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智慧的教育

2022-06-16 00:38潘文清
教育家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电子书校本智慧

潘文清

8年前,我来到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这是一所不起眼的乡村小学,20多年的风雨侵蚀,让她斑驳不堪,16个简陋的教室里,容纳了来自八方的学子:15%的村民子女,20%楼盘业主子女,65%外来务工子弟。扎根于此的教师,也因为流动性差、平均年龄46岁以上,失去了活力。难道我要满腔热血地来、心灰意冷地走吗?作为歌词里那个“长大后成了你”的教师,我热爱教育并用行动坚守着这份初心与使命。回顾我的教育足迹,虽然算不上轰轰烈烈,却很有意义。在城区百年名校先锋小学历练7年,在城乡均衡发展的大浪潮中,18年如一日,坚守市桥农村教育。

尝试:多获由力耘

当我们对学校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后,我看到了一束光,那就是学校刚刚申报成功的电子书包实验。本着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不二选择,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认识,我们对电子书包实验进行全新定位:把它作为创建学校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教师的发展推动学生的成长。于是,作为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者,我亲自“下水”,带领团队开展电子书包实验。

开展校本培训。开创“校本研训1+1”模式,即一位专家加一位教师,每月围绕一个主题,邀请一位专家和一位骨干教师一起培训,推动教师不断学习与成长。

规范研究行为。将电子书包实验融入番禺区研学后教课改理念,应用于学校“三导三学”研学模式中,以主题推进校本行动研究。每学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次大型研讨活动、一节精品课、一次总结汇报、一个研究成果、一次评选表彰。使研究系统推进,深入开展。探索出高效的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三导三学”研学模式,研究成果论文在2016年北京大学承办的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并得以发表。

开展课题研究。为了让研究走实走深,围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和团队成功立项16个课题,其中省级课题3个,市级1个,区级课题12个。在课题引领下,我们的研究初显成效。与香港城市大学郭琳科教授的大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合作,开展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研究与分析,研究成果在香港城市大学承办的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汇报。2019年我申报的《以电子书包实验提升农村小学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成果获番禺区教育局教育教学立项成果重点项目。

举办交流展示。从2015年沙墟一小学承办番禺区小学第一场电子书包实验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以来,至今已举办区级以上交流展示活动20多场,接待了来自北京、江苏、浙江、青海、新疆、香港等地的教育考察团。同时,还承办了两场教育厅主办的智慧教学现场展示活动:2017年5月24日承办“互联网+教研”新粤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研讨交流活动和2017年1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互联网+优课”教研展示活动。多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受到浙江、西藏、甘肃、新疆等地的邀请,开展送教交流活动。把“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向区域外辐射,推动学科教学向前发展。

思变:一夜春风来

教育“智”變,从智慧课堂到智慧校园的实验提升。在“互联网+”时代,仅仅依靠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改革,是跟不上时代步伐和学校发展需要的。我们思量着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教研、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因此,2019学年我们成功申报了广州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实验校”,开启从“智慧课堂实验”到“智慧校园实验”的创建之路。一是建立架构,落实顶层设计;二是确立“二个平台、二条路径、四个行动”的整校推进实施路径;三是落实“三提升两推进一形成”的“沙e”智慧校园实践目标;四是落实“沙e”智慧环境优化等行动。

教师“智”变,从智慧应用到智慧之师的专业成长。多年的智慧教学研究以及由于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而开启的大规模线上教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全体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才能推动教育信息化走实走深。我们积极申报并成功获批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试点校。在省项目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根据校情制定校本行动规划,整校推进,线上学、线下做,扎实开展应用驱动的“沙e”智慧之师提升行动,标志着学校进入信息化2.0时代。

一是开展四力研训,包括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管理团队信息化指导力、科组信息化研究力、教师信息化运用力研训。二是实施五领提升,包括学校统领、专家引领、骨干带领、双师互领、教师认领,全面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

依托省、市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办公室、省百千万人才培养智能名校长培养工程项目组等专家团队,全面提升团队带头人、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指导力以及全体教师的运用力。通过四力研训和五领提升,实现专家理论引领与校本实践创新最大效能,全面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21年,经过专家组验收,沙墟一小学成为广东省80所试点校中为数不多的一所示范校。《基于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多元混合式整校推进实践研究》案例获省一等奖。

深耕:咬定青山不放松

2021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教育新基建的提出以及“双减”政策落地,“十四五”期间,沙墟一小学的智能教育将何去何从?我们的回答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立足课堂,并将打通课堂,开展基于整校推进的智能教育融合创新2.0行动。

落实双减,实现“沙e”智慧课堂改革迭代升级。2021年,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我们升级了电子书包平台,学生全部配备智慧卡,立足课堂,开展新一轮的课堂改革实验,成功立项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校本行动研究》,让“三导三学”智慧教学从1.0向“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2.0”迈进,实现“沙e”智慧课堂改革迭代升级。以数据驱动教学,实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学从经验型向精准教学转变。

破除五唯,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课堂。我们将落实新课标理念,打通课堂,践行五育融合,探索基于大概念、大主题、综合性、实践性项目式学习。利用广州电视课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双线联动的双师课堂模式,破解专任教师、复合型教师不足的难题,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课堂。借助“班级优化大师”,改进结果评价,开启伴随式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形成五育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8年的坚守,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网络空间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实验学校。2020年批准为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试点校;2021年获批广州市人工智能实验学校,成为番禺区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运用示范区参与校。获评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校,学校多元混合式整校推进案例获省2.0提升工程一等奖。2022年获批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校等。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教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改变了教和学的时空,改变了教和学的维度,也改变了办学管理的思路。

猜你喜欢
电子书校本智慧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谈谈电子书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