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

2022-06-17 09:22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慢性病服药血压

王 静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医院 北京 100076)

近年来,市场经济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阶段影响。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也发生较大变化,引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些都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但是实际上这些慢性疾病都可通过加强运动锻炼、规律健康饮食等方式有效避免,但是当前许多人对慢性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应有的认知,对慢性疾病的危害了解较少,而且对于这些疾病和个人生活习惯之间的联系也不重视,最终逐渐引发慢性病不断发展,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出生人口的持续下降,我国开始步入老龄社会阶段,而老年人群又是慢性病高发群体,并逐渐成为公共卫生范畴内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表明[1],在国内老年慢性病患病率达到30%以上。分析这些老年性疾病患者发现,慢性病占比达到50%[1]。所以,患者掌握更多的慢性病相关知识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当前国内慢性病的管理十分有必要,通过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可从源头控制慢性病,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研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涉及到48例老年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按照其措施分组。观察组男女比1:1,中位年龄(3.20±1.10)岁;对照组男女比为2:1,中位年龄(4.44±1.07)岁,一般资料对比有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满足WHO制定的《慢性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见明显的慢性疾病、高血糖与高血脂等;2.患者临床资料完善且自愿加入。排除标准:1.严重血液系统疾病;2.精神疾病患者;3.伴随着严重的内脏器疾病患者。

1.2研究方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包括:用药管理、疾病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1)社区应该定期组织家庭医生到患者家里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在社区为人们测量血压血糖,对重点患者的安全用药和生活方式进行指导等,指定具有丰富医疗经验的医务人员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重视医务人员医学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使其可以为患者实施更优质的健康教育管理[2];(2)护理前评估患者相关指标,耐心普及相关知识,讲解相关知识,缓解患者抵触情绪,加强患者的配合度:(1)饮食方面,针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主要包括:晨起、睡前各饮水1杯(150ml),拒绝腌制食物或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优先食用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或清淡的食物,每日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6g/d),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除去食盐外,还有酱油、耗油等均含有盐分,因此还需适当减少总量。考虑到老年患者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多建议他们食用新鲜果蔬,多补充钙、钾等元素,有效降低患者血管损伤和压迫程度。(3)改变宣教方法。由于老年人认知能力及视力水平均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本次以口头讲解+视频/音频为主,从科学角度分析慢性病病理,科学看待自己所患疾病状况,了解遗传、高钠、饮酒、吸烟、肥胖对慢性病的影响。学会主动自我监测,科学服用各种药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耐心解答患者提问,打消其顾虑。(4)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科学监测。掌握患者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并制定出针对性运动计划。让患者选择散步、八段锦、太极、慢跑等有氧运动,要控制运动总量(每周不低于3次,每次不低于30min)。嘱患者切勿剧烈运动,以免损伤机体组织[3]。(5)尊重患者,同情患者,理解患者。真诚对待患者,热情与之沟通。注意观察患者情绪,正向引导其倾诉,同时向患者介绍血压控制较好的案例,增强其自信心。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如:下棋、练习书法等。教给患者情绪调整的措施,如:看电视、冥想与谈话等。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指标,包括: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用药率、护理纠纷率;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和血糖指标;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从合理膳食、戒烟限酒、运动情况、合理用药等方面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三级: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均在Excel表格内开展分析,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2.00,实验数据中,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组内指标的统计学情况,以0.05作为界定。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

就知识知晓率、护理纠纷率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遵医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指标对比[n,(%)]

2.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和血糖指标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均有所好转,研究组血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与正常范围更接近(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血压和血糖指标对比

2.3两组临床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满意率为66.67%(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率对比[n,(%)]

2.3生活质量分析

针对sf-36评分,2组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4。

表4 统计sf-36评估结果表(分)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患者的患病例数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慢性疾病是一种可控制但须终身治疗的疾病,对于该病治疗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为主,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涉及到外界环境、不良生活习惯、年龄以及遗传原因等多方面,其中70%-80%的慢性疾病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规律用药有关[4]。患者在发病后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但对于多数病患而言,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加之受终身服药与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心理负担明显加重,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当前,社会居民身心健康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影响较大,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该类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健康教育乃专科护理方法之一,需要从心理、疾病知识、饮食、用药和运动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以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血压水平降低,改善预后[5]。社区健康教育指的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对象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社区居民健康为目的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可使社区居民对慢性基础疾病增进了解,进而能树立较强的健康意识,并能配合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起到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目的,也是当前健康教育最基本的模式[6]。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人们生活也得到明显提高,社区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而且当前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社区服务质量,社区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使慢性病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所以社区服务与慢性病的发展有直接关系[7]。随着人们年龄的逐渐增长,其生理和认知功能也在不断下降,因此也极易发生漏服或重复服药等情况,进而导致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这种现象还可能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对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服药依从性指的是患者能很好地遵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因为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所以在长时间服药过程中患者极易忽视自己的病情发展,加上经常不能按时服药等均会大大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所以需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其树立较强的服药意识,并指导和督促其能按时用药。临床研究和实践发现,健康教育管理可较大程度改善患者服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健康教育是一个简单的医学知识内容,需要采用各种办法减轻患者的耐药性。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部分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所以预防并发症,社区对慢性病患者加强干预可使其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健康教育也应该紧密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这种健康意识。同时还应该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措施,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逐步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方式,真正实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8]。

本文上述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无差异,P>0.05遵医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0%)高于对照组(64.50%),P<0.05。可见这一结论被证实可靠。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提前评估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确保护理实施的可行性。就不同的就诊阶段,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管理,能够将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疾病知晓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慢性病服药血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