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照护长的真情表白

2022-06-18 07:48丁国平
福利中国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胡海淀区养老

• 本刊记者 丁国平

胡雪,“00后”养老人,北京市海淀区优护万家养老照料中心照护长,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她是护理团队的好班长,老人的贴心“棉袄”。

2017年,我在翻看高考志愿填报学校名录时看到了“养老专业”,对于这个词汇,当时还很陌生,听说养老行业的就业前景好,于是就报考了山东省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含养老)。

在上专业课时,老师说“老人无过错,生活有尊严”,还说“爱心和耐心是养老入门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你如果没有大爱,就不适合做养老工作”,我把这些话记在课本的第一页,作为座右铭,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坎上。

2019年底,我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优护万家养老照料中心(以下简称“优护万家”)进行半年的实习。第一天,当走进房间时,我看到躺着的老人,有的卧床不能起身,有的半侧肢体不能动,有的流着口水,还有的插着胃管、导尿管……我哭了。带教老师让我们给一位奶奶更换纸尿裤。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也互相鼓励,我轻轻地给老人完成了“作业”,这是我第一次难忘的实践。

在半年的实习中,我以爱心和耐心,像对侍家人一样为他们服务,有时像哄小孩一样让他们开心;老人们也像爷爷、奶奶一样关心我们,他们把自己好吃的东西塞给我们吃,有的给我们讲科学知识,有的还给我们讲他们年青时从医的经验……这些使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很喜欢他们,也很感谢他们。

2020年7月,我实习期满,被优护万家正式录用。

家里人觉得,一个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从事养老工作,又苦又累,离家又远,行吗?

经过我的努力和坚持,他们认同了我的选择。

优护万家是医养结合机构,收有两位“气切”老人。其中一位马老师,虽然她是“气切”,还有偏瘫,说话不仅困难,还说不清,但她头脑明白。不过她脾气暴躁,发脾气时会伤人,但她喜欢年轻人。我牢记老师的“老人无过错,生活有尊严”的教导,她虽不属我分管,我却主动去接近她,后来我每天都会去她房间陪她说话。慢慢地,我俩就有了默契,她说的话我可以听懂。通过交流,她的脾气有所好转,她也把我当孙女一样看待。

2021年的一天,院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小胡,你这一段时间干得不错,挺能吃苦,老人们也都喜欢你,经研究,由你来任三楼层照护长。”

我刚参加工作1年多,就当照护长,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觉得应该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对护理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

2021年春节前,我买好了回家看望父母的火车票,也请好了假,背着包准备去火车站。刚走到大门口,照护部主任在那等着我:“小胡,我与你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您说。”

“你走了,我们部人手不够了,班次排不开了。要不,你缓两天再回去?”

“行!没问题,我不走了,你给我排班吧。”

“小胡,你真好。谢谢你啊!”

我退了票,随即给家里打电话:“妈,院里临时有任务,回不去了,对不起啊!”

“嗯,回不来就回不来吧,还是工作最重要。下次回来,妈给你多做点好吃的。”

我自入中心工作以来,两个春节都没回家,和院里老人一起过大年。老人们高兴地说:“小胡姑娘陪我们过年,还给我们唱歌,真是个好孩子。”

最后在此我承诺:

全身心投入这一伟大的职业中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全心全意为长者服务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慎独自律

以满腔热情全部智慧

献给崇高的养老事业

猜你喜欢
小胡海淀区养老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深夜外卖
铁内裤
养老更无忧了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文武双全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