养其学科意识、训练其行业思维、激发其科技兴国的家国情怀。因此,只有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完善和加强粮油食品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1],才能使其未来在建设活动中具有伦理道德自觉性和行为选择能力。这就需要在培养学生职业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衔接与同向同行,打造完备的职业伦理道德培养链条,组成做好专业思政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2]。

二 粮油食品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释析

(一) 粮油食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内涵和所涉及的内容也随之扩展,囊括了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因此各类课程都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二) 粮油食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针对粮油食品工程学科,我们要践行建设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探索专业教学的新模式,引入教学新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新手段,并且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然而,目前的粮油食品工程学科的本科教育存在一下两个共性的问题,一是学生欠缺行业情怀和工程素养,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与企业生产实践脱节,严重制约学生工程素养的提升,学生对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前沿动态的捕捉能力还不足,不能及时了解,深刻解读国家相关的政策措施,行业思维不敏感,对于科技报国的具体实施无从下手,有满腔的抱负和理想,不知道如何去一步步践行;二是人文社科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在课程思政资源开发方面缺少互动沟通,难以建立人文精神与科技发展完美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思政资源[4]。

因此,面对科技发展、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我们专业课教师要通过自身思想意识转变、课堂设计构思、课程思政素材收集、课堂语言表达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5],面对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理想,使其融入我国粮食行业发展的民族事业的要求,我们要探索行业需求与专业思政有机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找寻协同育人的有效实践途径。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最终实现学科教育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构筑国际竞争的新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要求[6]。

三 行业需求与专业思政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以行业需要为依托,相关技术为线索,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向度,优化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学习技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课前,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课程资源,以任务驱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中内化教学中,结合问卷、案例分析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后拓展环节,以情感驱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行业情怀。

(二) 注重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学科德育”

要结合思政课程建设的“sandwich”理论,将思政元素逐渐渗透到专业课中,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高度融合、专业课与思政课同频共振[7]。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产生行业情怀,科技报国的爱国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保持学科特色,注重基本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考核理念,分阶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基础知识—综合工程能力—工程学科思维—工程素养”的内化学习模式,并同步设置多元考核环节。注重在理论课堂教学中结合行业发展历程、动态及前沿方向,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创新性地提出适应当前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科技发展的新型粮油食品加工技术,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行业、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产生行业情怀,为我国粮油食品现代化加工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四 行业需求与专业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实践途径

(一) 粮油食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课程目标的基准点,强调“价值观塑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和“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四个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和方法[8]。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反向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工程综合素养。学生学会专业知识、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具有“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才是培养粮油食品工程类学生的目的。因此结合粮油食品工程类课程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动态的特点,利用“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建设在线资源,设计翻转课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提升过程性和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并增加课后学生实践环节,对其追踪行业动态、解决工程问题、团队协作及表达等工程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如图1所示)。

图1 粮油食品工程类课程课堂教学涉及路线图

同时,注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主观情感体验,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受到滋养和启迪,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的育人格局[9];在课堂上结合行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结合我国疫情、国际关系新形势下,介绍我国粮油食品加工科技现状,设置拓展知识点的课后自学环节,充分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产生行业情怀,科技报国的爱国思想。

(二) 粮油食品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及案例

1.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科思维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理论知识—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沿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专业课必须结合行业动态和前沿,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踏入行业门槛的基石,行业前沿动态又能丰富完善学生的相关知识体系。教师在此过程中负责引导和答疑,给学生提供数据库的检索关键词、专业论坛的网址、微信公众号、行业的高被引论文、行业中相关企业的录像视频等,以及结合“热点话题”进行的问卷调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技巧。案例:在“影响小麦面筋物理性质因素”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采用此教学模式。由于影响小麦面筋物理性质的因素很多,并且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也比较抽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是很难把这个问题展开讲的,此外,这个知识点也一直是小麦蛋白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非常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此学习任务。教师给学生提供搜索关键词“小麦面筋”“物理场”“糖基化”等,并给出了多篇相关论文。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学习相关资料的情况,就难点问题进行答疑,最终总结出影响小麦面筋物理性质的关键因素。

2.利用热点问题培养行业情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引用当下的“热门头条”,结合社会问题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调研考核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跟踪行业动态,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思维,同时,介绍行业的相关标准,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和素养。案例:疫情期间,张文宏教授:“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不许吃粥”。这是一场动物蛋白PK植物蛋白的大讨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各路专家出面解答。“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们专业课程的视角下,又该如何解读?提出学习专业学科的科学视角。同时要融入“学科德育”,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产生行业情怀、科技报国的爱国思想。“民以食为天”,作为食品行业的教师,更应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从科技兴国的角度,结合行业案例说明科技兴国的重要性,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各行各业都要有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学生产生行业情怀、科技报国的爱国思想。

3.通过内化学习过程进行隐形思政教育。通过融入、嵌入、渗透的方式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造不同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抓住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打造专属课程[10]。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具有粮食大国的国民心态,要结合发展自主品牌、促进内循环等的时代需求,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从科技兴国的角度,结合行业案例,如:我国生产的谷朊粉低价出口到国外,外国人通过挤压技术转化为组织化蛋白后,再以3倍的价格进口到我国,说明科技兴国的重要性,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各行各业都要有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学生产生行业情怀、科技报国的爱国思想。案例:星巴克联手Beyond Meat、Oatly,要在中国卖植物肉了,植物肉汉堡卖的比真的汉堡还要贵,你怎么看?在课堂上做一份小的调查,了解同学们对“组织蛋白”生产和利用的掌握情况,并结合中国本土植物蛋白肉企业“星期零”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告诉同学们,我们也具有自主的组织化蛋白技术,可以打破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在校期间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投身行业、发展科技做好准备。

五 结语

通过建立行业需求与专业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建立、引入融入“学科德育”教育及“多元化评价”的改革,能够解决学生 “专业基础知识不系统”“重理论考核、轻能力综合评价”“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结合少”“学生对行业发展缺乏认知”“学生缺少行业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学生对粮油食品加工行业缺乏情怀”等问题。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技巧;使学生学会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沿方向,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性地提出适应当前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科技发展的新型粮油食品加工技术,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产生行业情怀,明确职业道德和素养,为我国粮油食品加工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粮油食品情怀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努力打造粮油食品行业人才培养高地
欢迎订阅2019年《粮油食品科技》
2017 年《粮油食品科技》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