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2-06-17 09:22陈玉华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有效率胰岛素血糖

陈玉华

(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中心卫生院 山东 淄博 256400)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代谢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血糖水平升高的病因,该类疾病主要多发于中年人,由于不规律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自身的遗传,都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又将该疾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总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该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的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疲倦酸痛的现象[2]。同时,2型糖尿病还会造成诸多的并发症产生,如:心脏病、脑卒中、视网膜病斑等,严重时还会引起肝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临床主要治疗措施采用胰岛素治疗,该药物主要是根据胰腺内的β细胞接受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后分泌出的蛋白质给予,可降低血糖激素的合成同时不影响糖原蛋白质的运转合成[4]。但该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机体出现耐药性或注射局部组织出现红肿、凹陷以及皮下脂肪萎缩、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基于此,本文展开对照实验详细地分析了,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作用,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者,并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且每组患者例数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45.68±1.58)岁;血糖浓度介于160~185mg/dl,平均(170.25±10.25)mg/dl;空腹血糖7.05~18.41mmol/L,平均(12.35±1.25)mmol/L;男29例,女14例;体重指数(BMI)28.37~35.24kg/m2,平均(32.58±1.57)kg/m2;观察组患者年龄介于35~69岁之间,平均年龄(45.98±1.43)岁;血糖浓度介于165~184mg/dl,平均(170.48±10.31)mg/dl;空腹血糖7.13~17.04mmol/L,平均(12.68±1.41)mmol/L;男28例,女15例;体重指数(BMI)28.59~34.47kg/m2,平均(32.02±1.31)kg/m2。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计算,差异不具备统计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期间均出现意识水平下降、低血压、“三多一少”现象,并经临床诊断餐后2h血糖≥11.1mmol/L、尿糖≥7.0mmol/L、尿酮体均呈阳性符合《2021 USPSTF建议声明: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的筛查》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5];(2)合并严重代谢紊乱、消耗性疾病以及进行性视网膜病变者;(3)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合并此次研究中药物存有过敏史或对研究中药物不耐受者;(2)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感染、烧伤、外伤者;(3)入院前1个月接受过重大手术、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蛋白质过敏、溶血性黄疸者。

1.3方法

对照组行胰岛素药物治疗,皮下注射使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诺和平)(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06;产品规格:300单位/3ml/支(笔芯))1次/d,并根据患者血糖实际情况增加减用药次数,晚餐后注射、睡前或晨起注射2h后进行,经皮下注射,连续治疗3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生产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4;产品规格:0.5g)餐后服用起始剂量为0.5g,并根据患者血糖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减药物剂量,胰岛素同对照组给予操作,连续治疗3周。

1.4观察指标

(1)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具体包含: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αLP(A);(2)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对比;(3)采取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具体分为:显效(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目标范围内)、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标控制的范围最小标准)、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或血糖升高)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药物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TC、TG、HDL-C、LDL-C、LP(A)指标无显著变化,且P>0.05;药物治疗实施后TC、TG、HDL-C、LDL-C、LP(A)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2.2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药物联合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且P>0.05;经治疗,观察组血糖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3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总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额问题逐渐加深以及群众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6]。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自从1980年的0.67%持续上升到10.4%,[7]。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较难控制以及不良的生活饮食,血糖控制不平稳,较常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胰岛素长期使用注射会造成机体皮下脂肪出现萎缩的现象或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配合药物治疗进而更好的维持血糖的稳定性,保证患者血糖维持在控制的目标范围内。

胰岛素是一种根据体内糖代谢的过程促进糖原的合成同时抑制糖异生,减少脂肪的分解,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内增加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胰岛素也是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类药物,但长时间的注射胰岛素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而二甲双胍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类药物,也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物,同时该药物还可抑制肿瘤的生长,排泄的方式主要通过尿液排泄,不溶于血浆中的血浆蛋白,该药物的作用方式与胰岛素不同,该药物对脂肪合成无促进作用,同时对健康者的血糖无降低作用,且在服用过程中患者不会出现低血糖的不良反应,与胰岛素联合使用还可增加降血糖的作用,增加治疗效果。因此,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药物的联合可提高血糖水平的降低作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水平以及血脂相关指标,对患者控制血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的概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以及血糖相关指标同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且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经联合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和血糖相关水平变化同对照组相比,结果具备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二者药物的联合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降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以及空腹血糖,同时,还能利于患者调节血脂血糖值,促进患者调控血糖增加康复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有效率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