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探究

2022-06-20 15:12刘佳雯
黑河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家园合作

刘佳雯

[摘 要]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观察、访谈等一系列方式对中班幼儿进行研究,分析家园合作的不同方式以及现代发展情况,得出能够真正指导和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家园合作;中班幼儿;分享行为

幼儿在幼儿园中每时每刻进行的活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以达到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并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分享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家园合作及其相关概念

(一)家长

家长这一称呼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上是指孩子所在的家庭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成年人,不仅仅是对孩子产生深远影響的爸爸妈妈,也有可能是爷爷奶奶以及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等;狭义上就是指爸爸妈妈。本文的家长取广义上的意思。

(二)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说的就是孩子以及其爸妈组成的家庭的成员与孩子的幼儿园合作,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园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家园合作必将进一步拓展到社区、小区及社会的合作。

(三)幼儿分享行为

幼儿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在分享以及合作这两方面。分享行为主要就是幼儿把自己喜爱或者拥有的东西供别人使用以及分享,甚至是赠送给别人,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与别人交换或者无偿赠送。

二、家园合作的途径

(一)家园联系册

家园联系册是幼儿教师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做好家园联系册能够使双方都不费力气就能知道幼儿的发展状况。例如,各种主题的亲子活动的举办,多种形式的家园联系会等。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交流。另外,教师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家长,通过对家长建议的采纳,对家园联系册进行修改和修订,逐渐完善。

(二)家园互访

教师在教育幼儿之前,必须对其家庭背景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让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结合,就必须做到幼儿园和家长对孩子进行实时了解,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并且把这种变化以及其他情况相互转告和分享,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也要明确自己的重要性,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家园信息交流

家园要想真正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教师还要为家长持续性提供信息,使家长知道如何配合幼儿园。可以在活动室门口的“家园联系栏”中写上每天的活动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家长也要真正参与进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教育见解和育儿经验。

(四)家长开放日

通过家长开放日,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向家长全面展示幼儿在园活动的方方面面。家长通过参观直接了解幼儿在班级中的表现,让家长融于幼儿园教育,更加了解幼儿一日生活的概况,使家长能获得更为有效的配合教师进行家园合作教育的能力。

三、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一)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分享能力

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学会与他人分享,并简单进行社会交往,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交往不再羞涩,小伙伴见面能主动打招呼,对老师长辈有礼貌等。这不仅是社会交往的发展,而且是心理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开始拥有辨别是非的基本能力,也逐渐注意到别人的态度与情感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这些进步都对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

分享行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慢慢变成了他们独有的本领,这不需要被人教,是不断成长的表现,自信、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都在不断进步,虽然这些进步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不管在家庭还是幼儿园中,这些优点都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在中班阶段,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与小班时候相比有一定的提高与进步。

(三)中班幼儿的分享能力相对较弱

在对中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学习生活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尽管幼儿已经能够和他人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会交往与交流,但是,在一些分享的行为与能力上,主要表现在相互交流、配合、协商以及分享,幼儿的表达能力还是有限的,在这个时期他们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特别清晰,但是当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幼儿会主动寻求帮助,或者在同伴玩耍时分享玩具等。在拿别人的东西时,会主动询问别人是否允许,或者通过交换来获得,但是这样的孩子只占百分之三十左右。

(四)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存在家园不一致的现象

中班幼儿在幼儿园中自理能力和分享行为的表现远远高于在家中的表现。在幼儿园中,中班幼儿能够经常或是总是与同伴交谈沟通想法,他们会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寻求帮助,动用小伙伴的东西时会主动征询同意。而在家中,并不总是如此。

四、影响幼儿分享能力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第一,家长要当好榜样。幼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从自己身边的大人身上进行学习。家长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当好孩子的榜样。比如,当孩子的同伴来到自己家里,家长应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引导孩子如何接待朋友,不仅要自己做好分享行为,而且要引导他们接待小朋友。第二,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和同伴分享的机会,比如,可以将孩子带到小区楼下,那里会聚集小区里很多幼儿。孩子可以带着自己的玩具,家长引导孩子和伙伴交流,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和本领。

(二)同伴因素

同伴关系对这个阶段幼儿的分享行为有重要影响。此阶段的幼儿处在建立朋友关系的一级水平,只能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可看得到的行为上看待友谊,会认为对我好而且愿意将自己的玩具借给我玩的伙伴就是朋友。事实上,这是一种暂时的关系,容易建立和终止。中班幼儿与熟悉的朋友之间的分享行为要比非朋友之间的更多,而且更愿意为自己认识的朋友提供帮助。因此,同伴关系密切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

(三)幼儿自身因素

第一,性格。性格外向的幼儿往往表现得更喜欢与他人交往,幼儿的这种性格倾向性为幼儿分享合作能力的产生创造了更多可能。因此,性格外向的幼儿比较喜欢和其他小朋友或者成人分享。第二,性别角色。男孩相对来说更拘谨,女孩较为随和,这使得女孩更愿意表现出分享合作的行為。

五、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原则

(一)树立分享榜样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与老师的影响都很重要。家长要当好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道德修养,家长也要懂得分享,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孩子。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进步与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教师要当好榜样,促进幼儿分享合作的意识。

(二)家园合作,共同进行分享教育

许多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乐于与他人分享,但一回到家中就变了样子。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相互配合,促进幼儿的成长。

(三)建立合理的分享规则

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幼儿一些帮助,并协助其制定规则。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机会平等。家长与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相互帮助和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需要,从而建立平等分享的规则。其次,轮流体验。针对某一种大家都喜欢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由不同的幼儿进行体验和分享。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以根据这种特点制定“先来后到”的规则,按照先后顺序共同分享。

总之,分享行为作为个体社会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与人交往,有利于幼儿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幼儿园和家长都要为此不断引导幼儿。

参考文献:

[1]叶立群,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宝国,彭巧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地理发展与教育,2001,(01).㏂

[4]董卫花.当代美国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文山学院学报,2013,(26).

[5]贺晓星.作为方法的家庭激育研究的新视角机[J].教育学术月刊,2014,(01).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家园合作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家园合作的意义及其途径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家园齐合作,幼儿素质教育无担忧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灵动指尖的艺术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