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桩口腔修复与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疗效对比分析

2022-06-17 09:22于洪晓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牙列根管牙齿

于洪晓

(莒县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76500)

因为社会群众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在近几年中口腔种植的应用变得十分普遍。口腔种植技术是对压槽突中植入一项人工装置,同时和颌骨相联合,主要用来对修复体进行固定以及支撑,从而修复缺损牙齿。所以,本文从怎样保证口腔种植体是否修复成功进行简要分析。牙列缺损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牙科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洁饮食以及不良的用牙习惯,以及长时间饮食,各种较为坚硬或者刺激性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牙列缺损的发生[1]。因为和牙槽骨相近的构造比较繁杂,周围有切牙管、颌窦等,工作人员需要用放射线对颌骨数据进行评估,从而来确定种植体植入的位点,目前一般使用全景曲面断层以及CT来查看缺牙区的状况、种植体植入点以及数目、还有种植体的长短、直径等,可以大量节省种植手术时长。降低对神经以及相近解剖构造的损坏,也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于种植修复期间,每个患者的形状以及骨量都有一定的区别,甚至少数患者会有解剖构造变异的概率,会对口腔种植是否成功带来影响。现阶段,针对牙列缺损最常见的就是桩植入修复,但治疗材料以及方案的不同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进行选择[2]。此次研究评价金属桩治疗及预成纤维桩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以下为实验结果和过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纳入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间接治的72例牙列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患者。实验组包含19例男性患者,其余17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1.6±3.5)岁,对照组包含20例男性患者,其余16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42.5±3.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和信息比较差异具有均衡性,可以进行比较(P>0.05)。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患者资料符合实验标准;患者知晓自身资料被调取可能性;患者符合口腔修复需求诊断标准,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指征;患者资料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验证。

排除标准: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患者基本资料不满足本次实验要求;患者由于主观因素可能无法进行后续的实验调查或参加后续随访。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基本资料由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将其录入Excel表格,并确认患者资料可进行后续的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选择金属桩的方式进行修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沿患者的根管方向,将根管钻逐号扩管,并预备根管给予患者根尖部位保留,一般情况下保留长度为4mm形成良好的密封。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根管精细印模操作,在完成粘接和固定后进行二次取模。

实验组患者则在接受治疗时,采用预成纤维桩作为方案。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根管预备钻以及对应的玻璃纤维桩,对患者的根管内部适宜度和强度进行判断后,采用金刚砂切盘将根管切割至需要的长度取32%磷酸,对根管进行20~30秒的酸蚀处理,对根管进行15秒左右的常规冲洗以后,对其进行纸尖干燥,同时将UNO粘接剂涂抹于根管壁和金属桩的表面,随后对其进行光固化,15秒后应用树脂进行粘合,随后继续应用树脂粘接剂对桩道内表面进行涂抹,将金属装置入将易趣的粘结剂进行擦拭,给予其50秒光固化处理。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时,选择windows软件spss 21.00 for windows,针对患者的T值和卡方值进行判断,对最终数据进行记录后分析其与P值关联,若P值小于0.05,则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数据可作为参考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所有患者的临床指标包含疼痛维持时长和治疗总时长、临床疗效,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对比(x±s)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中共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牙龈肿痛),发生率为2.78%;而对照组共7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牙龈肿痛、3例咬合异常和1例口腔感染),发生率为19.44%,显著高于实验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治疗后口腔修复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模式、不同材料进行口腔修复比较,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有一定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压根病变情况分比为1.5±0.2、2.5±0.4、4-5mm,情况相对缓解。实验组患者中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压根病变情况分比为1.1±0.8、1±0.5、2mm-3mm、正常,经比较,实验组效果良好。

表2 患者治疗后口腔修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群的饮食结构有了极大的改变,而人们患有口腔疾病的几率在不断上升,这也直接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患者出现牙齿缺损或者牙齿缺失时,患者的咀嚼功能甚至语言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故而需要选择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牙齿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口腔修复方案,在应用过程中以金属桩修复为主,在临床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这一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金属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已经逐渐被淘汰,人们应用金属装修复的满意度越来越低,同时金属桩在进行修复时容易出现脱落和松动的情况,导致患者的修复效果受到影响。

一般情况下来说患有牙列缺损的患者在发病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吞咽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3],当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疼痛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法配合,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患者的治疗难度[4]。口腔修复是目前对口腔疾病进行治疗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而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口腔修复工艺要求和材料的不断升高工艺和材料,对于口腔修复的作用极为明显。尤其是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是口腔修复中的材料选择会对最终的修复质量产生影响[1]。这一材料的选择不仅需要有美学艺术上的知识作为基础,在对患者进行修复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的牙齿进行修复和矫正,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材料,尽量使患者的本体牙齿与修复体进行良好的连接。可加修复工艺与材料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数10年的历史[2],在上世纪40年代日本和韩国的口腔修复技术极为成熟,从事口腔修复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并且需要通过资格考试,而德国采用的是岗前学校教育,目前我国的牙科技术人员对于口腔修复的工艺要求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旧是较为明显的。[3]。

预成纤维桩是临床上应用于口腔修复上近年来的常用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将纤维桩作为修复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修复后材料由于腐蚀而出现松动和脱落,再加上纤维桩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其生物相容性也能够有助于避免患者在修复完成后出现各种并发症,保障与残余牙根形成有效稳和大大降低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牙齿松动事件的发生率。除此之外,纤维桩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美观度,能够在保障患者牙齿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改善患者口腔修复的美观度,所以受到患者的高度青睐,根据临床应用的状况,医务人员认为进行预成纤维桩的粘合时,选择树脂粘接剂作为粘合材料,有助于保障桩体与牙根之间的结合性,大大降低了牙根折裂和桩脱落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纤维基质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而当外力作用于患者的纤维桩,使一部分力量能够通过机制向纤维传递,并且在纤维表面进行传导,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改善患者的牙齿状况能够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改善,则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新型的树脂材料是近年来发明的一种新型修复材料,相较于其他不同类型的材料来说,这种修复材料的整体性能相对来说较为良好,在目前的口腔修复中使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应用于牙齿缺失的部位填充,并且还能够将其作为牙冠的制作材料,可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牙列缺损患者,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的效果较优于多次桩植入修复,前者的治疗时间更短,疗效更佳,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列根管牙齿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V型根管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