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饲料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评《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

2022-06-20 10:27房泽鑫
中国饲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饲粮配方饲料

房泽鑫

(山东省淄博市退役军人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山东淄博256000)

书名: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作者:陈安国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6 ISBN:9787308044769定价:18.00 元

近年来, 国内畜牧业呈现出逐渐向好的趋势,并且在农业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饲料行业作为畜牧业的基础,其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饲料行业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饲料生产国, 每年饲料产量高达3亿吨,这就为畜牧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但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情况下,饲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重点, 为提高饲料产品质量,饲料行业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并在饲料生产管理过程中融入计算机技术,实现饲料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由陈安国编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一书,详细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饲粮配比,保障饲料生产的高效率和高品质,本书充分展现了计算机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优势, 为饲料行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

《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共包括四个篇章。 第一篇为基础知识,囊括第一章与第二章,简要叙述动物营养的基础知识以及配合饲料的概念。 第二篇为饲粮配合原理,囊括第三章至第五章,第三章阐述饲粮配合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详细介绍饲粮配合的方法,主要规划各种饲料的用量配置比例,包括手工计算、计算机规划两种。 第五章为浓缩饲料的配置,补充介绍如何对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以及微生物等其他添加饲料进行比例配置。 第三篇为计算机饲粮配合原理,囊括第六章至第八章,第六章介绍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饲粮配合领域, 论述其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第七章为Excel 计算饲料配方,借助Excel 功能分析比较畜禽饲料的不同配置比例,从而得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饲粮配置比例。第八章介绍饲料配方软件,详细描述其功能与原理。第四篇为实验相关内容,囊括第九章内容,主要介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饲粮配合的技术试验。

从内容来看,《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一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通过对该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饲料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在饲料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技术,达到提高饲料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饲料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畜牧业与饲料行业息息相关。 畜牧业是指人工饲养已被驯化的动物,如猪、牛、羊等就是最常见的人工养殖动物,通过人工饲养,可以生产出肉、奶、皮毛、蛋等食品或生活用品, 经过再加工可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能量与经济收入。在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饲料问题最为突出,只有处理好饲料问题,才能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并根据饲养标准不断改进饲粮配比,成为了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饲料是畜牧业养殖动物的食物,这些食物由淀粉、谷物、油脂、蛋白质、糖以及饲料添加剂等构成,所以饲料不仅可以为饲养动物提供营养价值,增强动物的生长能力与繁殖能力,而且能够满足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需求,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

结合《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 一书第一章内容可以发现,饲料一般有三种分类方式:第一,按原材料分类。 饲料可以分为粗饲料、能量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等;其二,按营养价值分类,饲料可以分为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以及功能性饲料;其三,按成分分类,饲料可以分为粗饲料、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等。 不同类型饲料所含的营养价值不同,故可用于不同动物的饲养。 因此,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专家针对动物的年龄、生长状态等,将其每日摄入的营养元素含量都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但这些营养元素的摄入量,需要通过各种饲粮的合理配比才能达到,因此饲粮配比成为畜牧养殖的关键。

饲粮配比的目的在于满足动物营养需求, 实现饲养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为达到该目的,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多种饲粮配合方法,包括手工计算法、计算机规划法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规划法已经成为了饲粮配合中最为常见的方法,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一书针对相关内容做出分析。

二、计算机在饲料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饲料行业已经取得较大成就,并且形成了饲料生产、加工以及饲料添加剂、饲料质量监管等分支产业,这些分支构成完整的饲料工业。 从产量来看,我国饲料行业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尽管我国饲料工业较为成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部分分支行业还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优化升级。 计算机技术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逻辑运算能力强等特点,所以其得以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 对于饲料行业而言,计算机在饲料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饲料生产的自动控制。20 世纪80 年代,国内饲料行业就开始引进自动生产线,通过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来实现饲料生产管理的自动化。 而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 饲料生产管理中的高度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已成为行业生产的迫切需求,为改善饲料生产质量,提高生产速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饲料生产加工系统中, 成为了当下可行度最高的办法。 因为饲料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给料、机械设备混合搅拌以及成品饲料的出料与包装等环节, 而这些环节的生产流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全方位控制, 极大提高饲料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比如,在原材料给料环节,计算机可分析饲料的含量配比,对给料器设置定量给料标准,这些原材料可按照固定的频率与量进行混合, 再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搅拌器;搅拌器的作用也大致相同,即以固定的频率与速率将原料均匀混合并搅拌; 出料器则是将成品饲料输出后进行包装。 上述生产环节看似简单,但都需要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精准控制,系统中的识别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等都可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环节, 大幅提升饲料产品的质量与生产速率,增强整个行业的机械自动化程度。

第二,利用计算机技术精准控制饲料配比。 在饲料生产管理中,配料直接影响着饲料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饲料产品的营养价值, 因此关于饲料配比的优化便成为饲料企业生产的关键。 在饲料配比中,饲料企业需要考虑饲料称重配料的精确程度,以及饲料的配比方法两方面因素。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生产中的称重要求逐渐变高。 为此,饲料企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饲料配料称重,可有效改进配料称重方式,利用计算机控制配料的称量误差,精确控制配料用量,避免造成配料浪费。 在饲料配方中,饲料企业也可利用计算机设计配方,计算机设计饲料配方较为普遍, 目前常用的配方软件有SF-450、Rems、Mixit、Format 等, 这些软件通过建立饲料配比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中的规划算法得出科学有效的生产方案,这种方式不仅使配方工作更加高效简单, 提高了配方设计的效率, 而且还能将经济成本、 原料营养价值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饲料配方的科学合理性。 总之,饲料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饲料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成为了饲料企业思考的问题。 而将计算机应用于饲料配比中,可以实现饲料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使饲料配比更加精确,配方设计更加高效、科学,有效提升饲料企业的生产效率,为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饲料生产过程进行数据管理与控制。 如上文所述,饲料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升级。 而这一过程,需要处理与分析大量数据,尤其是饲料配重与配方设计,这些数据需要存储在较为专业的数据库中,在后续生产环节,调取、分析数据参数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部分饲料企业采用计算机视频采集技术收集管理数据, 该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图像采集芯片,通过自动化传感设备,将采集到的图像信号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饲料企业可根据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研究饲料的配料,从而得出合理的生产方案。 所以,在饲料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开发应用, 可以提高饲料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四,利用计算机技术协调饲料企业内部管理。 上述内容主要分析了计算机技术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即成品饲料的自动化生产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除此之外, 计算机技术在饲料企业内部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仓储管理方面,饲料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来合理安排饲料产品的运输、存储和调配,帮助饲料企业最大程度节省仓储成本。 在产品研发与销售方面,饲料产品的配方设计、成品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成分检验、 产品的销售推广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 帮助饲料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市场信息。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饲料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并且成为了优化饲料配方设计和饲料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通过阅读《计算机饲粮配合技术》一书,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饲料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现状, 而且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有效解决饲料生产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从而帮助饲料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
饲粮配方饲料
育肥湖羊对不同非常规原料采食偏好性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粤海饲料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东北丰新型产品配方
“史上最严新规”终结奶粉任性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