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循经取穴联合舒经正颜汤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2022-06-20 11:14张艳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神经炎躯体残疾

张艳国

(抚顺市中医院工伤科,辽宁 抚顺 113000)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之一[1]。此病由于面神经贯通茎乳孔段出现急性非化脓性炎所导致,发病与病毒、细菌感染及情绪波动、感受风寒等均密切相关。临床通常以营养神经及激素刺激治疗以减轻神经炎症及水肿倾向,但愈后较差。抚顺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的面神经炎患者应用辨证循经取穴联合舒经正颜汤内服治疗方案颇有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纳入病例60例,均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抚顺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研究病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64 岁,平均年龄(51.3±6.2)岁;病程最短2 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1.4±0.3)年。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4~65 岁,平均年龄(51.5±5.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1.5±0.2)年。通过统计学分析软件对2组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均参照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第5 版)[2]中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起病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数小时后病情到达峰值。部分患者前驱期1~3 d 可出现外耳道及后乳突区疼痛,同侧额纹消失,皱眉困难,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朱文峰主编的《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3]中口僻的诊断标准:起病急骤,病前有受风、寒凉病史,初起面部僵硬,表情支配不灵,数小时后到达高峰,口眼歪斜、流涎、眼干或流泪,恶风发热,汗出,面部麻木不仁,面色晦暗,舌淡或暗,可有瘀斑、苔薄白或黄腻,脉浮紧或弦涩。

1.3 排除标准(1)严重的肝功能不全的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5)近期接受过神经营养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理化检查,监测患者每日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内科基础疾病对症用药治疗。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变化,应用提高免疫力、消肿、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口服甲钴胺,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每次0.5 mg,日3 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辨证循经取穴法针刺治疗,主穴:风池、阳白、翳风、颧髎、迎香、颊车、地仓,辨证少阳经取阳陵泉、外关穴,太阳经取昆仑、后溪穴,阳明经取合谷、内庭穴,厥阴经取太冲、丘墟穴,毫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针刺0.5~1.0 寸,提插补泻后,留针20~30 min。并配合舒经正颜汤内服,处方:天麻、川芎、白芷、菊花、丹参、僵蚕、地龙、红花各15 g,白芍25 g,蜈蚣2 条,全蝎10 g。诸药水煎300 mL,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餐前空腹温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评分:研究病例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估患者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患者面部肌肉支配、感觉、疼痛程度、言语能力及社交能力、舌脉改善等症状进行综合性评估。(2)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及躯体功能指数(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评估量表及躯体功能指数评估量表由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面神经研究中心的临床科研人员制定,对患者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面部、肢体、自理能力等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治疗前: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21.55±4.87),面部残疾指数(16.42±2.15),躯体功能指数(15.58±3.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21.63±4.91),面部残疾指数(16.45±2.21),躯体功能指数(15.49±3.11)。临床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6.45±2.06),面部残疾指数(11.23±2.57),躯体功能指数(21.03±2.1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13.33±2.71),面部残疾指数(14.77±2.37),躯体功能指数(18.31±2.47),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面神经炎患者的中医证候、PDI 和FDIP 评分比较(,分)

表1 2组面神经炎患者的中医证候、PDI 和FDIP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面神经炎又称面神经麻痹,以面部肌肉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支配面部活动肌肉的神经中风或被病毒、细菌感染,而出现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5]。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于神经细胞,并逐渐释放病毒,造成面神经水肿、变形,面神经管鞘内压力增大、神经卡压,通常无法滋养血管致经气闭塞,最终出现面部支配能力障碍。西医以激素、抗病毒药物结合提高患者抵抗力治疗为主,虽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病灶区供血障碍难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仅以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力单一,疗程较长,临床效果不理想。

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口僻”“口喎”“口眼喎斜”等范畴,疾病归属于中风的中经络一类。《灵枢·经脉》中曾记载:“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认为本病起病急骤,突发口僻,目不闭,人体气血亏虚,卫气失养,皮肤疏纵而腠理开,外邪风寒侵袭,使脉络凝滞,气血运行失常,经脉筋肉失养而发病。历代医家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面神经炎近取颧髎、迎香、颊车、地仓穴以宣通头面经气,循经远取阳陵泉、外关、合谷、内庭、昆仑、后溪穴以激发头面阳经经络之气,扶正祛邪。舒经正颜汤方中天麻、川芎可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川芎善祛外风而通络,天麻善祛内风而化痰通血脉。僵蚕、地龙、红花之品以祛风化痰、通络止痉,药性走窜为通经络之上品,可助天麻息风、化痰之功。红花行血、破血、和血、调血,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菊花、白芍、泽泻以清热解毒、祛风平肝,为治风药。针药并举以息风散结、祛风和络,方药可增强循经刺穴之善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之力。临床证实循经取穴配伍诸药合用以益气祛风、牵正养颜,可促神经炎症消退,减轻患者治疗及愈后痛苦。本文应用辨证循经取穴联合舒经正颜汤治疗方案,结果证实该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炎躯体残疾
视神经炎的悖论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索中药复方治疗视神经炎用药配伍规律
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