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临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分析

2022-06-17 09:22孟婷婷于文婷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肌瘤子宫护理人员

孟婷婷 于文婷 梁 红

(泰安市中心医院/普通妇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病变,发病的主要原因与性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或肥胖等有关。现阶段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疗法,虽然治疗和病情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且具有科学性的护理干预对提升其疗效和生活质量等均有重要意义[1]。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尽快康复需要机枪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其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增强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控制护理方案的各个环节质量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2-3]。为探究该种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次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6例患者平均分组执行常规护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以明确其效果。具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86例参与研究,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和超声扫描确诊为子宫肌瘤;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免疫系统病变或自身免疫缺陷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2.35±2.42)岁,包括单发肌瘤25例,多发肌瘤18例,其中黏膜下肌瘤12例,肌壁间肌瘤18例和浆膜下肌瘤13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2.41±2.39)岁,包括单发肌瘤27例,多发肌瘤16例,其中黏膜下肌瘤10例,肌壁间肌瘤22例和浆膜下肌瘤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我院伦理委员会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指导其完成系统性检查,掌握其疾病状态和基础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介绍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使患者明确疾病的进展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加强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重视,为其介绍治疗成功案例以缓解其担忧或焦虑等负面心理,使其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对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和记录,联系患者家属进一步掌握患者的相关情况,与家属共同为患者建立多方面支持体系,帮助其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提升其治疗配合度等。

研究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干预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具体措施包括:①首先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管理小组,任命妇产科护士长为小组组长,通过调查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分析并明确患者的护理需求,以专科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依据筛选能够入组工作的护理人员,包括科室主管护师、质控护士等,为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细节护理和护理流程等专业培训,并在通过考核后入组。②以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为依据,并结合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原有的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制定针对性护理路径表以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内容,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并且需要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和指导,主管护师实施具体的护理方案,而质控护士需要完成细节监控,加强交接班记录和管理,收集和整理患者的相关信息,定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评估,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③制定符合实际的护理人员工作手册,准确界定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安全护理和护理文书写作等相关内容,并确定具体要求以使护理人员根据要求执行护理方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明确患者心理特征以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引导和护理干预,针对性格较为安静内向的患者可为其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其治疗信心,针对性格比较活泼的外向患者应引导其主动倾诉内心想法,指导其正确发泄情绪的措施;针对手术治疗患者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和探视工作,术中做好保暖护理并良好的与医生配合完成手术,术后按摩患者肢体、及时换药,告知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对康复的重要性,协助其完成肢体主动和被动训练促进其尽快康复。针对药物治疗患者应进行用药指导,使患者明确遵医嘱用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关注其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避免影响药物效果。④每周定时进行总结会议,对本周内护理方案执行情况、患者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并处理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调整护理方案并在下一个护理周期中应用经过调整优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病房管理和护理文书四个方面,每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4]。

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共100分,85分以上为满意,70~84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度=总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每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5]。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相比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相比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相比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所引起的一种生殖系统良性肿瘤,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病因,可能与激素、遗传或干细胞等因素有关。该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造成患者流产、不孕等情况,甚至有癌变风险,这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同时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6]。由此可见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在其住院就医期间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质量是评估医院护理干预效果的一项主要指标,随着我国医学领域护理理念的良好发展,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恢复效果,还需要加强对其整体状态的关注,故对于患者护理质量方面的要求逐渐更高。但目前对于该疾病患者的具体护理模式选择仍无统一标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往临床中主要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对于疾病的干预方式和效果跟给重视,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结合患者的治疗方式和基础情况遵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以促进其病情尽快恢复。但是常规护理干预实施期间缺乏对工作的分析和系统性指导,未能持续改进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且效果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结果显示相比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这与高红莲[7]、窦慧娟[8]和顾维维[9]等人的三项研究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提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的应用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提升护理质量方面相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探究原因可能与下述相关因素有关: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是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特点体现在规范化和循序渐进性两方面,该种护理模式给予专业化护理流程更多关注,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和成员的专业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明确组长和成员的不同工作职责和内容,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执行的护理措施有据可循,充分考虑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还可以更加深入的掌握患者病情和心理等方面情况,这对于后续护理干预的实施有保障作用。此外更为注重护理方案中的质量改进,定期通过会议分析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调整和解决方案,以维持整体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在下一个护理周期中执行经过优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子宫肌瘤临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对于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因此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肌瘤子宫护理人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