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视角下新城规划的思考与研究

2022-06-19 13:05赵浩宇
四川建筑 2022年2期
关键词:碳中和生态

【摘 要】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当前,极端气候、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与安全,减碳控排与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借助其全方位规划管控的特点,能从宏观层面推动城市碳达峰和提升生态碳汇能力,从而建设“碳中和”城市。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必须落实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人类福祉、保护人类家园的关键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将以中德(蒲江)产业新城为例,从栖息共融、零碳植产、核心贯连、梳理水系和文化构建等方面介绍在新城總体规划中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

[作者简介]赵浩宇(1991—),男,硕士,工程师,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工作。

1 相关背景

1.1 碳中和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2 区域背景分析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将成渝地区打造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成都作为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门户枢纽,将发挥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的优势,促进国内外市场循环。川藏铁路为成都带来更大的国际联通角色,同时也会为成都蒲江县带来新的城市机遇和挑战。

蒲江县距成都市中心约50 km,东南与眉山接壤,西与雅安接壤,北与邛崃接壤,由成雅高速、川藏路和省道川西旅游环线贯穿全境,形成快速通畅的交通格局。同时借助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川藏铁路新口岸的定位,蒲江将会迎来更多的国际国内游客。

纵观成都景点分布,西北有都江堰,东南有龙泉山,老城区以人文历史为核心,配合科技教育吸引海内外游客。蒲江县依托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和长秋山脉制定出自然生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定位将与老城区形成互补,有望成为新的旅游核心区域。

1.3 历史文化分析

蒲江县城始建至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县城布局顺应蒲江河谷的通风走廊,符合成都“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的规划原则。蒲江城依山而建、依水而生,使得人民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秦汉以来,蒲江生产的铁器、井盐、茶叶经南丝绸之路、茶马商道远销欧洲等地,证明蒲江是曾经的盐铁重镇和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明月国际陶艺手工艺文创园区正是传承制陶文化和传统技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景点,也逐步形成了文创产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三产互动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释放时代发展的新动能。

1.4 自然条件分析

蒲江县海拔458.3~1 015.8 m,全县地势较为平坦,因此部分地区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其余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蒲江县位于南河流域南部。南河全长135 km,流域面积为3 640 km2。临溪河和蒲江河是蒲江县内2条重要河流。临溪河是蒲江河左岸支流,发源于名山县,于五星汇入蒲江河。蒲江河发源于名山县,向东流经长滩水库,鹤山及寿安,于邛崃市汇入南河。

蒲江县森林覆盖率达66.7 %,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享有“绿色蒲江,天然氧吧”之美誉。长秋山植被良好,有各类野生动物20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80余种, 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长秋山脉每年3-5月,李花、梨花、菜花、桃花、柑橘花竞相开放,山间果园里金黄夏橙缀满枝头,是蒲江最有特色的“花果同树”。

1.5 土地资源分析

蒲江县以农业为主,2019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85 036万元,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20年3月,蒲江县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近年蒲江全县耕地1.49×104 ha,比1986年减少5 400 ha。耕地减少原因主要为退耕还林、城镇建设和交通等用地增加。因此,总体规划根据该县的植树造林目标,展现对现有景观的优化改造。

2 总体规划设计

2.1 整体理念

“仙山拥峙,蒲水萦环”——自古以来是蒲江之形胜,也是千年来人们生长于斯,繁衍生息的原因。优良的景观生态格局,将继续得以传承,发展出秀美舒缓的零碳森林城市。根据蒲江县志所记载,蒲江地形优胜,群山围绕,有丰富的水资源。城镇被山水包围,被自然滋养。

中德(蒲江)产业新城的整体规划理念希望借鉴古城与自然的相融性,把这个特质一直传承下去。规划致力于创造生态与人双和谐的新型“碳中和”森林城市,缜密平衡自然、城镇的关系,在丰厚的自然本底上孕育出一个相融相成的发展体系。引山引水,把新城发展跟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城倚靠长秋山,并由蒲江水系贯穿环绕。在山水相交的交汇处,形成重要的森林公园节点,成为森林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带,形成一个拥有独特文化与景观区域的“碳中和”森林城市(图1)。

2.2 栖息共融

蒲江作为“碳中和”森林城市,在发展城市的同时必须具备生态策略,在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自然保护之间取得平衡。除了保留现有的生境结构外,修复生态和连接碎裂生态板块也必须在规划时进行充分考虑,达到人与自然栖息共融。

2.2.1 生境修复

总体规划以河,谷,山,城,邦把蒲江划分为几个主要区域,以此为基底提出了许多不同旅游类型的景点区。排列出的网络让每位游客各取所需,无论是逃离繁杂城市的一家本地居民或是山中品茗的国际客人都能在此找到乐趣。

蒲江现有森林占66.7 %,设计当中的森林廊道包含农地与城镇,在城市发展带与农田保护带之间构成天然的缓冲区域。生态连廊依水而延伸,沿蒲江河,临溪河扩展;从长秋山林带延伸的生态连廊则贯穿产业新城,联结城市与自然,山林生态与城市生态,形成新旧森林斑块的主要骨干网络。

基于对生态重要性与森林覆盖的研究,现状密林与重要的生态地区会在规划中保留。一些一般重要的区域与土质退化的旧农地会被重新造林,并规划成不同的生境区域,提升整体的生态效益与功能,并且连接现有不相连的重要生态区域。

通过研究现状生境类型与覆盖,提出多种生境类型。透过生境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主要的栖息聚居地。

2.2.2 融合景观肌理

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为降低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生态资源和现有旅游资源,明确可利用的资源范围。根据以上原则按开发强度将场地划分成不同区域类别,并通过低影响控制及灯光污染控制等方式分级保护高中低敏感性区域。

种植设计通过仔细的规划与场地分析,更多地选取本土物种。产业新城的景观源自创造一个季节性的温带阔叶混交林,从核心区域广定湖绵延展开。以银杏组成的黄金里,旨在营造一个独特的滨水景观,连贯整个湖滨空间。

有景观标志性的街区能有效为城市提供辨识度与个性。城市绿道在连接生境方面也起到巨大作用,为城市发展提供缓冲区域,连接各种类型公园生态斑块。

2.3 零碳植产

以蒲江作为发展农林复合经营与低碳农业旅游,推行可持续的生活与经济发展模式样板城市,同时为蒲江带来一个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业。

2.3.1 设置智慧农耕及可持续农林业

一个可持续的智慧农耕框架不单单存在于农田区,它还包含不同的城市功能,组成不可分割的循环系统。新型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用作数据管理,监察等其他用途。

多层次混农林业模仿自然的森林构造,以不同层次的树木植栽与农作物果树间作,增加混农林的碳汇功能,同时提升产出。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互作也能提高林地的生态功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并滋养土壤,让农产土地能有更好的调整。

2.3.2 策划低碳农业旅游体验

从茶园到松林,蒲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包容万象,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从蒲江丰厚的文化底蕴出发,在闲适的田园氛围里,必定能够收获独特的享受与旅游体验(图2)。

2.4 核心贯连

设计致力于创造生态与社会双传承的新型“碳中和”森林城市发展方案,缜密平衡自然、城市、乡村三者的关系,使三者泽益彼此。在多要素的统筹设计之下,生态系统、慢行系统、城市功能能够多层次,多交叉地共生。

2.4.1 聯合自然系统及城市功能

从生态角度出发,蒲江县内的森林河谷保护是重中之重。这是参照类似于网状的生态走廊,来识别具有高生态价值和潜力的斑块。在理解自然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建议将现有的各个景点配置在这些森林斑块之中。

为了在不同的自然系统和城市系统之间实现最大程度的整合平衡,多核心规划首先要响应自然要素,例如地形和水文系统。这将在自然,城市和乡村功能之间产生多层次和多尺度的网状连接。坐落在生态敏感区内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和活动在此网络内相互关联,从而实现了“碳中和”的闭环休闲系统。

2.4.2 编制广泛慢行系统

蒲江“碳中和”森林城市的慢行系统是按照人行交通设计原则规划而成的。规划中的高速铁路网,公交车,地铁将连接蒲江城区,而较小城镇中的大多数慢行网络都将接入关键的火车站和公交车站。公园所有地区距离交通枢纽都只有15 min的步行路程(约2 km),这使得蒲江县成为一个交通便捷的地区。

2.5 梳理水系

改善与有效利用蒲江丰富的水资源是一个重要进程。构筑完善的水系,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农产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及水安全,是把蒲江打造成以水资源为主导的河谷森林城市的重要目标。

2.5.1 改善水安全

设计参考海绵城市设计水循环,致力完善收集,利用与排放的过程,并且利用不同的防洪工具箱去制造安全的水岸空间与河道。

规划过程中,总共对蒲江河9个不同的河道截面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河道概况以及不同位置的水面高程波动。第一个截面和第九个截面之间的平均纵向坡度为0.2 %。河流的截面图反馈了十年一遇和百年一遇降雨事件的水面高程。总体而言,除了洪水图中显示的某些区域外,蒲江河可以承载十年一遇的降雨事件而不会发生洪水。但是,对于百年一遇的降雨事件,中下游地区会有严重的洪灾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干预。

2.5.2 改善水质

自然净化系统能为人们提供游憩环境,享受自然的体验。生态手法不仅可以降低洪水的风险,还能去除水中污染物改善水质滞蓄,能降低地表径流的峰值流速,并且能去除水中悬浮杂质,植物能够吸收并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去除水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并降低水体富营养化。这能够为该区域提供更加平衡的生态系统并提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2.5.3 引水主导河谷森林

水库除了是重要的水资源外,还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好去处。时兴的豪华露营,让人们可以逃离烦嚣,享受美丽的大自然。妙音湖也是其中的一个观赏雪山的地方。周边的旅馆发展有助蒲江整体旅游发展,让更多人能够看见蒲江美丽舒缓的自然风景。

总体规划中,妙音水库和石象水库位于妙音石象森林公园内,坐落在丰富森林内并有观望雪山的绝佳视角。其中,妙音水库有潜力规划高端度假酒店。妙音水库将成为一个更商业化的休闲娱乐景点。石象水库可适当增加松树种植,为现有度假区增加特色,并与妙音水库建立更强连结。

2.6 文化构建

设计致力于利用蒲江自身林盘条件,在传统林盘基础上,定义新的林盘居住和活动形式,以自然人居为目标,并且以林盘生活方式为启发,将蒲江作为“碳中和”循环经济文化示范区,逐渐辐射到周边城市和区域,带动四川省内的区域性“碳中和”循环文化。

2.6.1 优先林盘活化再用

根据林盘自身条件,对所处位置及周边环境条件等进行评估,将林盘分为生态型,文化型,经济型及居住型四大类。针对四类不同林盘,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和模板,加强林盘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改善林盘居民居住条件,在传统林盘基础上,定义新的林盘居住及活动形式。实现林盘这一地方特色,自然的人居形式可以保存,及林盘的可持续性发展。

2.6.2 强化建筑风貌及特色

整个规划强调保护现有历史文化建筑和尊重传统及历史的新建,从而加强蒲江的地方建筑风貌及特色。首先需对当地建筑现状做详尽调研,对特色建筑及有保存价值的建筑进行全面调研,做好保护及修复方案。在设计和改造方面,尽量避免一味模仿古建形式,应汲取当地历史文化及传统建筑特色,利用现代建筑语言进行设计及改造。在材料和能源利用方面,应考虑可持续性设计及运营,利用当地材料,考虑减少能耗等可持续性发展策略,做出区域典范节能建筑设计。

整体建筑材料选择以低碳为准则,尽量选择对全球气温变暖影响较小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竹、稻草、土等,鼓励多使用回收利用现有材料或拆除建筑剩余材料,减少因多余原料生产而带来的环境负担。选择当地材料也可减小碳排放影响,减少交通运输,利用当地原材料,当地加工,更能突出蒲江地域特色。

2.6.3 推动零碳循环经济文化

通过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互联网和APP推行“碳中和”生活文化理念。通过网页和应用,居民和游客不仅可以查询参与各项零碳活动,更可以通过参与降低碳排活动,如使用公共交通,或低碳出行方式,获得相应奖励,从而培养整个蒲江的零碳生活习惯,形成正向鼓励循环机制,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将这一文化注入生活,同时促进零碳相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3 总结

在新城规划建设中运用“碳中和”理念,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多方面地重视减碳排和增碳汇,在“规划—建设—运营”全阶段采取相关措施,才能早日实现相关目标。同时加强对“碳中和”城市规划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落实“十四五” 战略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图3)。

3.1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碳中和”城市需要强调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别是碳汇能力的提升,重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场地-中心-廊道”城市生态基底打造。应该增加生活社区绿植覆盖,有效调节社区微气候,优化居住休憩体验;同时优化植物群落结构,构建以乔木为主的立体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单位绿化面积的碳汇能力。借助城郊农林区打造生态屏障,实现碳捕捉、碳汇经济与水土保护的“生态-经济”复合功能。

3.2 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在城市规划中大力提倡慢行交通体系,控制交通碳排放。打造有助于营造尺度适宜、空间紧凑、职能丰富的舒适生活圈,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求,从而减少因外出寻求生活服务导致的不必要通勤,另外临近的大运量快速公交能大大降低私家车出行比例,减少交通碳排放与拥堵问题。

3.3 鼓励发展低碳技术

发掘传统农耕智慧对土地和生态系统的敏感保护,再配合新技术来创造更新农业技术,以便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已停止能在植被和土壤中释放碳的活动。良好的农业实践可以减少农田和牧场的排放,例如粪便和过量使用化肥排放的一氧化二氮,以及扰乱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

3.4 开启城市零碳文化

把“碳中和”和零碳文化扩大及通过当前被忽视的资源利用,改造和培育为可利用的资产。通过现有的交易或经济流程优化以形成新的协同效应。这种合作将使当地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者,农民和城市居民等共同受益,再而将零碳经济及“碳中和”文化引入更大的城市区域。

3.5 提升生态旅游体验

为了减轻野生动植物与人之間的冲突,可以通过敏感的方式处理休闲系统的易读性及可达性,从而提供清晰的生态区层次结构,来支撑各种与自然界共存的活动及项目,来为旅客及当地人创造集体回忆。

参考文献

[1] 郭芳,王灿,张诗卉. 中国城市碳达峰趋势的聚类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 2021(1): 32-34.

[2] 邓旭, 谢俊, 滕飞. 何谓“碳中和”?[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1(1): 18-21.

[3] 刘长松. 碳中和的科学内涵、建设路径与政策措施[J]. 阅江学刊. 2021(2): 23-25.

[4] 赵彩君,刘晓明. 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 中国园林. 2010(6): 47-51.

猜你喜欢
碳中和生态
哥本哈根有望成为首个“碳中和”首都
碳中和背景下德夯旅游景区低碳发展和建设研究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