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桂茶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06-17 09:22李朝鲜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验方炎性胰岛素

李朝鲜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四川 巴中 6360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尿频、烦渴、体重下降、多食、疲倦、酸痛、视野模糊等症状,常规治疗方式为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包括双胍类、磺酰脲类、SGLT-2受体抑制剂等。但上述部分药物会增加膀胱癌的风险,且双胍类药物在部分第二线糖尿病患者(有心、肝、肾疾病者及低血氧症者)中无法一体适用,双胍类药物无法控制病情时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口服制剂以辅助控制。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症”的范畴,发病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又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的燥热偏盛、阴津亏损、血脉瘀滞,应以温补肾阳、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活血化瘀、健脾为原则进行治疗[1]。自拟验方梅桂茶有渗湿健脾、改善代谢的功效,可用于“消渴症”的治疗。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自拟验方梅桂茶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根据此次研究所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38~77岁,平均(58.30±6.79)岁;糖尿病病程3~14年,平均(5.62±0.13)年;空腹血糖范围7~15 mmoL/L,平均(11.07±2.05)mmoL/L;餐后2 h血糖范围15~25 mmoL/L,平均(19.12±3.08)mmoL/L。观察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0~75岁,平均(58.95±6.81)岁;糖尿病病程4~13年,平均(5.74±0.16)年;空腹血糖范围8~16 mmoL/L,平均(11.05±2.01)mmoL/L;餐后2 h血糖范围16~26 mmoL/L,平均(19.10±3.04)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计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中对2型糖尿病肥胖的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对消渴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35~78岁者;空腹血糖≥7.00 mmoL/L;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等。排除标准:心功能不全者;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异常者;急性感染性疾病者;患间质性肺炎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妊娠或可能妊娠女性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17,0.5 g/片)治疗,0.5 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验方梅桂茶,成分包括党参12 g,生白术60 g,炒白术60 g,苍术60 g,黄连20 g,知母20 g,肉桂20 g,桑白皮30 g,地骨皮30 g,葛根30 g,升麻10 g,柴胡12 g,白芍15 g,乌梅20 g,每剂加水煎至600 mL,200 mL/次,3次/d,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胰岛素、炎性因子水平在正常范围;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胰岛素水平有所恢复,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胰岛素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胰岛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预先盛有抗凝剂的采血管中,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采用全自动分化仪器检测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S)。③炎性因子水平:血液采集同②,待其自动凝固后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使用全自动分化仪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7.39%(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胰岛素水平 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FINS、IR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ISI水平降低,而观察组ISI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比较

2.3 炎性因子水平 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MCP-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与肥胖关系密切,肥胖患者脂肪细胞数量多且较为肥大,使脂肪细胞源性激素紊乱,进而影响胰岛素效果,形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需求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也随之提升,胰岛素抵抗病情在葡糖毒性作用下发展成为糖尿病。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可使肠道内葡萄糖吸收减缓,降低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缓解2型糖尿病的进程。单独使用部分患者可出现过敏、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预后欠佳。

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原则应为治糖的同时进行身体脉络调整治疗。2型糖尿病是由于一定量的胰岛素水平作用下处理和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血液中葡萄糖升高,造成胰岛素抵抗(IR)导致的,同时,ISI越低,单位胰岛素的效果越差,分解糖类的程度也越低,因此,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通常胰岛素增多,且IR严重,临床上会出现血浆FINS、IRS水平升高,ISI水平降低等体征,当血浆FINS、IRS水平降低以及ISI水平升高时,表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得到改善。自拟验方梅桂茶中党参益气健脾,白术燥湿利水,苍术健脾散寒,黄连清热解毒,知母补肾润燥,肉桂温补肾阳,桑白皮行水消肿,地骨皮平补清热,葛根解热生津,升麻升阳举陷,柴胡和解表里,白芍养血敛阴,乌梅生津涩肠,全方共奏健脾燥湿、补气生津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知母中含有甾体皂苷,能够阻碍肝脏中的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抑制糖原分解,从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4];桑白皮内的糖蛋白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糖蛋白基化,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IS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FINS、IRS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自拟验方梅桂茶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与张洁[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炎症反应可引起IR、胰岛素β细胞损伤,从而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又由于胰岛细胞受损以及高血糖循环障碍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容易引起患者感染且不易愈合,从而产生钙离子和凝血酶促进TNF-α分泌,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血清TNF-α、MCP-1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时,表示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有所减轻。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自拟验方梅桂茶中多种成分均有消炎作用,例如,党参中甲醇提取物及党参多糖,能够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少炎性因子分泌,起到抗炎作用[7];白术中白术内酯能增强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细胞免疫,从而达到抗炎的作用[8];葛根中提取的葛根素,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功能,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MCP-1、TNF-α、TGF-β1等炎性因子的水平,减轻脏器功能损害[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自拟验方梅桂茶能够明显减轻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机体炎症反应,与于雪冰等[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自拟验方梅桂茶可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验方炎性胰岛素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呼吸系病症蜜疗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常用中药验方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网球肘”的外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