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2-06-18 17:16王光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类比思想运用小学数学

王光玉

摘要:从数学领域看,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密不可分的,数学知识融合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又能指导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在遵循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采用多种方式展开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类比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实现知识之间的有效迁移,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类比思想;小学数学;运用

一、类比思想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类比思想的概念

类比思想即“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出他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类比推理可以推理正确,也可以推理错误,正如开普勒所说:“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东西,他是我最可信的老师,它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几何中它是最不容忽视的。”

(二)类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动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启发学生应用思维的能力。而类比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类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类比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类比思想学习概念性知识

通过类比对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帮助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达到理解并掌握概念性知识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某些知识点相似,但是当学到后面的概念性知识时,学生对前面相似的知识会出现模糊甚至混淆不清,从而导致对新旧概念一知半解,不利于学习概念性知识。因此,为了避免出错,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新旧概念反复归类比较,找出各个概念间的异同以帮助学生理解、区分新旧概念,加深新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学好知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下册认图形两个知识点中,《认识图形(一)》属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学生首先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空间几何能力,初步感受空间概念,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知;《观察图形(二)》则是在空间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知道平面图形是通过空间而来,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类比思想比较立体、平面图形的异同,之后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知道四边行是由长方形通过切割、拼接而成,这也就促进了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掌握,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也更加明白了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高了,加深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运用类比思想理解数学规律

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观察敏锐,善于通过现象看看本质,由点-线-面的深层理解,教材中的不少例题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反复练习、观察,从类比中去发现规律,类比推理是由个体到个体的推理方法,具有建设、猜想的成分,包括比较、联想等心理因素,对数学教学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小学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例3)》练习题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与观察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和写,通过计数器来加强学生知识的读和写,经历了例1、例2的认识以及拐弯数之后,对于例3的读和写更加容易了,然后再根据例3的学习去认识例4百数表之间的关系,对应位置的关系学习后学生更加容易弄懂百数表中上下两个间距为何为10、左右两个间距为何为1......学习了一百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再去学习《万以内的数》也就非常容易了,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三)运用类比思想解答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解答问题方法有很多种,如果说按照常见步骤进行解答问题,往往给学生的感觉是特别复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无法理解、听不懂状态;那么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津津有味,最终效果都是以失败为主;在面临考试时,学生就算出现原题,依旧是不会,特别是运用到应用题之中,也会让学生具有排斥之心;如果小学教师在讲解数学过程中,再讲解复杂一点点,同时更会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反感[2]。借此,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学生以前学過的应用题结构或者手段进行类比,从而让学生思维产生过渡模式。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练习题中,如果教师采取以前那种机械灌输的形式教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反感并且不愿意接受,若教师将数字1-5的认识抽象成漫画的认识,再编一个小故事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比较喜欢此类方式,那么之后《6-10的认识》的学习学生接受得更快。

三、小结

类比法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中把知识难度降低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自主探寻的兴趣,学生也会因此主动去发现一些原先未曾注意的研究点,进而摸索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不仅可以带动课堂学习氛围,还有助于学生用类比的思路启发解决原有问题思路,从而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许贵锋.渗透类比思想提升数学素养———谈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4):51-52.

猜你喜欢
类比思想运用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年轻教师如何利用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