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联合CBL 教学实践研究

2022-06-15 05:52刘丽茹金翎羽梁波王浩姜海瑞
教育现代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内科医学生导图

刘丽茹,金翎羽,梁波,王浩,姜海瑞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一 引言

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血管内科疾病逐渐成为一类常见病和多发病,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病种,同时,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了需要依靠常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流程之外,临床医生还要大量基础医学知识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研判和临床分析,其临床教学过程和临床学习难度都很大[1],通常是临床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较为系统的诊疗思维,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心内科专业知识,形成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初步的临床诊疗能力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近年来,在传统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思维导图融入临床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实践内容,该方法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细化知识层次和相互关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性和系统性,其在医学知识的教育中具有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3]。

思维导图是以图形为载体的一种笔记形式的记录过程,它是在心理学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系统化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认知模式图,他利用图形的发散性和收敛性,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的框架结构,帮助学习者清晰某一类知识的思维和逻辑关系,主要是构建其知识的系统化表现形式和内容结构,让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变得更为直观具体[4-5]。

研究者通过对心内科见习的学生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 的学习模式,通过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结合学生绘制重点突出且脉络清晰的思维导图,建立对心内科疾病的感性认识,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学生临床适应期,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二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实习的2019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1 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年龄21~23 岁,平均(21.43±0.30) 岁;选取我院心内科实习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3 名学生作为照组,年龄21~23 岁,平均(21.50±0.61)岁。同时,两组医学生的同质性方面,其在性别、年龄、学业成绩等方面比较中均无差异(P>0.05)。

(二) 方法

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绘制及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开展临床见习教学,以心血管疾病中的难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为例,将图形与总结的典型临床案例紧密结合实施临床教学。教学准备阶段临床带教教师系统介绍思维导图在CBL 教学中的作用和教学中的侧重点,学生前期完成自行分组,对照案例查阅相关的文献、预习见习课件、开展病例讨论等学习方式完成预习工作,这一阶段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导图的框架)。在见习授课过程中,带教教师与见习生开展充分的教学互动,协助各组见习生根据前期预习结果分析总结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机制、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知识,凝练出关键词和知识点,并由组内成员共同绘制出本组的思维导图(初稿),之后由带教教师结合案例内容和理论学习阶段的重点对该导图进行总结和点评,补充导图的知识遗漏和结构性错误,提高图形的识别与记忆效果。课程结束后对该知识点的图形进行总结与研判,总结该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优缺点,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细节和纠正偏差,提高学生对于临床理论知识的吸收,切实实现专业知识向临床能力的转变,同时通过经验的总结为该方法在心内科其他疾病的教学中全面应用提高有益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从适用与不适用两个方面进行[6]。对照组采用传统案例教学法。

(三) 评价指标

(1) 见习效果量化评估。两组学生在见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内容测试和案例分析测试,由带教教师出题,满分均为100 分;(2)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采用五点利克特量表的形式。

(四)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以均数± 标准差(±s) 表示,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结果

1.两组学生见习效果量化比较。主要通过理论测试和病例分析两个方面的数据结果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见习效果评估

2.思维导图的客观评价。学生在临床学习之后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给予客观评价,从学习效率、知识理解、知识记忆、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培养和该教学方法的拓展等方面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见表2。

表2 思维导图使用效果评价

四 讨论

伴随临床医学诊疗技术和医学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针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课环节的教学方法探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跨学科教育技术的引入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探索,尤其是与临床典型案例教学相结合后,将课本知识系统化地进行呈现、归纳和总结,有效地帮助医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加以识记[7-8],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结合经典案例,按照问诊顺序,通过症状描述、专科查体、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到临床最终诊断的思路,形成系统化的诊疗脉络,借助思维导图医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理清了脉络,条理性更加清晰、思维的发散性也得到了锻炼,通过思维导图的不断扩展使得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更为全面和系统,并能够将这种思维延伸到整个临床专业课知识之中,它既是一种记录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9]。

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见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各个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快速的消化理解,这对临床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加大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以往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速度和接纳知识的质量上都不高,同时还存在中教学过程复杂,教学体系混乱的弊端[10]。

CBL 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对临床案例的搜集整理,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开展讨论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专业技能的过渡[11]。思维导图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提升记忆和学习的效率,突出知识点,加速知识的梳理、浓缩和系统化过程,巩固的理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以最佳的速度和呈现方式来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思维导图结合CBL 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客观上也促进了其创造性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以美学的方式开展专业课的学习[12]。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进行的CBL 联合思维导图教学,通过在CBL 教学中系统地构建适合于本知识点思维导图对学生开展病例讨论和重点分析,有效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明确了教学目标,帮助医学生构建起树状发散的逻辑思维结构,同时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还实现了思维逻辑的形象化、理论知识的具体化,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了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力还表现的对病例理解分析上的客观和全面性上。相对于以往的被动式地接受知识学习方式,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学习主体性的感觉,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图形化的知识体系——导图,实现手—眼—脑的并用,这在其前期的医学学习中往往被忽视,医学学习的过程长,知识点多知识系统性强,使得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问题都是各个教学环节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医学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医学生构建发散性、综合性、分析性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系统化的知识脉络,为其后期的临床诊断能力提升建立知识基础和一定的能力储备于此[7],同时这种教学形式的模式化实施也很容易将该方法推广到各类医学专业课的学习中,突破了单一教学法在使用上的局限性,本次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能够很好的接受该方法,并客观认识到该方法对自己医学专业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作用,并有意愿将该方法引入到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中。

通过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 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生中的运用,有效地突破了传统CBL教学的各种限制,案例加图形的生动表现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行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临床思维发散性;通过以病例为基础验证理论知识,并实现知识呈现的直观性表现,最终使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技能培养实现有机结合,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帮助医学生养成手脑互动的诊疗习惯,做到脑中有图心中有谱的诊疗思维,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换与应用能力的塑造。同时,该方法也对医学生学习相关医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CBL 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突破以往单纯的使用CBL 过程中的学习形式简单,教学和学习行为被动的问题,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发挥医学生的学习潜力,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行为的主动性,构建临床思维的发散性和系统性,同时两种方法的科学结合还能够增强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向实际的能力的转化,其教学优势非常明显[2]。与此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也发现,思维导图应用到医学教学中也对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在教学上准备要更严谨、更充沛,并教学素材进行广泛收集,学生的课后预习和准备的时间更多,需要较好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临床教师不断提升学科特点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为更好地提升临床医学教育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心内科医学生导图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烃思维导图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第6章 一次函数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