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数学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

2022-06-24 02:10禹潇潇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实现方法意义分析趣味教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一再强调激趣教学的重要性,对此,教师要主动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文章将具体阐述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意义,结合“双减”政策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方法,阐述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数学游戏、开展动手操作、利用故事资源等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以促使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浓厚兴趣,提高认知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意义分析;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8-0035-03

引  言

趣味教学是一种以人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师能通过唤起学生的心理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建构知识内容。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意义重大,有利于改善学生的认知状态、心理品质,便于学生尽早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在趣味活动中主动学习数学,切实打牢知识基础,这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有积极作用。2021年7月,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求一线教师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改革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并由此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切实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与发展。文章将具体阐述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可行方式与具体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所以,教师应客观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视角设计趣味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发育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便是要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自主迁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下自主解释数学知识[1]。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创设生活情境。

(一)组织生活观察活动,利用学生的直接体验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与生活的关联十分紧密,低年级小学数学知识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可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使学生能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量问题、空间形式,据此引出数学问题,自然而然地创设生活情境,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分一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前观察本班教室内各类清扫工具的摆放位置,以及公共储物柜上各类物品的摆放位置与顺序。由于学生是整理教室内各类物品的主要负责人,他们能自主说出各类物品的摆放位置。学生提出清扫工具的摆放位置是按照“大小”这一分类标准,储物柜上各类物品的摆放顺序是按照“物品的类型”这一分类标准。根据学生的数学表达,笔者引出了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表达汇总了常见的分类标准(如物品的使用频率、物品的种类等),根据学生的认知经历得出一个关键结论: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接下来,笔者鼓励学生分类整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物品,使学生能一边整理一边说明分类标准,切实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其能形成良好的動手实践能力。

(二)借助生活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成长记忆

数学是一门具有直观性、操作性的课程,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数量规律与空间形态。所以,新课程改革提倡数学教育要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习数学[2]。对此,教师可利用生活实物进行演示操作,据此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分析、解释生活现象,由此抽象出数学概念,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

例如,在“认识图形(一)”一课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观察教室内的桌子、椅子、黑板擦、粉笔等各类物品的形状,并鼓励学生按照这些物品的形状进行分类说明。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生活实物的形状特点,自主对比、总结各类实物的造型差异,这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辨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体。笔者也会根据学生的语言描述,分类说明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则可对应各类几何体的名称、实物归纳几何体的主要特征,培养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如此,学生能在生活情境下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形成良好的自学意识。

二、组织数学游戏活动

趣味游戏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愉悦、幸福的心情,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便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现自我教育,主动获取数学知识[3]。具体来讲,教师可在以下两个环节组织数学游戏活动。

(一)课前导入时组织游戏活动

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组织游戏活动,一方面可通过游戏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另一方面能通过游戏活动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数学联想,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数学认知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元、角、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导入时组织学生开展“过家家之购物”游戏活动,将提前准备好的游戏纸币发给学生,让学生拿着纸币“购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在“元、角、分”一课中,购物游戏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智能时代下,学生使用纸币的机会不多,所以在用“纸币”交换“商品”时,并不能正确使用。对此,笔者组织学生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使用游戏道具引导学生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且自主比较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大小,结合学生前期所积累的运算知识,则可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状态。接下来,笔者再一次组织学生参与购物游戏,使其自主说出各类“商品”的价格,使用“元、角、分”进行数学表达,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829F4D8E-71F8-44FA-80BB-EF9A490F4B99

(二)问题解决时组织游戏活动

问题解决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概念的基本表现形式,关系着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教师可利用游戏活动创新问题解决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上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引导学生重复练习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笔者设计并组织了一个“炸弹游戏”,提前准备好运算卡,让学生以10人为一组参与游戏活动,轮流抽取运算卡,尽快计算算式的结果。而当笔者的闹钟响起时,便意味着“炸弹”爆炸,尚未计算出算式结果的学生需接受相应的惩罚。这个游戏要求学生自主应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且因为“炸弹游戏”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使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

三、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形成活跃、自主的思维品质[4]。

教师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一)设计操作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尝试

新课程改革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开展课程活动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可设计明确的操作任务,使学生能自主思考、设计实践计划,支持学生观察、分析所需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例如,在“厘米和米”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测量物品长度”的动手操作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米尺、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此过程中使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自主观察各类长度测量工具的结构,分析并猜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式,进而利用工具测量数学书、课桌等物品的长度,由此积累直接认知,初步认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这样一来,学生可初步树立长度意识,便于感知厘米、米的实际意义。

(二)组织小组合作,促使学生总结操作经验

虽然动手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生成知识意义,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组织生生合作、师生互动,学生是很难实现深度学习的。对此,教师可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设计小组合作环节,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分担实践任务;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进一步规范自身的实践行为,使学生能自主总结动手实践经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做好充分准备。

依然以“厘米和米”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虽然能独立利用直尺、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但是得出了不同的测量数据。对此,笔者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演示测量物品长度的具体过程,使学生能自主讨论误差存在的原因。在小组内,学生通过讨论与演示可发现问题症结所在:有的学生直接将直尺的底部与所测量物品的底部对齐,有的学生则将“0”刻度线与所测量物品的底部对齐。显然,第二种测量方式更加科学。如此,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规范了测量行为。

四、利用故事资源

客观来讲,故事资源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实践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低年級学生可通过故事内容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可从故事活动中传承数学文化,形成坚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自主开发、整合故事资源,引导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实现趣味教学改革。

在选择故事资源时,笔者会从学生视角考虑,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文化故事、数学绘本故事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使学生能在故事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使用《教你认时分秒》这一绘本故事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所画的钟表造型、分析钟表结构,在丰富的图片资源中初步认识钟表的结构与造型。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根据绘本故事主人公的经历认识时、分、秒,自主学习时、分、秒的意义、换算进率等,实现自主学习。

另外,在编写数学习题时,笔者会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创编数学故事,将数学问题融入故事中,使学生在读故事时自主利用数学概念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故事阅读中主动学习数学,改善畏学、厌学等不良情绪。

结  语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改革活动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此,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数学游戏、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利用故事资源等方式落实趣味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在趣味活动中实现自主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张寿丰.趣味小故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1(31):26-27.

周永娟.论如何运用趣味教学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103.

刘彩燕.趣味活动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2):7-8.

林丽蓉.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47-148.

作者简介:禹潇潇(1988.3-),女,江苏扬州人,

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八里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829F4D8E-71F8-44FA-80BB-EF9A490F4B99

猜你喜欢
实现方法意义分析趣味教学
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在复杂颅脑畸形超声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探讨技能比赛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分析
基于淮安视角的曲艺表演美学基础研究
浅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性与情感
高职英语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地质在优慕课教学资源平台信息化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