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沙棘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探析

2022-06-21 01:14库来夏•卡克甫
种子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技术探究栽培管理具体措施

库来夏•卡克甫

摘    要:大果沙棘是一种耐旱性、抗寒性较好的植物,而且根系较为发达,适应能力较强。种植大果沙棘可以有效保护地表植被、防风固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生长的果实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种植的过程中采用自然繁衍且无人照管的状态。为了解决大果沙棘的种植问题,应采用人工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产量和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大果沙棘种植管理技术和其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果沙棘;栽培管理;技术探究;具体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9-010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3.6       文献标志码:B

1 大果沙棘的栽培管理技术

1.1 苗木培育

1.1.1 园地

大果沙棘适宜种植在气候温和且海拔1 600 m以上地区,每年降水量要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土壤含碱性、透气性,酸碱数值不能大于一定范围,可以选择一些风沙土或轻土进行育苗培植。

1.1.2 接穗

选择刺少或没有刺且健壮的晚熟沙棘,芽眼要饱满,可以选择1~2年生的枝条进行插穗,枝条长度应为2 cm,直径大小应为0.5~0.8 cm。

1.1.3 整地

具体的整地时间可以选择雨季前,在雨水的作用下,土壤中水分充足,且能起到蓄水和保土的作用。在整地时,对于坡度小且完整的土地,可以先从等高线位置进行开沟处理,实际的宽度、深度、高度分别控制在80 cm、40 cm、20 cm,完成后压实底部土壤。将土壤和杂草混合填充到沟底并压实,然后再进行施肥工作。对于坡度大且不整齐的土地,可以先开挖鱼鳞样式的坑,其长宽分别为50 cm、40 cm,并在坑的周围用土壤修建高20 cm、直径1.2 m的半圆土埂,呈“品”字样排列。苗圃地要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土壤,并在整地前施用有机肥和磷酸肥料,一边施肥一边整地,确保苗圃场地干净,土壤肥料、水分充足[1]。

1.1.4 穗条处理

采集枝条时,从下方45°倾角的地方割切,然后剪平上部。在扦插前,配置一定比例的生根粉和水,低浓度溶液喷洒,提高成活率。

1.1.5 扦插技术

在春季4—5月,使用机械铺设宽度为70 cm地膜,施工后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斜插,倾斜角度为45°,每株的间距控制在6~8 cm,根据具体种植场地的大小,控制好稀疏度和产量。

1.1.6 种子育苗

培育大果沙棘苗木时,选择种子或扦插的方式。用种子进行育苗时,要选择向阳且排水较好的沙土。在温室內进行育苗时,土壤和沙的比例为3∶1,并在育苗前先对种子进行处理。一是将种子放入纯碱溶液中使劲搓,并在种子呈黄色且摸起来不光滑时停止,再用清水洗干净,在冷水中浸泡24 h。然后再进行保湿处理,在低温条件下存储10 d后即可种植。二是采用温水处理种子,将种子放在80 ℃水中搅动,水温降到常温时,将种子放到器皿中催芽,10 d后就可以播种。对种子进行处理,主要是为了加快发芽速度和提高成活率[2]。

1.2 浇水和施肥

扦插育苗后每隔15 d浇水1次,在其生长周期内共浇水8次。植株高度达10~15 cm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浇水和施肥。

在4月中下旬土壤解冻时,要及时进行灌水作业,并在8月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温度条件,做好保湿和控水处理工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再进行浇水,确保满足植株冬天生长的水分需求。

幼苗阶段可以多施加氮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增加,氮磷钾比例为1∶1∶2,每次浇水时适量施加尿素。在幼苗进入正常生长阶段时,可以每667 m2追加尿素30 g、磷酸30 g以及钾肥20 kg。施肥时主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形式,通常5—6月种植好苗木7 d后使用机械中耕并除草。

1.3 移栽

培植苗木的第三年进行移栽,此时植株高度约80 cm,但扦插的苗木要在第二年春天进行移栽。在土壤解冻到30 cm时种植,保证土层的厚度和养分能满足生长需求。在栽植时先挖好栽植坑,坑的直径大小和深度都要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超过60 cm;每行植株的间距保持在2.5 m,植株的距离为1 m,然后将苗木放到坑内再埋土,但要注意的是,先使用底土进行覆盖,再用表土,不能填得过满,应预留3~5 cm的坑,主要是为了保证水分供给充足。在栽植时,雌雄植株比例要控制在10∶1内,即栽种10行雌沙棘,就要在中间栽种1行雄株,以提高授粉、结果率[3]。

1.4 修剪

大果沙棘是落叶灌木,大部分情况下不需修剪植株,但为了提高产量,进入结果期,可在夏季修剪掉一些生长过密或交叉的树枝,提高结果枝条的通风和采光效果。

1.5 田间管理

在定植后24 h内,结合当地的温度和气候环境及时浇水,定植的第一年浇水5次,在以后的生长中每年浇水3~4次,并及时去除根部生长出的枝条,尤其是在植株成活后,需要进行除草和松土作业。

1.6 病虫害治理

1.6.1 病害

在大果沙棘的栽培和生长过程中,主要的常见病虫害有干枯病、锈病等,治理时应采用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当大果沙棘出现干枯病时,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在幼苗发病期间,主要症状为叶片发黄,且茎秆出现干枯,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苗木死亡。在处理时应及时拔除发病植株,并焚烧死亡苗木。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病害的侵扰,可以在植株种植行间栽种禾木草。当出现锈病时,可在染病初期使用硫酸铜、生石灰兑水1∶1∶200配制波尔多液喷涂2~3次[4]。

1.6.2 虫害

叶蛾主要出现在叶片上,使用20%沙丁3 000倍液,每隔10 d喷洒1次。叶蛾对嫩叶的为害较大,在发病初期会附着在叶片上啃食叶子。可以在冬末初春时,使用50%多菌灵或65%锌粉剂喷洒在土壤上进行杀毒消菌,从而将虫卵杀死。当叶片症状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菊酯1 500倍液喷洒防治。

1.6.3 老鼠

田鼠和黄兔尾鼠会偷食植株,对其防治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生物关系进行防治,比如使用天敌黄鼠狼和猫头鹰防治,减少老鼠带来的经济损失。二是采用化学药剂,比如每个老鼠穴可以喷洒0.15 kg大隆溶液。

2 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大果沙棘的种类较多,对环境和土壤的要求不同,所以在种植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以及降水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先进行试验,选择产量高、果实大且软刺或无刺的沙棘进行无性繁殖,从而保证沙棘的品质。与此同时,应区分雌雄沙棘,栽种无刺雄株和橙色品种。

2.2 整地

2.2.1 水平沟

栽培前,先对场地进行修整处理,为植株的生长创造有利的土壤环境。水平沟适合用于有一定坡度的场地,顺着坡度高等线,将其断面挖成梯形,在其外侧的坡度应为45°,沟的长度为3 m。相邻的两个水平沟最顶层间距为2 m。但是当水平沟长度超过合理范围时,就要在沟内设置横向梗,防止水土流失。在挖壕沟时,需先填入底土,然后再使用表土埋在斜坡上。

2.2.2 鱼鳞坑

在坡度大于30°的地区,地形不平整的情况下,采用鱼鳞坑的方法整地。在山坡上按照造林设计,挖1个半月形的坑,然后使得坑呈“品”字形,坑的实际大小取决于地形和栽种的沙棘种类。大部分情况下,坑长1.5 m、宽1 m,每株行间距为2 m×2 m。在挖坑的时候要注意,先将表土上的杂草和杂物清理干净,将表土和生土分别放在坑内上下方,挖好坑后将熟土放到坑内,并使用生土围成高25 cm的半环绕土埂,在坑的两侧分别开1道斜沟,用来蓄水。

2.3 栽培

2.3.1 种植密度

对于平坡地来说,每株行距应保持在1.5~3 m,每667 m2种植148棵沙棘树,栽种不能过密。同时,在山地中种植沙棘要适当增加行距和密度,每667 m2种植沙棘树220棵[5]。

2.3.2 配置雌雄株

大果沙棘和别的植物不同,雌雄比例对其产量影响较大。在栽种时,可以将雄性的植株以三角形或行列在雌性植株间,保证比例均匀,促进花粉传授,其比例可以控制在10∶1~8∶1。

2.3.3 苗木选用

移栽的苗木要满足一定的标准,应保证幼苗健壮且高度达到30 cm以上,枝干要完全木质化,主要根系在3条以上,还要有15 cm长的发达侧根,且幼苗叶子和枝条都没有病虫害并较为光滑。

2.3.4 栽种方法

根据种植面积大小,设计每株定植坑的比例,然后依据50 cm×50 cm的标准进行栽种。在移栽的过程中,要将苗木垂直向下并控制好倾斜角度。还可以使用带浆种植方法,先将坑使用表土填充1/2并用脚踩实和浇水,再将苗木放于水里,促使根系舒展,再用表土覆盖四周,使得水分在渗透的作用下浸入土壤层,从而有利于蓄水。

2.3.5 时间

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种植,如果选择在春季栽种,就要在苗木新芽萌发前进行,具体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决定。比如我国兰州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土壤刚解冻且水分充足时种植。如果是秋季栽种,大概在11月上旬,为防止温度快速降低,导致土壤冻结,可以先埋土过冬,当春季来临时,选择合适的时机补植。

2.3.6 水肥

在定植时,每株施加一定量的农家肥,具体浇水情况要根据气候和植株实际状况决定,一般苗木的浇水时间在植株萌芽期、生长期、后期以及进入到冬季前。如果山坡上的降水量在400 mm以上,要建造生态林,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在植株周围采取蓄水和排水措施,比如建造鱼鳞坑或使用薄膜覆盖的方法。

2.3.7 修剪整形

对于生长较好的沙棘幼龄树,高度为2.5 m时就要进行封顶处理,以减缓树木生长速度。如果成年树的枝叶较多,应修剪掉过密枝条,为小枝创造生长空间。修剪生长衰老树木的树冠、内膛以及结果枝。当树木生长高度符合标准时,如果通风不良要及时落头处理,枝条少且较短的不需进行疏枝处理。另外,在修剪时,主要根据植株的长势强弱和枝条疏密进行综合考虑。

整形有疏剪、摘心及短截3种方式。疏剪主要是针对树干和枝条较多的树木,可以修剪掉直立的树枝,留下平枝,而较弱的树木要去掉弱枝,枝条较密或较少时要多疏和少疏。摘心是摘掉新梢的嫩顶,促进其分枝。短截是将1年生的枝梢剪掉,促进其生长。

在干旱贫瘠地区降水量较少且土壤养分不足的情况下,沙棘一般是灌木丛状,环境较好且土壤肥沃的山川和坡地应保持树高2.5 m,树干直径1.5~2.0 m。主干上的分枝较多,使得主干呈层次分布状,保证通风性、采光性,从而提高产量。对于幼龄树,在主干高度达到80 cm时进行修剪和定干。在剪口下方20 cm左右预留3~4个侧枝,并剪掉其他侧枝。在当年的夏秋季保留好主枝再短剪;在第二年将主枝上新长出的侧枝30 cm处剪掉,对于弱势的枝条要及时进行疏剪;在第三年修剪长势较好的长枝条。

2.3.8 采收和保存

1) 人工。主要采用人工采摘的方法,在摘果的时候和修枝方法相结合,不但效率低,而且采摘的成本高、时间长。

2) 机械。主要使用采摘机械,在果实刚成熟和较为坚硬时采摘,在采收时要根据果实的用途选择合适的采摘时机。

3)化学。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催熟果实,在果实由绿变成黄色阶段进行。将采收好的果实放在低温环境下,湿度要保持在90%以上。如果是结冰时节采收的果实,需喷洒少量的水后再将果实封冻。

3 虫害防治和管理

3.1 幼苗期

在苗木出土长出叶子时,受病原菌的影响,其根和茎部会产生长条形状的褐色斑,在发病的区域会出现凹陷,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上下环绕蔓延,继而导致植株死亡。干枯病病害萌发的高峰时期在出土和生长30 d左右,特别是降水量较大、空气湿度大,极易导致病害快速蔓延。在播种前使用化学药剂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按1∶3五氯和迪克松配制溶液或在细土中掺杂黑矾,防治效果显著。

3.2 生长期

在生长期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暴发不同类型的病害,所以要加强管理,以便及时发现病害,采取化学溶液喷洒或物理方法解决。为了尽可能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要定期对植株的生长环境杀毒、消菌。

3.3 结果期

在结果时出现果实腐烂的情况,有时是受病害的影响,有时是因为老鼠偷食导致,所以在初结果时,可以喷洒化学药剂,一方面保护果实,防治病害;另一方面减少老鼠的偷食现象。与此同时,要根据实际的病虫害类型和产生原因,制订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证沙棘产量。

3.4 管理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要对植株的苗木的实际情况给予重视和关注,并保证不同时期的水分和养分充足,必要时可以进行追肥作业,结合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提升整体的种植效益。

4 结束语

在大果沙棘的栽种和管理中,主要是根据栽种的整体过程,结合沙棘对土壤、水分、养分以及气候等条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并在育苗、移栽、栽种、浇水、施肥、除虫等过程中,加强管理,依据树木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追肥、修剪和整形作业,以保证沙棘的结果率,从而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车凤斌,李永海.大果沙棘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8(9):45-47.

[2]毕英明.浅谈大果沙棘的繁育及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9):21.

[3]孙永洪.青海互助县大果沙棘的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2):90.

[4]王玉梅,闫广洽.河西走廊大果沙棘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4,12(1):31-32,45.

[5]刘晓静.辽西地区大果沙棘建园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20(6):36-37.

猜你喜欢
技术探究栽培管理具体措施
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创造性分析
技工学校田径中长跑技术探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石油机械设备中的防腐检测技术探究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
基于BPEL试析医疗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