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藏族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之策

2022-06-20 14:34江东
艺术评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院派问题与对策教学

摘要:藏族传统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全国各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但从现各院校教学情况表现来看,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本论文以笔者教学实践为根据,分析了藏族舞蹈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笼统化”“碎片化”“同质化”“审美化”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希望为舞蹈教学今后的发展道路、文化的跃升提供一定的探索性思路。

关键词:学院派  藏族民族民间舞  教学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9-0111-04

青藏高原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迥异的民俗文化与生产方式,因而也就造就出特殊的文化形态。这其中,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其品种之丰富,形象之独特,意蕴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地区少有的。藏族民族民间舞蹈已是全国各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学习藏族舞蹈不仅是在学习其风格、韵律、技术技能和独特文化色彩,還在于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得到解放,比如颤膝等动律训练膝盖的松弛,长线条动律训练身体的连绵与舒展感,四肢顺摆顺劲训练协调能力等。因而藏族舞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人体训练与开发工具,其文化具有代表性、训练性和典型性价值,是每一位中国舞蹈工作者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重要文化内涵。藏族民族民间舞教学、教材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已跨过近七十年,虽然对学生在身体的开发、认知藏族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从现各院校教学情况表现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一方面,在强大的藏族传统文化背景的笼罩下,藏族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文化生态保存的较为完整,民间会跳、会唱的大有人在,鲜明的风格韵律很容易被大量民众鉴别和分辨。在这样的情况下,藏族民族民间舞蹈就不能随意加工或改编,要遵循传统的文化格式和既定的文化条理,还要注重风格、形象、韵律表现的正统等方面。另一方面,藏族传统舞蹈在西藏的储量最为丰富,为四川、青海、云南和甘肃等地区的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能量和资源,但各地方的舞种支系繁杂、特色各异,使舞种与舞种之间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区别。那么,对这些个性、特色进行分析与解读,在文化上进行分门别类,找到审美上的地方性特色,发现文化生态和艺术形态,便成为一道难题。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院派所传授的藏族民族民间教学内容,只能让学生们学到粗略的文化线条,其内部各支系间的关系、区别、层次都处于杂芜错乱状态。他们缺少对藏族舞蹈文化的“条理”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和界定;缺少深层次的掌握和消化;缺少教学上认真、到位的把控。这些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其后的表演、编创、教学和研究中产生认知上的不足,甚至理论上的混淆与盲点,表演上的张冠李戴。笔者认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舞蹈表演专业最基础的课程,教师和学生要认真克服课堂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深入了解和研究藏族传统知识体系,系统地对藏族传统舞蹈知识进行“点”与“面”,“共性”与“个性”,“主脉”与“支脉”等方面的辨析,运用好藏族传统舞蹈中不同形态的文化旨意,这样才能极大地促进和提高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鉴于此,本论文根据笔者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上的一些体会。

一、现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藏族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中的难点

现全国各艺术院校藏族舞蹈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几所专业舞蹈院校的教材、教学形式为模版,这几所院校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领航人,其师资、教研能力都很强,早在20世纪50、60年代,这几所院校就开始从全国各地聘请众多地方基层民间艺人(其后也延续着深入民间采风的传统)来传授“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舞蹈风格、技艺以及相关艺术知识,通过上述几所学校提炼、加工和美化,编撰成了几套不同的教材(其中北京舞蹈学院藏族舞教材影响最大)。这些教材经过几代师徒传播衍传,现已成为全国各艺术院校主要的藏族舞蹈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这类教材与教学模式几乎遵循了一般文理学科模式,每个学期传授某一民族或区域的舞蹈种类,八个学期分为八个版块,传授八个中国代表性民族(区域)的民族民间舞蹈,使学生均衡地学习到这些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而其中藏族舞蹈是八个版块之一,教材具体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是将不同的藏族舞蹈种类如谐(弦子)、果卓(锅庄)、果谐、堆谐、热巴、牧区舞蹈和玉树谐(伊)都压缩为一体,以段落组合形式拼接为一堂课。虽然这种教学方式面面俱到,雨露均沾,但同时也造成学生学习藏族民族民间舞时被一古脑儿地全盘灌输,个与个、类与类之间没有了界定和区别,“前一个”与“后一个”两种不同风格的组合揉合在一块,原来一脉相承的风格和韵律被打断,内部连贯的语汇被打乱,学生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文化指示,学习到的知识不系统,是一段笼统、含糊的藏族舞蹈。

虽然不同的藏族民族民间舞蹈内部存在有“共性”,如动律上的开,颤、重心低等特点,但每一舞种也存在自己鲜明的“个性”,如:热巴舞蹈在民间属于纯粹需要专人“表演”的艺术形式,注重技术技能上的炫技,学习过程中要追求跳、转、翻的技术能力,追求速度激情中的韵律;牧区舞蹈的身体语汇是以生活为模本,风格与动态动律中注入了揉皮、挤奶、牧羊等民俗元素,表演中要以生活为参照对象,要结合特殊牧民形象和生活韵律、节奏为其根本;而谐(弦子)舞蹈具有一种相对优柔、悠长和深情的特点,表演时身体与情致都要具有这一意味,求飘逸、轻柔、延伸的艺术感觉;而果卓(锅庄)舞蹈是一种仪式感较强的舞蹈种类,重呼吸提沉,身体要表现出庄重与气魄,一举一动要有伟岸、稳健、矜重;拉萨堆谐舞蹈以脚步的踢踏蹭等为点子,在脚步打击节奏过程中要欢快、轻巧和利落,具有一定城镇化雅致、矜持的舞蹈风格;而果谐舞蹈是农区舞蹈,其形象更加拙朴、憨厚与敦实些,虽然同样与堆谐舞蹈以脚步击打为主,但果谐的踏步更加沉重、有力而朴实;玉树谐舞蹈则潇洒而大气,长袖翻转激烈,身体重心整体往上,脚步灵巧多变。由于这些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生成于各自的生态区域,覆满地方性文化知识点,使甲地与乙地之间形成不同的先天性基因,难以共融,相互之间也难以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功效。如果在一堂课程中以藏族舞蹈为概念,以组合为单元传授藏族民族民间舞蹈,那么这些众多文化之间交叉性混乱便不可避免,学生就无法分辨“这个”与“那个”的区别,文化内部的关系必将打乱。“只是抽取了藏族传统舞蹈中个别典型动作来代表藏族舞蹈,而不和藏族文化生态产生联系,必然呈孤零零的架势,缺少了血与肉和丰满,体味不到实质的风韵。”

(二)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环节中的难点

全国各艺术院校设置的藏族舞蹈课程是以大体的“藏族舞蹈”为概念,而非考虑舞种支系本身在“韵律”“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划分。因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影响着对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的正确认识,以下为问题的具体表现:

1.藏族舞蹈中的“笼统化”

与课程设置中的难点一样,在这里指的是不同形态、形式和文化指向的藏族舞蹈在教学中却被压缩为一个版块或者一个单元之内,造成原本在一种生态语境中自然呈现出的文化形态,包括语汇与语汇之间的无缝衔接,以及协调、顺畅、连贯、有序及互动性的语汇被打破,转而把藏族舞蹈笼统化,风格与风格之间、动作与动作之间,形象与形象之间相互拼接和乱用,只有“藏族舞蹈”,但不见其典型特征及代表性文化秩序,如一些舞蹈以脚部的击打为准,一些依靠服饰及道具上为表演基础,一些舞蹈纯粹是仪式祭祀性舞蹈等,这些辨识特征及特色被消磨掉;更不见藏族舞蹈中某一舞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规律,以及一气呵成的动态和统一的文化线条,与传统的“源”文化产生了距离,形成无章法、无条理的藏族舞蹈。如出现热巴、谐、果谐、玉树谐等语汇交织为一体,拧结一团,使原本各舞种文化中的“浑然天成”“自成一格”的自足性被打乱,这种教学方法只让学生认识到藏族舞蹈的一个笼统的概念。

2.元素教学产生的“碎片化”

所谓碎片化主要涉及到元素化教学问题。元素化教学就是对原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拆解,抓住动态动律中的某一规律(元素)进行强化训练,在舞蹈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能,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里尽快掌握课程内容,非常适合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初始互动性、初级阶段性的教学,但不适于将其扩大和强化,整理成组合状态推广。因为舞蹈教学中风格性是最重要的文化要素,且文化陈述中有内在前后规律上的结构体系,而元素教学只抽取某一动态来教学,则打乱了原本风格中的一体化,拆解了风格与传统的风格韵律,扩大了局部表现,使学生学到的仅仅是动作的、外在的、割裂的及单一的形态结构,掌握的概念只停留在被拆解的元素之上。

3.影响与借鉴下的“同质化”

藏族舞蹈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已有七十余年探索路程,其主要建设者为“学院派”路线,一同建设起来的还有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的民族民间舞蹈。各个民族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在同一个教学体系中成长,相互间就产生了接触与联系,在教材、形象、语汇上相互借鉴,共同的辐射产生了文化形态的同质化,各民族民间舞蹈常常在形体标准、审美规范上有一致性要求(手、脚、眼神等方面上受相同训练的既定),进而在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与作品之间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原本每个民族独有的形象、表述以及在生活语境中修炼出的心理、体态和风俗状态却渐渐淡化,越走越远,相反形成一种相近的模态,相互之间异质消淡,共性越来越多。久而久之,稀释掉了民族民间舞蹈中各自特色性的风格要素,缺少了“我”这一独特表达。

4.个人建构下的“审美化”

舞台化舞蹈追求的是审美化,这一点理所当然。但教学中的民族民间舞蹈与艺术团体创作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种纯粹的传承,后者是一种个人诉求中的创造,两者不在一个点上。教学中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化要有文化根據,追求的就是“根性”文化,不能进行个人化的过度审美表达,或者不能拿个人审美作为传统审美。学校教育包含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的传承,所谓的“民族”“民间”都具有传统性的文化内涵的所指,传统性的文化是对“源”文化的保护,也是其生发之基础。而艺术团体等是以创作为目的的创作,以个人审美为意向的民族民间舞蹈,代表了某一阶段个人的“审美”,具有个人创造观念的成分。因而,为了使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更具有传承性意义,一定牢牢根植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使藏族舞蹈内涵有“根”有“据”。

二、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解决之策

(一)对传统舞蹈文化的回溯性研究

民族民间舞蹈就是一门需要不断向传统学习的课程,其回溯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向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以此为前提。传统舞蹈往往是以情感化的、经验化和形而上的方式来呈现,也就是说舞蹈语汇中潜藏着众多的文化基因,而这些基因是学习者和参与者最难以掌握的,它比一般外在的动态更加深刻,其动态表现就需要这些内在基因的支撑。学习这些基因,要经过传统文化的“熏”和“熬”,才能找到这种感觉。在表演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之时,首先要塑造表演者对这一传统舞蹈的认知基础,由外向内,由浅入深,要体验、熟悉所教学(表演)内容的相关文化关系,得到各种文化支脉旁节的支持与扶助,并能够自如运用和贯穿其间,还要不断加固和体会这样一个文化形式,使各民族民间舞蹈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成为一种文化内在表现上的冲动。

“认真学习传统舞蹈后,一个人不仅是身体和观念上的改变,更是整个人的改变,因为传统舞蹈发生在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作为个体的舞者很难摆脱其影响”。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对你所学习的舞种文化有所了解、认识,特别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更是对其课前教案准备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传统文化研究的越深入其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笼统化”“碎片化”“同质化”“审美化”问题也就能够相应得到解决,其解决之策就潜伏在对其认知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二)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根据笔者的实践认识,在具体的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文化信息或原则将对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1.热巴舞蹈

热巴道具男子为铃、女子为鼓,由于热巴艺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自由参与的歌舞,它一定是受过训练、由专人表演供民众欣赏的艺术,其性质决定了它的难度。因而,热巴舞蹈是一种“风格性技巧”舞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技巧,如男子的蹦子、平转、兔子跳、躺身转;女子要从手腕的力度、腰部的力量开始练习,有了手和腰的劲才能玩转手鼓,才能使道具和人融为一体,才能在翻、转的身体韵律中表现鼓技。在课堂教学中各个动作可以通过单一元素化分解练习,动作达标后,然后化零为整,整合为组合。由于热巴以铃、鼓点为主,没有单独的音乐,民间中慢板常结合谐(弦子)、果卓(锅庄)音乐。

2.果卓舞蹈(锅庄)

“果”为圈,“卓”为歌舞,果卓舞蹈派系种类非常丰富,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基本都以的“昌都果卓”为代表,昌都果卓基本都是在民俗、节庆等重要场合表演,因此是典型的仪式舞蹈。在表演注重时辰节点、仪表形态、仪轨程序,且舞蹈表演庄严、凝重,伟岸及仪式感强,动态动律缓慢悠长,重呼吸与动态的连绵起伏,似大山大河般巍峨,似江水般张弛有度,在快板中仍需要保持这一态势。由于果卓舞蹈动作与动作连绵起伏,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具有流向性和交互性,因而不易过度分解练习。而且果卓有单独、特定的音乐,不能用其它类音乐替代。

3.谐舞蹈(弦子)

“谐”为歌舞,谐舞蹈是一种非仪式性的舞蹈,表演中基本没有什么禁忌。以哔央琴为伴奏乐器,在民间动作跟随音乐弦律而舞,动态动律较为轻松、随意,动作整体线条要长、动作举止要像流水流畅,膝盖曲节要保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在教学中可选择适合的音乐来进行短句练习,但由于一些谐语汇需要在特定音乐中表现,所以什么样的谐音乐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谐动态动律,选择好合适的音乐就十分关键。谐、果谐和牧民这三类舞蹈最容易被外界稿混,三者语汇最容易误用,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避免出现“三不像”情况。

4.果谐舞蹈

“果”为圈,“谐”同上,果谐舞蹈是地地道道的农区舞蹈,除了个别的,多数都属于非仪式性舞蹈。其表演更靠近农民欢快、自娱自乐形态,舞蹈多围成圈,顺时针舞动,动作有二大类,一类连臂攥手,相互围圈而舞;一类手臂互分,向圈内舞蹈。但两类舞蹈都注重脚步的踏、跺、踢等动律,舞蹈脚掌硬直落地,结实稳扎,顿地为节,铿锵有力,节奏鲜明,以朴素、憨厚和敦实为整体风格,情绪饱满、热烈。这类舞蹈音乐基本相似,也相应重节奏,强调往下的幅度。因而,本舞蹈的练习中可以用短句练习。

5.堆谐舞蹈

“堆”特指西藏阿里地区及西藏日喀则北部,“谐”同上,非仪式性舞蹈,堆谐舞蹈流传到拉萨形成了拉萨堆谐。拉萨堆谐经过多次改良渐渐呈现出城镇化风格,动作非常雅致,动作幅度收缩,虽然与果谐舞蹈一样,也是以脚步的踢踏蹭跺等为动律,但更加文雅、矜持、考究、精致,在民间要求犹如头顶一碗水而舞,脚步的击打非常轻巧、利落、飘逸、干净,与果谐舞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现各学院派的教學中由于缺少民间生态了解和文化上的认知,堆谐舞蹈与果谐舞蹈常常容易混淆,两者基本语汇误用、乱用的现象较多。堆谐音乐具有固定、专门化的形式,其零碎、小巧类的击打要与音乐配合,舞蹈语汇随音乐节奏。因此,教学组合需要完整的音乐段落,两者不能分割,从头到尾就是一段民间音乐,要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6.牧民舞蹈

主要指西藏北方游牧民族的舞蹈,属非仪式性舞蹈。牧民舞蹈的舞蹈语汇来源于牧民的民俗与生产生活,游牧生活铸就了他们自由的性格,所以动态更加的洒脱、无拘无束,舞蹈也就更加大开大合,奔放而豪爽无羁。挤奶时的顺摆、放牧时的挥鞭、揉皮时的蹭压等形成了这类舞蹈顺手顺脚动律动态,牧民舞蹈没有固定的程式规定性的套路,可以自由镶嵌。因而,可以以短句形式教学,动作与动作可以相互嫁接、转换,有一定的自由度。

7.玉树谐(伊)舞蹈

“玉树”是地名,谐同上,非仪式性舞蹈。玉树谐是获得了大力发展的藏族舞蹈,其最大的特征是以长袖的翻滚、飞舞、旋转为骨干动律,脚步与其它藏族舞蹈相比重心更加上提,强调协调性、顺劲,呼吸,以及脚跨的灵巧,经过学院派的加工与修饰,动态动律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质感,这类舞蹈有专门的音乐伴奏,或者可用鼓和钗来伴奏。

三、结语

以上有关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观点只是笔者的一些体会,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各艺术院校藏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期望本论文可以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教学建设提供一点信息和思考,能够为舞蹈教学今后的发展道路、文化的跃升提供一定的探索性思路,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强基固本、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江东,付磊.试论“学院派”民间舞缺失的“生态”背景——以藏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J].西藏艺术研究,2014(04):46-52.

[2]王昕,韩贤杰.朝鲜族舞蹈教学研习[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5).

猜你喜欢
学院派问题与对策教学
学院派主义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民歌表现形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