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儿童运动能力发展与营养策略

2022-06-17 23:20孟思宇原剑爽
体育时空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运动能力

孟思宇 原剑爽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241-02

摘  要  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儿童肥胖问题也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食品广告、社区食物环境和社区环境等因素均对儿童肥胖的发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预防肥胖、改善肥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实现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肥胖儿童进行运动能力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营养策略,以提高肥胖儿童的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肥胖儿童  运动营养  运动能力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儿童是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问题不仅决定著着以后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还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更是考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直接象征。儿童肥胖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儿童超重肥胖率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目前处于迅速上升期。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快乐成长关乎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国家、政府、社会乃至家庭对青少年肥胖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儿童肥胖的几率逐步在全球蔓延。近年来,儿童肥胖的趋势迫在眉睫,社会上、小众媒体上逐渐传播着昂贵的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加上儿童认知水平低,家长“病急乱投医”,盲目采用药物疗法、辟谷疗法、生酮饮食疗法、饥饿疗法等等。这些方法看似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减脂的目的,但是大大的忽略了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缓慢、神经迟钝、免疫力下降,更严重的还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面对儿童肥胖的问题日益突出,了解目前儿童肥胖的运动能力发展及营养策略及探究其发生原因的因素就尤为重要。

(二)研究意义

儿童严重的肥胖问题不仅会给儿童当前的身体活动、体育锻炼、日常生活影响,如果没有科学的抑制肥胖,将会延续到成年后,会给身体和心理造成强烈的负担,会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从儿童时期解决肥胖问题,不仅是为了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更是为了提高社会经济、提升民族素质,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合理身心健康培养的方向。

(三)研究目的

儿童肥胖已逐渐成为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随着儿童肥胖率及一些相关疾病的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未来的生活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整个社会及家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压力。儿童的肥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解决方案也就多种多样,世界各地的政府和组织已经在抑制儿童肥胖的流行。本文旨在调查目前肥胖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和营养策略的特点,探究影响儿童肥胖的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一)形成儿童肥胖的因素

众所周知,儿童肥胖的形成有很多因素。根据曾林幼儿园对肥胖儿童家园联合干预方案得知,儿童肥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项。

1.遗传因素:据有关资料表面,父母一方有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有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50%~60%。

2.进食过多、营养过剩:肥胖的孩子往往进食大量的高脂饮食、甜食,无节制的进食含糖饮料及零食,这些都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因素。

3.运动过少:许多时候,孩子的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空闲时间来陪伴孩子一起做体育运动,这就导致儿童许多时候都在看电视、玩手机等。孩子得不到足够的体育锻炼,渐渐的养成习惯,增长脂肪。

4.家长的错误观念:尤其是老一辈家长对儿童肥胖的错误认识,认为孩子能吃就是一种好处,这样就容易导致儿童肥胖。

5.不良的饮食习惯:经调查表明,越是肥胖越是喜欢吃荤菜,不喜欢吃素菜,孩子从小挑食家长不予以重视,这也是导致肥胖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国内外儿童肥胖现状分析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我国7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由1985年的2.1%和0.5%增至2014年的12.2%和7.3%,超重肥胖人数由615万增至3496万。至2030年,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和运动干预措施,儿童肥胖超重率患病率将达到28%,患病人数也将增至4948万人。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结合运动还需搭配合理的饮食,才能达到最佳的减肥效果,如果没有合理的营养搭配,将会事半功倍。本文在研究过程当中,以营养干预在知网上进行了相关文献检索并进行了阅读和归纳,发现国内的相关文献它在关于肥胖症儿童的营养方案主要集中于“肥胖青少年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效果的实践研究以及家庭结构、膳食模式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

“关于肥胖青少年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效果的实践研究”发现在4周干预时间选取82名肥胖青少年儿童进行有氧运动+饮食控制的减肥训练,得出二者结合是健康减肥的最有效方法,但仅仅通过单纯的有氧运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严格的饮食来进行科学的减重。

现有研究主要从心理健康角度和身体健康角度来分析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影响。家庭结构影响孩子的发展,父母双方有缺失的孩子比与父母双方同住的孩子在教育和社会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更低的水平,家庭结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参与程度实现,母亲对教育发展更重要,父亲对心理发展更重要。

(三)肥胖及超重儿童相关研究

1.肥胖产生原因。肥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能力摄入大于能量消耗,而其超出的部分以脂肪的形式留存在了组织及内脏器官周围。

2.儿童肥胖的危害。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研究。此领域的科学家们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究超重和肥胖给儿童青少年们带来的危害。Reily、Pescud等许多科学家证实肥胖儿童青少年与他们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度相关。Jander学者将肥胖儿童与身体形态正常的儿童相比较,肥胖儿童的高血压风险高出9倍之多。Freedman的心脏研究项目也发现,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血脂指标较同龄正常体型者风险率更高。除此之外,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会经常出现关节疼痛、疲劳、气喘及睡眠障碍等症状,甚至可能还会出现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现象。

除了影響身体健康危害和生活质量之外,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心理健康的危害也愈加突出。这些危害体现在个性内向化、社交能力下降、自卑、抑郁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当前社会中也越来越突出。

(四)青少年儿童运动能力指标

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可衡量心肺功能,反映肺呼吸机能的指标有呼吸频率、肺活量、肺通气量等。有研究表明人体的肺活量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密切相关。肺活量/体重指数值越大,肺功能越好,因此这一指标作为身体机能指标个体化比较更为客观。

我国常用的运动素质检测项目含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仰卧起坐、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等测试。其中50米跑测试反应速度、灵敏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坐位体前屈反映着身体、关节及肌肉的柔韧性。1分钟仰卧起坐反映着腹肌耐力水平。1000米跑和800米跑反映着速度、耐力、技巧等要求。

(五)肥胖儿童的营养策略

膳食模式是一种关于饮食的研究方法。单一营养素研究更能全面分析膳食与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随着近年来研究饮食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在国内研究科学的饮食与儿童肥胖的之间的联系还很少。MP(2014)、Dello Rssso Marika(2018)等人的研究表明高糖高热量的膳食模式较高纤维膳食模式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LIU DAN(2018)在研究中确定了西方的饮食结构较中式相比,引起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风险机率增加。这一项研究结果与Naja Farah(2015)、Song Y(2010)、Shroff Monal R(2014)相近,研究结果均指向了以高糖高脂高纤维的西方代表饮食是增加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的因素。

参考李毓清的《营养和运动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效果分析》得知以儿童肥胖情况、喜好等为依据,为其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合理分配每日摄入的营养成分。另外,饮食需遵从少食多餐、粗细搭配及保证蛋白质、低糖、少脂肪、多蔬菜的原则,同时指导儿童进食时需要细嚼慢咽,并且需严格杜绝进食零食、油炸食品、奶油、碳酸饮料等高热量食物。进食时需尽可能选择芹菜、萝卜、黄瓜、苹果、橙子等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

三、结语

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项重要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科学干预,那么就会对肥胖儿童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会导致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所以,应该采取科学、健康的方式帮助肥胖儿童减脂,对肥胖儿童积极干预,这是当下应当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徐海泉,孙君茂,马冠生.优化社会环境 遏制儿童肥胖[J/OL].中国学校卫生,1-4[2021-11-25].https://doi.org/10.16835/j.cnki.1000-9817.2021.11.001.

[2]吕牧轩.肥胖青少年运动与营养双重干预效果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3]杨建辉,吕林.我国肥胖青少年动养干预模型分析[A].2012国际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135.

[4]Emilio G G, Vazquez lopez M, Rafael GM, etal.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2 -16years[J].Endocrinologia YNutricion, 2013,60(03):121-126.

[5]T. Lobstein, L. Baur, R. Uauy.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Crisis in Public Health,2004,5(Supp11):4-8.

[6]钱晓勤,霍金芝,陶佩生,等.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10):888-889.

[7]邹圆.运动和营养干预在减肥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55(06):106-108+135.

猜你喜欢
运动能力
补液对跳水运动员承受大负荷的研究
论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保持和提高老年人运动能力的作用
如何上一堂高质量体育课
浅谈幼儿园球类活动的组织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浅谈对中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