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下“激—探—创—展—评”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2-06-23 03:50叶梅兰
民族文汇 2022年33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智育五育

叶梅兰

摘 要:在素质教育进入全面深化的历史新阶段,“五育融合”的提出撬动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提供了融合育人的视角与新取向。在五育融合视阈下,高中英语教师必须积极更新“育人理念”,主动转变“育人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育人实践”中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建构“全面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新生态。本文尝试对五育融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建构,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对高中英语课堂五育融合的实践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英语;五育融合;“激—探—创—展—评”

一、引言

德、智、体、美、劳各育之间存在着互相渗透和互相贯穿的内在联系。“五育融合”并不是全新概念,中国近代时期“五育”并举有关的研究已有不少。蔡元培在1912年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提出将“五育并举”作为“教育方针”的主张。在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学生“五育不全”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被窄化、割裂、封闭等。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将课堂视为五育融合的关键,从教学内容中挖掘五育元素,寻找切入点,搭建桥梁,扎根课堂,让五育融合进课堂,激活学生自然蓬勃的英语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积极而丰富的体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五育融合”是亟需探索的问题[1]。

二、“五育”与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关系

“五育融合”不是指把五种育的培养并列起来,而是指在德智体美劳的任一育中都有机渗透其它一个育或四个育。五育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既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的共同目标,也有各自的育人任务和育人价值。倪敏景认为“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美育不好是廉价品,劳动教育不好是赝品”[2]。所以如何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语言交际的能力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五育融合,实现五育之间的动态平衡,成了当务之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的选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重点突出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几乎所有的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都含有德育和智育资源,而含有劳育,美育和体育资源的单元也不少,如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和第五单元“Working The Land”的教学内容都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再如,必修二第五单元“Music”、必修三第二单“Morals and Virtues”、第五单元“The Value of Money”,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单元“Art”以及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Poems”则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如,必修一第三单元“Sports and Fitness”和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Healthy life style”的内容都涉及引导学生确认自己在做健康的事。

三、高中英语课堂“五育融合”模式建构

五育融合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加法,而是以英语课堂教学为抓手引领各育,获得各育的乘法甚至是乘方。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础上,明确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什么”、“怎么学”、“为谁学”以及“如何评”的问题,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来全面设计“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工作模型[3]。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融合英语学科特性,认为要打造五育融合的高中英语课堂,就必须采用整体融通、综合渗透的思维,在五育相互渗透和贯穿的框架内深度挖掘与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将the moral(德)、 cognitive(智)、 physical(体)、aesthetic(美)、labour and social(社会劳动)有机地融合在英语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等各环节中。对此,笔者构建了“激—探—创—展—评”的英语课堂五育融合教学模式,即激发学习兴趣,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五育意义建构,同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笔者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灵活地穿插运用在教学全过程,通过积极的导向激励学生向更深处探索,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创”,引导学生围绕课堂核心问题形成实践参与的“五育融合式”的学习,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式的学习观念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养成,并教会其英语学习方法,发展其英語能力与习惯。

四、五育融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例——Natural Disasters

以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读思课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

本单元“以自然灾害”为话题,在“人与自然”的主题中探讨在面临自然灾害时,人类所应树立的防灾意识与认识自然灾害的意识,以及提高逃生和生存的能力。本单元力图体现“灾难无情,人有情”的主题意义。

本节课的活动主题是“Describe a natural disaster”。该文本以震前、震中、震后的顺序描述了唐山大地震这场灾难。第一段描述了地震前乡村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营造出一种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氛围。第二、三段着力刻画了大地震发生时的惊人场面,以及灾难过后满目疮痍,让人绝望的画面。第四、五段自然过渡到对身处绝境但绝不放弃希望的灾区人民的生存意志和重建家园的决心的描写,以及在国家和人民军队的支持下,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使唐山这座被自然灾害损毁的城市重获新生。

为更好地贴近教学目标,践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力求在五育融合的框架内实施“激—探—创—展—评”的教学模式,笔者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主题语境引领

高中英语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笔者依据第四单元谈论“自然灾害”的话题主线,以整体教学为抓手,以激发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切入点,制作微课视频,指导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访问等形式搜集自然灾害的相关的新闻材料,掌握灾害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搜集的内容。例如,针对汶川大地震,启发学生从“when”、“where”、“what”、“why”、“how”方面收集信息,并尝试运用英语语言理解信息。这样在“自然灾害”的主题语境中,既能引领学生为参与课堂学习准备丰富且有价值的资料,为进行个性表达与创造提供知识背景支持,提升学生从生活材料中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综合学习力,又能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结合多样化的资料感受灾难面前人们直面灾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并重建家园的意志,为课文学习奠定情感、心理基础,体现了智育与德育的融合。

2.个性探究,启发潜在智能

笔者拆分了课文,将课文分成了五段,分开打印成多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运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理,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确保每组都由英语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保证学生分层结构的合理性,以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形成助学助教的学习机制,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将本篇课文的五个片段整理成份,发给各小组组长,由组长随机将每一片段分别发给组员,如学生A获得文本“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学生B分到片段“At 3:42 a.m..everything began……was more than 400,000.”,学生C分到“Everywhere survivors looked……the disaster would last.”学生D获得“But hope was not lost…… began to breathe again.”片段,学生E则分到“Tangshan began to revive itself……Tangshan city has proved.”然后,教师引导每位学生自主学习与解读自己抽取的片段中的字词、句子与内容,通过提取本段信息,大胆猜想和探究其在整篇文本中的作用。比如,此段是第一段吗?是否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本段是中间段,它之前或之后的内容可能是什么。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捕捉的信息、想法和猜测,以此借助字词、句子和语篇的推测和推导开发学生的语言分析与信息提取的能。学生在解读文本,积极思考和记录表达的劳动过程中发展了智育。

3.创造解读,体验劳动成就

在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每段的阅读任务之后,教师指导各组学生分享阅读成果,翻译和展示自己的片段内容信息,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观点与见解,依据各自的表述共同探究其他片段与自己持有片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步还原整个语篇的原貌。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课堂学习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突破惯性课文阅读思维,学会多思考、多尝试、多分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与内容“再表达”,运用高阶思维创造性地理解文本。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共同的听、说、读、译的劳动活动,体验个体劳动与合作劳动完成语篇重组与意义理解的成就感,通过智育与劳育的融合滋养学生运用思维进行深度学习与运用脑力参与劳动的实践体验。

4.展示自我,渗透德育思想

在学生重组语篇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教材中语篇配套的阅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完成练习。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探讨唐山市地震后復兴的过程和结果,并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还有哪些城市有过类似的变化,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当前的抗疫热点,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发表自己对自然灾害与社会灾难的理解,并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想,讨论从这些事件中可以学到什么(互帮互助、齐心协力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共建家园的抗震救灾精神等),促使学生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思辨,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感悟通过集体劳动使灾难中的城市重新奋起、回归美好生活的中国精神。在这一环节融合智育、德育与劳育涵养学生思想道德,弘扬社会正能量,增进学生关心社会、亲近社会的情感。

5.多元评价,促进学思融通

本次课文教学,笔者让学生围绕解读文本的核心问题,开展学思融通的整合性学习,运用多元智能理解知识意义,体验劳动成果,促进价值认同,通过智育、劳育和德育的融合渗透,体现学生智力、创造力与道德等素养的生成在“激—探—创—展—评”的教学环节中的贯穿。基于新课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精神,为把握学生素养的“最近发展区”,笔者针对此次教学设计了过程性评价,以轻评价、侧对话、重鼓励为导向,灵活地观察与记录学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了解和评价学生,反思智育、劳育与德育融合的情况,把握学生调查、分析、交流、展示、自评和互评等环节中的知识、态度、意识等,并依据获取的真实信息规划新阶段的教学。

五、结语

在“五育融合”下的“激—探—创—展—评”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可以实现融合,学生“学”的局限也被打破,有助于学生从机械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依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深挖,积极寻找各板块五育融合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使每一节课、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能发挥出综合性的“五育效应”,形成新型课堂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淑丽.五育融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J].科学咨询,2021(26):1.

[2]瞭望:扭转失衡,如何五育并举?[EB/OL].(2020-01-20)2021-02-20].http: //www.myzaker.com/article/5d23d2a1b15ec04070167df4.

[3]金颖华.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五育融合[J].科学咨询,2021(26):1.

[4]卞学华.”五育融合”理念下英语学科中的劳育渗透[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7):52-55.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智育五育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试析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做人教育是道德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