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3D-TEE)定量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研究

2022-06-24 06:03黄建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9期
关键词:食道容积房颤

黄建彬,熊 瑜,陈 庆

(梅州市中医医院超声科 广东 梅州 514000)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比较常见心律失常现象。房颤发生后,患者丧失了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电活动严重紊乱,引起不规则、很快的心率[1]。房颤可引起心脏衰竭、血栓、脑卒中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危害较大。房颤流行病学显示[2],房颤发生概率与年龄的增长有密切关系,整体人群患上房颤的概率达到0.7%,80 岁以上老年人群患上房颤的概率高达7.5%,同时各年龄段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颤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头晕、气短,严重时在房颤转复时会出现黑矇、晕厥[3]。房颤迹象可以通过心跳、脉搏等发现,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检查进行早期确诊。目前,临床上对于房颤的判断以心电图为硬性指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乱”的波形,波形之间无任何规律,间期也不规整,可以对心律情况进行明确,判断患者有无房颤情况出现[4]。但是,心电图应用会受到患者情绪、运动、吸烟喝酒等因素影响,对检查结果造成干扰,无法获得准确判断[5]。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左房血栓,指导心律转复等,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定量评估也有一定作用。对房颤患者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了解患者左心房的血流情况、血栓形成情况、左心房容积、开口大笑等,为医生提供术前丰富、准确的左心耳功能定量评估,从而辅助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6]。本文对3D-TEE 在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9 年11 月—2021 年10 月 梅 州 市 中 医 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54 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同期进行治疗的未发生房颤心脏病患者54 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性34 例,女性20 例;年龄46 ~81 岁,平均年龄(74.45±3.18) 岁;病程2 ~6 年,平均病程(4.05±0.25) 年。对照组中男性33 例,女性21 例;年龄45 ~82 岁,平均年龄(73.91±4.10)岁;病程2~6 年,平均病程(4.08±0.2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为40 ~90 岁,精神状态良好,配合检查;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禁忌、不耐受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者;④严重高血压且未达标控制者;⑤合并心脏瓣膜疾病者;⑥参加同期其他临床研究者;⑦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仪器选择飞利浦EPIQ 7C 型超声诊断仪,以及三维经食管纯净波矩阵多平面探头(X7-2t),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2 ~7)MHz。对患者进行完善检查,包括心电图、查体、生化检验等,初步明确房颤诊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介绍房颤的疾病类型、病因、诱发因素、危害、检查诊断方式等,提高患者疾病认识,认清3D-TEE 检查的作用、意义、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使其积极配合检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嘱咐患者进行3D-TEE 检查前禁食、禁水8 h。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患者进行情绪安抚与心理疏导,介绍以往病例的诊疗过程,以此消除患者检查前的心理负担,减轻紧张、焦虑情绪,保证3D-TEE 检查顺利开展并快速完成,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在3D-TEE 检查前进行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口服3 ~5 min,进行食道局部麻醉。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心动周期,给予心电监测。3D-TEE 检查医生将探头缓慢置入食管,置入到距离患者门齿25 ~45 cm深度。调节探头前、后、左、右方位,进退旋转,得到检查需要的切面。3D-TEE 检查切面主要是左心耳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对患者左心耳结构进行全面观察。观察患者有无血栓、自发性显影,对切面角度进行调节后,将患者肺静脉入口完整显示,测定患者左心耳功能相关数据。对窦性心律患者进行3 个心动周期的连续测量,房颤患者进行5 个心动周期的连续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值计算。3D-TEE 检查完成后的结果,应用3D-ZOOM 模式进行取图并进行保存,获得相应的心动周期图像。

3D-TEE 检查图像处理应用QLab 工作站进行脱机后图像处理,将3D 图像打开后进行自由切割,显示出完整的左心耳内部结构,应用配套插件实时测量3D-TEE图像。在左心耳最大容积帧时对红、蓝、绿平面进行调整,测量左心耳开口宽度、长度、面积、最大容积等。在左心耳最小容积帧时对最小容积进行测量,自动计算射血分数。

3D-TEE 检查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操作完成,严格按照3D-TEE 检查的操作规范进行,熟悉掌握、操作超声诊断仪,将超声诊断仪的误差、人工操作误差等排除。检查完成后将图像结果分别交由两名高年资医生单独阅片,并给出各自的诊断意见,以及左心耳定量评估结论。诊断意见以及左心耳定量评估结论不一致情况下,可以通过商讨进行统一,无法统一时需邀请第三名医生加入,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对3D-TEE 检查结果进行明确、统一,向患者与家属详细告知,并使用通俗易通语言进行解释。

1.3 观察指标

比较左心耳功能各指标,包括左心耳开口最大面积(maximum opening area,MA)、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maximum opening diameter,MD)、左心耳收缩末期最小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左心耳舒张末期最大容积(end-diastolic volume,EDV)、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与峰值排空流速(peak emptying velocity,PEV)、基线下方最大血流速度(peak filling velocity,PFV)。LAA 最大容积帧时,LAA 开口宽度指数(left aerial appendage width index,LAAWI)、LAA 长度指数(left aerial appendage length index,LAA-LI)、LAA 开口面积指数(left aerial appendage open area index,LAA-OI)。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左心耳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房颤患者MA、MD、ESV、EDV 均大于对照组非房颤心脏病患者,EF、PEV、PFV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左心耳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左心耳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MA/cm MD/cm ESV/mL EDV/mL试验组(n=54) 5.21±1.12 3.91±0.34 4.20±1.01 6.34±1.02对照组(n=54) 2.64±0.78 2.78±0.27 1.58±0.24 3.04±0.78 t 3.154 2.978 4.341 4.615 P 0.041 0.046 0.037 0.032组别 EF/% PEV/(cm·s-1) PFV/(cm·s-1)试验组(n=54) 40.21±2.41 44.21±2.45 33.45±3.15对照组(n=54) 60.15±5.15 67.18±3.45 60.11±3.34 t 18.610 22.191 42.672 P 0.000 0.000 0.000

2.2 LAA 最大容积帧时左心耳功能指标比较

LAA 最大容积帧时,试验组LAA-WI、LAA-LI、LAA-O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LAA 最大容积帧时左心耳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LAA 最大容积帧时左心耳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LAA-WI mm/m2 LAA-LI cm/m2 LAA-OI cm2/m2试验组(n=54) 1.56±0.34 2.28±0.41 3.04±0.47对照组(n=54) 1.18±0.28 1.96±0.32 2.02±0.24 t 6.340 4.521 14.203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房颤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生概率,是比较多发、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类型,参与血栓形成,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发展有关,是主要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人体心脏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是左心耳,患者出现房颤时可以在左心耳处出现明确的血流改变,为自发性声学显影[7]。另外,不同患者的自发性声学显影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受到电重构与机械重构的影响,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恢复到窦性心律,存在一定概率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房颤,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且威胁生命安全[8]。左心耳在人体左肺静脉血管附近位置,并顺着左心房前侧壁向前延伸,外观狭长、弯曲,长度、开口、容积等可变化范围均比较大。对左心耳功能进行定量评估时,主要是通过测量左心耳最大长度、面积的变化情况,对排空指数进行准确计算、预测[9]。以往临床上对于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的定量评估,通常采用经胸部超声心动图实现,敏感性比较高,但是对较小体积血栓而言,无法实时显现,且对检查医生的经验要求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0]。

本研究中,通过对房颤患者、未发生房颤的心脏病患者进行3D-TEE 检查,通过计算并对比患者MA、

MD、ESV、EDV、EF、PEV、LAA-WI、LAA-LI、LAA-OI 等左心耳功能相关指标,可以准确定量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对房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发病情况进行明确,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调整等提供可靠依据。分析原因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将超声探头经人体食道,从不同的方位对患者左心耳结构进行近距离观察,可以排除多种影响因素对检查的干扰[11]。3D-TEE 检查可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左心耳血流改变情况,左心耳轮廓显示清晰,同时,通过3D-TEE 检查可以将患者胸主动脉、心房位置等常规超声显像困难的部位进行清晰显像,帮助医生对患者左心耳与心脏功能进一步掌握,提高诊断准确性[12-13]。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MA、MD、ESV、EDV 均大于对照组患者,而试验组EF、PEV、PFV 低于对照组,LAA-WI、LAA-LI、LAA-O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说明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与非房颤患者相比出现明显改变,因此3D-TEE 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房颤,并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的影像学手段。

综上所述,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3D-TEE)在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定量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获得清晰图像、准确的功能参数,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食道容积房颤
超声自动容积扫描系统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现状
老年人食道相关的衰老与疾病
容积和容积单位(部级优课)
吃药之后能马上睡觉吗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房颤6误区
预防房颤有九“招”
巧求容积
鸡喝水时为何要抬头?
鸡骨梗喉之后