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概述

2022-06-21 01:14伏彩菊
种子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普查物种

伏彩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关键性战略资源。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工作,丰富国家基因库,紧握种业发展的资源芯片,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从种质资源大国向种质资源强国的迈进。文章分析 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重大意义,探讨了当前弥渡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物种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9-013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325       文献标志码:A

1 县情简介

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地跨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25°32′。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年平均气温17.3℃,年均降水量824.4 mm。立体气候明显,河谷热、坝子暖、高山寒。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日照、降水充足,霜期短,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农业耕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林地面积约9.74万 hm2,有云南山茶、大树杜鹃、云南梧桐等10余种珍稀植物,有天麻、牛黄、细辛等286种中药材,盛产大蒜、芋头、香酥梨、南瓜等果菜共150多个品种。

2 普查情况

弥渡县成立普查工作组,专门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工作组历时两年,基本完成了弥渡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工作。在查阅资料及调查过程中,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的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

2.1 农业生产变化

1956年县建制不久,遵循国家“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发展方针,以吃饱饭穿上衣为目标,弥渡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蚕豆,全县种植粮食作物面积约2.21万 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0.89万 hm2(单产215 kg/667 m2)、玉米种植面积0.29万 hm2(单产109 kg/667 m2)、蚕豆种植面积约0.5万 hm2(单产112 kg/667 m2)、小麦种植面积0.54万 hm2(单产96 kg/667 m2)。此外,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约0.07万 hm2(单产77 kg/667 m2),解决吃油问题。经济作物以棉花和烤烟为主,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约0.12万 hm2、烤烟面积约0.05万 hm2,由于品种和技术问题,经济效益都不明显。

1981年土地联产承包前夕,弥渡县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有所发展,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蚕豆,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2.11万 hm2,其中水稻面积约0.74万 hm2(单产366.8 kg/667 m2)、玉米面积约0.37万 hm2(单产168.4 kg/667 m2)、蚕豆面积约0.38万 hm2(单产138.5 kg/667 m2)、小麦面积约0.62万 hm2(单产119.6 kg/667 m2),种植油菜面积约0.09万 hm2(单产109.7 kg/667 m2)。经济作物发展较快,以烤烟为主,蔬菜、水果、茶叶、红花多类型为辅,全县种植烤烟面积约0.13万 hm2(单产122 kg/667 m2),蔬菜面积约0.08万 hm2(满足本县外尚有部分外销),水果种植面积约0.04万 hm2,茶叶面积约0.05万 hm2,红花面积约0.01万 hm2。1982年4月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了农民的生产极积性,土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大批新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特别是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以及高产优质墨西哥小麦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使弥渡县粮食产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4年弥渡县粮食种植面积约2.37万 hm2,总产达18.14万 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0.59万 hm2(单产677 kg/667 m2)、玉米种植面积约0.75万 hm2(单产574 kg/667 m2)、蚕豆种植面积约0.12万 hm2(单产209.8 kg/667 m2)、小麦种植面积约0.17万 hm2(单产348 kg/667 m2)、大麦种植面积约0.64万 hm2(单产374 kg/667 m2)。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发展,猪、牛、羊存栏和出栏成倍增长,全县生猪出栏50.02万头(列为生猪调出大县),肉牛出栏4.5万头、奶牛存栏1.9万头(鲜奶产量5.15万 t),肉类总产量达5.32万 t。弥渡县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部署,充分利用县域自然资源,“以一棵菜、一头猪”两大产业为抓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复种指数提高,大力发展以蔬菜、畜牧、烟草、林果、淡水渔业、生物药业、种子产业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经济作物发展较快,以烤烟蔬菜为主,水果、玉米制种、茶叶、红花、中药材多类型为辅。全县种植烤烟面积约0.44万 hm2(产值6 000元/667 m2)、蔬菜面积约0.34万 hm2(95%部分外销)、大蒜面积约0.33万 hm2(产值5 000元/667 m2以上)、玉米种植面积约0.1万 hm2(产值3 000元/667 m2以上)、水果种植面积约0.85万 hm2(产值2 000元/667 m2以上)、红花种植面积约0.08万 hm2(产值2 000元/667 m2以上)。基本形成了坝区以粮烟菜、山区以烟果牧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2.2 农作物品种变迁

1956年弥渡县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蚕豆、小麦四大类。水稻以常规籼稻为主(弥渡县属中海拨籼粳交错区),主要种植品种为大白谷、大红谷、紫秆谷、黄皮谷、红麻线等;玉米品种以常规品种为主,主要种植品种有黄玉米、白玉米、红玉米、糯玉米(鼠牙糯)、金皇后等;蠶豆种植品种有细白豆、半大豆、荷包豆、麻蚱豆;小麦种植品种为南大2419、印度798、云南778、巴基斯坦白渡邦、云南798等。四大粮食作物均为口粮,品质优、适口性好。经济作物烤烟种植品种为红花大金元,棉花种植品种为土花和川花两个品种。

1981年弥渡县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蚕豆、小麦四大类为主。水稻以常规籼稻为主、常规粳稻搭配,主要种植品种为楚籼1号、2号、3号、5号,粳稻种植西南175等;玉米品种以推广杂交玉米良种为主,主要种植中单二号、七三单、京杂6号等。蚕豆种植宜良绿叶豆、武定大白豆、细白豆等品种。小麦以引进的墨西哥小麦品种为主,种植墨卡、墨沙、墨叶等品种,其他种植品种还有本地光头麦、67257等。四大粮食作物品种已经有较大的更新更换,单产有了较大提高。经济作物烤烟种植品种仍以红花大金元为主,搭配了云烟二号、G28、斯配特。棉花已不再种植。油菜品种除本地的黄芥末和油用萝卜有少量种植外,主要推广种植低芥酸品种为76084、81008、81001、0255、云油49等。

2014年弥渡县粮食作物仍以水稻、玉米、蚕豆、小麦四大类为主,大麦面积增长较快。水稻已全部更换为常规粳稻为主,低熱河谷区种植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D优63;常规粳主要种植品种为楚粳28号、27号,云粳20、29、30号,凤稻23号(冷凉稻区密祉)等。玉米品种以推广杂交玉米良种为主,主要种植品种有中单808,路单8号,海禾1号、17号,辽禾308等。蚕豆种植品种有凤豆4号和6号、弥豆一号、开远大庄豆等。小麦仍以弥渡县引种鉴定成功的墨西哥小麦品种为主,种植品种为91E001、S39等,其他种植品种还有本地光头麦、云麦53等;大麦主要种植弥渡县引种鉴定成功的S500、S-4;弥渡县墨西哥大小麦的引种鉴定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农科院外引组、云南省农业厅和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的大力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先后选育出了0483、0103、精选9号、国际13号、S001、R101、91E001、S39、大麦S500、S-4、82-1等大批优良品种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在1984年列为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并获原农业部、省、州奖励。五大粮食作物品种已经有较大的更新换代,单产有了较大提高。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品种全部为红花大金元;油菜品种除本地的黄芥末和油用萝卜有少量种植外,主要推广种植“双低”品种为A35、H090等;大蒜品种有二季早、迟蒜、红七星、软叶蒜、紫皮早蒜为主;红花种植品种有红云12号、D9两个品种;梨品种有红香酥、小红梨、雪梨、深窝梨、火把梨、水扁梨等;蔬菜种植类型较多,主要有大青菜、芋、结球甘蓝、洋葱、大葱、莲、芹、南瓜、黄瓜、番茄、菜豆等。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发展,品牌化、无公害、有机蔬菜将弥渡县“一棵菜”产业步入新台阶。

2.3 资源收集情况

弥渡县种质资源普查小组在多方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共征集40份种质资源,其中野生种质资源1份、地方水果品种16份、地方蔬菜品种11份、粮食作物10份、经济作物2份。

3 普查与收集行动的意义

3.1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关键性战略资源

近年来,生物科技迅速发展,生物用途的开发应用已广泛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中,为生物的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若物种灭绝、种质资源丢失,将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为了未来的发展而广泛地收集、保存生物种质资源,尤其是保存国家关键性战略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十分必要。同时,该行动也有利于推进种质资源普查和管理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加快实现我国从种质资源大国向种质资源强国迈进[1-2]。

3.2 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首先,在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不清、丧失严重的情况下,开展普查与收集能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改良农作物的基因来源,丰富的遗传基因可使目前和今后的育种工作获得更大的遗传增益。其次,物种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对稳定生态系统、维持生态体系平衡、保护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再次,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潜在有用物种和基因的流失,一旦农作物某种基因消失,就难以再创造出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保护和利用作物物种资源是农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内容[3]。

3.3 推动弥渡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首先,接到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后,弥渡县高度重视,抽调人员组成普查工作组。数据收集涉及统计、档案、林业、教育、水利等多个部门,并多方走访退休老同志、民间“活教科书”。工作人员到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了解情况以及走村串户、跋山涉水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弥渡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其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作业内容分散,在队伍组建后,对整个队伍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省、州、县关于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文件,领会文件精神,组织观看农业农村部专题视频培训会议,派业务人员参加专题业务培训,并在普查工作中加以应用,提高普查队伍的业务能力,同时培养锻炼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农业队伍。再次,通过普查,摸清了“家底”,对弥渡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存在及分布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看到不足。通过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社会学、农业结构与地理环境等基础数据,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气候、种植结构的变化,对不同时期种质资源变化的影响,从而对弥渡县今后的农业生产、农事操作、农业发展方向以及良种繁育、选育等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首先,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薄弱。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农作物品种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物种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其次,原生环境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不当的农事操作发生变化,并对物种的自然淘汰造成物种加速流失以及遗传基因变异。再次,科技人员的知识储备与科技进步的脱轨,造成对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力度不足。

4.2 对策

首先,认真贯彻学习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及保存的相关文件、知识,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手册及其他宣传措施,提高社会大众、基层部门种质资源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5-7]。其次,加强保护环境,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科技利用率、科学种养、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有效改善环境,减缓物种资源的自然淘汰和选择。再次,在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农业科研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地推进农业科技研究和培训,建立一支优秀的农业队伍,推进新型农业发展。最后,推进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对弥渡香酥梨、弥渡小红梨、弥渡大芋头等优势资源进行地理标志认证,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加大商品性认证,让这些商品进超市、进千家万户。

5 结束语

经过对云南省弥渡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两年综合考察,发现弥渡县在农作物品种选择以及种植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传统的种植技术与现代化农作物种植需求不符、科技人员专业能力有限且知识储备不足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弥渡县农业经济发展。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弥渡县农作物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有效改善弥渡县农业的发展状况,为广大的农民群体提供经济保障。因此,要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通过加大对其种植知识与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在推进弥渡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一支优秀的农业技术团队,促进该地区实现农业生产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驰千,姚洛平.白水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5):46,48.

[2]陈超.丽水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探讨[J].中国种业,2020(7):30-31.

[3]吴柔贤,徐恒恒,高家东,等.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9):1-11.

猜你喜欢
普查物种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物种大灭绝
丽水发现新物种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