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2022-06-18 03:46雷文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古诗文中华中华民族

雷文超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力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一直以来,我也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与同学段的语文教师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并逐渐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与策略,具体如下。

一、以教材为立足点,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要以教材为立足点。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仔细探寻教材中林林总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当教师深入细致地挖掘出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之后,要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脉络清晰地进行梳理。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润物无声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此一来,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我在教学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时候,我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了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所以把苏州比作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州拥有一批闻名于世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遗产,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如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处处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向学生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感受到了苏州园林浓浓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只有立足教材,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才能为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以生活为切入点,拓展传统文化外延

“仁义礼智信”的家训,“琴棋书画名”的技艺,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这些传统文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基于此,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相关教学目标,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大幅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通过大幅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观沧海》这首古诗文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略到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然后,又让学生通过品读细节感受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以及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我以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树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的远大志向。

教师联系生活,广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为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桥梁,延伸了道路。

三、以学生为渗透点,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换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渗透点,想方设法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会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天净沙·秋思》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古诗文。在学习这篇古诗文的时候,我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通过各种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与此同时,我又以学生为渗透点,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浓浓的家国情怀。

教师聚焦学生,让学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丰富了内容、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特别是在对处于教学一线的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引领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掀起一股研究并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借此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古诗文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做人美德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季札挂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