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问题探析

2022-06-23 03:50李迅仪孙天义
民族文汇 2022年3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预防农村

李迅仪 孙天义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因其成长环境缺乏关爱,遭遇的成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进而会引发越轨行为。為解决留守儿童越轨行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措施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1]。全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数量庞大,超过九百万[2]。留守儿童不是个别问题,而是社会问题[3]。受多重因素影响,留守儿童存在越轨行为的风险[4]。社会生活中越轨行为有多方面表现,例如,让大众感到不适的怪异动作,以及违反公序良俗、违反法律的行为等。越轨行为难以被人理解的行为表现,通常不被人们认可和接受[5]。留守儿童因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心理自我引导不足,行为习惯受到不良影响,容易出现越轨行为。而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影响家庭和睦、社会稳定[6]。因此,探析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防范,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从目前的状况看,尽管预防留守儿童越轨行为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违反他人和社会期望的行为规范,并对家庭、学校及其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心理和行为活动[7]。越轨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非预期性,初级越轨行为在儿童成长中普遍存在,且能够通过及时发现得以矫正。由于留守儿童越轨行为容易为人所忽略,因此,这一群体存在较高的次级越轨行为发生的风险,并容易发展为更为严重的次级越轨行为。而一旦留守儿童发生越轨行为,将对个体成长、教育发展和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一)已有的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

农村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是多种矛盾所导致。因此,已有研究主要从增强社会支持,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着手。其中,家庭教育是预防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第一道防线。父母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父母要将儿童利益放在首位,为其成长提供健全的家庭环境。其次,委托监护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督。让孩子与家庭和父母以及委托监护人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增加亲密度,使儿童建立正确的三观,遵纪守法,防止越轨行为发生;学校预防是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体系的核心。学校应推行综合素质教育,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五育”教育水平、综合素质。学校和教师也要充分了解留守儿童成长特点,根据成长需求展开教育和管理。例如推行寄宿制,增加课外活动等等;社区对预防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当地政府要加强农村社区环境整顿力度,全面治理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净化农村生活环境,给儿童成长营造良好农村社区环境。最后,当地政府要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村法治教育水平,增强儿童法律意识。

(二)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存在的问题

1.家庭对越轨行为预防教育不足

首先,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缺失。父母与儿童分隔一方,长期分离状态,缺乏亲子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照。感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更加渴望情感交流,长期将儿童留置在农村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其次,家庭教育方式欠妥。父母丢下孩子去外地工作,心里都会有深深的歉疚感,为了弥补孩子,他们会尽力满足其物质需求,过分的迁就使儿童任性且暴躁;部分父母认为棍棒底下出才子,对孩子实行打骂教育,严苛的语言和体罚迫使儿童顺从。但是长期处于错误的教育方式下,会直接导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叛逆厌学,打架斗殴事件层出不穷、屡教不改。最后,临时监护人大部分是爷爷奶奶,由于爷爷奶奶的教育观与现代教育差距较大,且他们接受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隔代教育容易出现过分溺爱儿童、纵容偏袒等现象。儿童缺乏必要管束所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引导了其错误的价值观。也有部分父母将儿童监护权委托给亲朋好友,委托监护人无法掌握教育的尺度,儿童缺乏管教与社交,心理问题严重。

2.学校教育防控力量薄弱

目前,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将学习成绩作为区分学生好坏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判断标准。部分中小学校管理层功利心较强,将学习成绩与毕业率作为学校声誉的来源,为了获得充足的生源,强调应试教育思想。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将重点放在教学进度与教学考核方面,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与综合素质培养。由于教师更注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多的是放任自流,使得部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逃学辍学现象严重,学生在自暴自弃中盲目走向社会。此外,农村的中小学校基本没有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尽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但学校教育计划中仍然缺乏相关内容,如果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找不到倾诉对象,不能获得帮助指导,就会逐渐产生越轨行为。

三、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的改进措施

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发生决定其矫正不应该仅仅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更应该将满足留守儿童的个体需求作为根本立足点。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的预防,必须在结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基于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应按照情感联结,行为约束以及社会支持的方式,建立规范系统的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防范体系。

(一)建立重要他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联结

重要他人指的是能够影响留守儿童行为及价值观的个人或群体组织,例如,教师、同学以及亲戚朋友。长期感情的缺失,会使儿童通过其他途径寻找“重要他人”,建立情感联结,以便通过“重要他人”获得情感需求,得到心理关爱[8]。

一是提供专业“关爱教师”服务,满足儿童学习和心理需求。在留守儿童地区,根据当地学生比例分配关爱教师服务。同时,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教师和关爱教师展开专题培训,同时认识了解留守儿童,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开展教育。

二是建立“爱心妈妈”服务团队,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生活帮助,满足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当地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招募“爱心妈妈”,根据当地情况建立多种形式的帮扶模式。例如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爱心妈妈”服务团队,并定期召开研讨会,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真正帮扶他们的“重要他人”。

三是树立优秀榜样。当地教育主管单位组织高校学生走访农村中小学校,向留守儿童展示学习榜样,通过认真学习,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留守儿童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成为优秀的人才[9]。

(二)构建多方联动的留守儿童行为约束机制

留守儿童出现越轨行为,不仅反映了学校教育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社区监管不利的问题。因此,需要社会相关教育主体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努力降低留守儿童越轨行为发生率。

第1,强调留守儿童父母责任意识。当父母决定外出务工时,应将相关信息告知学校和社区,以便为儿童制定合理的成长计划,在离开时段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状态。

第二,建立留守儿童家校合作平台。通过网络能够联通家长和教师,建立交流平台,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学校表现,发现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开展网络教育,增强父母家庭教育意识,在儿童的不同成长时期给予家长不同教育建议,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儿童越轨行为的矫正工作[10]。

第三,建立留守儿童社区关爱監管机制。当地政府要积极建立社区留守儿童保护机制,备案留守儿童信息,定期走访留守儿童住所,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生活及教育问题,对于忽视儿童成长屡教不改的家庭,社区有权向有关部门申请取消监护权,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三)创建增权赋能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

儿童是教育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利要有外援力量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保证儿童受教育权利,促进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

首先,扩展教育资源,让留守儿童享有教育权利。其中一点是随迁子女异地就学,留守儿童随父母一同进入城市并就读于该城市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流入地政府积极落实“两为主、两纳入”,积极鼓励子女随父母随迁入学,享有城市就读权利[11]。另外一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留守儿童在当地就可以接受高质量教育资源。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指示性文件,提升农村教育资源质量,通过优质有特色的教育吸引城镇学生回流。

其次,积极改善社区微观环境。鼓励乡村学校建立次文化团体组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搭建社区平台,提升留守儿童归属感。同时,增加文化氛围,创建图书室,增强社区文化知识水平,为留守儿童创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将政府帮扶行动转化为第三方机构长期性帮扶行为[12]。

最后,建立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当地主管教育部门设立奖学金,对表现突出的留守儿童给予奖励。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树立留守儿童成长典范,促使留守儿童建立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信念,让留守儿童获得成长能量。

四、结语

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预防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与家庭和社会稳定,甚至与国家的建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留守儿童越轨行为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同时与学校和社区也有着重要联系,积极提升教育水平,汲取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让留守儿童生活在有温度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郭一禛,包涵. 家庭功能失衡背景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为视角[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32(06):64–68.

[2]  王爽,刘善槐. 农村留守儿童越轨行为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J]. 教育科学研究,2020 (09) :73–78.

[3]  郑蕊. 留守儿童反常行为的精神空间分析及教育实践意蕴[J]. 少年儿童研究,2020(05): 24–30.

[4]  高艺源. 基于依恋理论浅析我国留守儿童的越轨行为[J]. 法制博览,2019(14):219.

[5]  杨子瑶,景浩.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21–23.

[6]  姚嘉,张海峰,姚先国.父母照料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6.(8):71–72

[7]  谢爱磊.”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对农村底层居民教育观念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 3):24–25.

[8]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18 ,(4):102–104.

[9]  姚建龙,常怡蓉.留守儿童犯罪;污名化的反思与修正[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 (4):18 -19.

[10] 张友琴,童敏,欧阳马田.社会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1] 屈小锋.不恰当社会帮扶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不利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7.(2):38–40.

[12] 董才生,马志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需要从“问题回应”型转向“家庭整合”型[J].社会科学研究,2017,(4):17–19.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预防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