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PICC双腔导管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2-06-17 09:21刘金英戚丽娜朱世华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腔导丝成功率

刘金英 戚丽娜 吴 蕊 朱世华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在临床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患者经免疫与处理和放化疗后,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再向患者体内注入供体正常的造血细胞,以重建其正常免疫和造血功能的方案[1-2]。此种疗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的静脉通道具有良好畅通性[3]。因此本文抽取80例患者,调取时间为2020.03~2021.016围,均实施allo-HSCT治疗,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即探讨了在allo-HSCT中应用双腔PowerPICC导管的效果,现做下述阐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抽取80例患者,调取时间为2020.03~2021.016围,均实施allo-HSCT治疗,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均分为2组研究。对2组常规资料做出统计,其中对比组、分析组男女分别为21:19和22:18。而年龄区间值均为24-56岁之间,统计年龄均值,对比组、分析组分别为(35.6±4.2)岁、(36.3±4.1)岁。正式开展研究前需对2组对比统计前述资料,若对比P>0.05,则分组研究可行。本研究满足伦理委员要求,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入选条件[4]:满足allo-HSCT标准;患者与供体均成功配型;检查凝血功能正常;无治疗禁忌;血小板计数≥20场109/L;自理、表达、交流、理解等能力及认知功能正常;无皮肤破损;上肢功能正常。

1.2方法

对比组应用颈内CVC置管,取去枕平卧位,置管时患者需将头部向左侧略偏移,外展双肩,穿刺操作位置位于右侧锁骨中点下1cm处。常规铺巾消毒处理后,行局麻处理,采取利多卡因注射后,穿刺回无血,将双腔CVC、扩皮器、导丝等依次送入,置管深度为患者身高/10-2cm。然后撤出导丝,连接输液接头与CVC,缝合处理穿刺部位皮肤以及管路,采取透明无菌辅料完成固定。

分析组应用双腔PowerPICC导管(5Fr型,入美国巴德公司)置管,经超声引导完成置管工作,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垂直外展穿刺侧上臂,将穿刺静脉在超声探头下找到后,明确标记穿刺点。对穿刺处第三肋骨及胸锁关节间的距离沿着静脉走向进行测定,预先冲洗和裁剪导管。常规铺巾消毒处理穿刺处,血管穿刺采用改良赛丁格技术完成,回抽见血后,向静脉内送入预先准备的到死,至10cm左右处将穿刺针退出。采用利多卡因行皮下注射完成局麻,在皮肤上方沿导丝做切口(长0.2mm),将撕裂鞘、扩皮器沿导丝尾端依次插入,对皮肤及皮下组织扩张至血管内。退出导丝之后,将双腔PowerPICC导管缓慢沿微穿刺鞘插入,深度插入约15cm,注意置管时知道患者头部偏移至对侧,将导管继续送入至预设长度。对双腔PowerPICC导管在颈静脉内的回声利用超声仪器予以探查,回抽见血,则导管已至血管中。然后冲洗管腔,与肝素帽连接,封管,对穿刺处经纱布包扎处理,采取透明无菌辅料固定。

1.3评价指标

对比组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及完成操作时间、导管流速、并发症率(包括穿刺处局部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局部感染、意外脱管、导管移位/异位、导管堵塞等发生情况。)等指标。

1.4分析数据

2 结果

2.1比较组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1示。

表1 比较组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指标[例(%)]

2.2比较组间置管情况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但2组完成操作时间对比差异较小(P>0.05)。如表2示。

表2 比较组间置管情况指标

2.3比较组间并发症率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总并发症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3示。

表3 比较组间并发症率指标[例(%)]

3 讨论

临床开展allo-HSCT时,建立安全且通畅的静脉通路尤为关键。以往采取的置管术为CVC,其特点为通路多、流速快,可对患者基本输液需求加以满足,但其缺陷在于控制感染、舒适度等较差[5]。而双腔PowerPICC导管建立静脉通路,则其优势为可减少各种并发症和穿刺次数,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双腔PowerPICC导管应用于allo-HSCT后,不仅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和静脉炎等,还可防止化疗药物刺激局部组织和破坏外周静脉,可有效降低渗血率[6]。双腔PowerPICC导管在超声引导并经改良赛丁格技术完成置管,其中超声可对患者血管状态予以直观显示,可积极预防血管内分支、静脉窦等不良因素,且穿刺置管可在血流速度快、管腔粗的静脉上完成,因而能有效保障置管的通畅性[7]。同时该技术操作创伤更小,置管成功率更高,且无严重并发症如空气栓塞、局部动脉损伤、气胸、血胸等;因导管与呼吸道之间距离较远,可有效预防感染。成功穿刺后采取的固定方式较为牢靠,积极预防了管道脱落。而穿刺部位位于上肢部位,方便观察,易于固定,不会对手臂和头颈部等活动造成影响,所以能极大程度的提升患者舒适度[8]。本文结果中,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导管流速、导管留置时间等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但2组完成操作时间对比差异较小(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总并发症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该结果表明,应用双腔PowerPICC导管的优势显著,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且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更高。分析原因为应用双腔PowerPICC导管可固定可靠、创伤小,主要采取无缝线思乐扣的固定方式,可减少导管移位或滑脱等发生率。可见,在allo-HSCT中应用双腔PowerPICC导管发挥着极大优势和积极作用。但随着临床对双腔PowerPICC导管的广泛应用,其护理工作也受到了广泛重视,为了减少移植过程中的并发症,确保顺利完成治疗,则还需做好相应护理工作。

综上,在allo-HSCT中应用双腔PowerPICC导管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一次置管成功率,且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高,痛苦小,还可减少各种并发症,可做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双腔导丝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用Guidezilla 延长导管与后扩张球囊联合取出冠状动脉嵌顿导丝1 例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介入导丝或硬膜外导管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修复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
双腔支气管插管用于肺部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